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羟氯喹治疗结缔组织疾病的眼部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正在服用羟氯喹治疗的结缔组织病住院及门诊病人411例。每例患者均进行常规眼科检查视力、视野、眼底、眼压、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视诱发电位(VEP)等眼部检查,要求患者6个月后复查以上眼科检查。结果411例结缔组织病患者中有7例视力下降(1.70%);1例右眼颞下方、左眼鼻下方视野缺损(0.24%);1例右眼颞上方可见暗点、1例右眼鼻上方可见暗点(0.48%);8例眼底检查提示黄斑区色素紊乱(1.94%);1例眼压增高(0.24%);1例黄斑中心凹轻度增厚(0.24%);3例右眼振幅降低、1例左眼振幅降低(0.97%)。结论羟氯喹具有良好的眼部安全性和耐受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并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tissuediseaseandinterstitiallungdisease,CTD-ILD)患者的误诊原因。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CTD-ILD误诊病例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患者临床表现为干咳、活动后气促21例、发热15例、口眼干燥10例、低氧血症25例、关节痛18例、皮疹12例,30例肺部HRCT均提示间质性改变,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网格状影、蜂窝状改变,小叶间隔增厚、胸腔积液、胸膜下线及牵拉性支气管扩张表现。30例血清自身抗体均有相应抗体阳性表现。30例中误诊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13例(43.3%)、重症肺炎10例(33.3%)、支气管扩张4例(13.3%)、粟粒性肺结核3例(10%),误诊时间2-24月,入院后均按原误诊疾病治疗,效果不佳,经结合临床表现,完善肺部HRCT、自身抗体检查,行滤纸试验(Sehirmertest)及唇腺活检等确诊,并给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结论部分CTD-ILD患者肺部病变首发于CTD症状之前1,容易被误诊、误治,对CTD-ILD认识不足是本组病例误诊的主要原因。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ciatedconnectivetissuedisease,UCTD)相关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LungDiseases,ILD)临床特征。方法收集西京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诊断为合并间质性肺病的未分化结缔组织病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表现、自身抗体血清学、高分辨胸部CT等特征。结果总共纳入68例患者,平均年龄56.6±14.2岁,男24例,女44例,发热、咳嗽、咳痰、气短常见,肺外症状以关节痛、晨僵、口干最多见,自身抗体中抗核抗体、抗SSA抗体、抗Ro-52抗体和类风湿因子阳性最多见,胸部影像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网格状影、斑点影以及胸膜增厚和积液。结论合并ILD的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并不少见,以老年患者多见,除了肺部症状,还可出现关节痛等肺外症状,自身抗体可见抗核抗体等阳性,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有助于UCT-ILD的鉴别诊断,从而指导进一步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患儿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明确诊断为CTD-ILD患儿共24例的所有病例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改变、肺功能、治疗转归等,并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有效病史资料24例(男4例,女20例),临床表现为咳嗽10例(42%),气促10例(42%),安静状态下心率异常增快8例(33%),活动费力7例(29%),合并发热6例(25%);体格检查发现肺部湿性啰音4例(17%),杵状指2例(8%)。初次就诊患儿存在不同程度实验室检查异常。所有患儿均存在胸部高分辨率CT不同程度肺间质改变。在完成肺功能检查的8例患儿中,所有患儿存在弥散功能轻度下降。经过免疫抑制治疗后好转15例(63%),放弃或死亡4例(17%),治疗前后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改善5例(21%)。结论CTD-ILD可以隐匿起病,早期发现,积极治疗或能改变预后,但对于疾病的早期精准诊断和治疗方案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简介: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替代疗法之一,而腹膜纤维化是长期腹膜透析常见的并发症。近来研究显示,由腹膜纤维化导致的腹膜超滤功能丧失逐渐成为腹膜透析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factor,TGF-β)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growthfactor,CTGF)与腹膜纤维化密切相关。其中,TGF-β在腹膜纤维化形成中起关键的调控作用,但由于TGF-β是多功能细胞因子,正常表达时具有抑制炎症和细胞增殖等作用,因此完全拮抗TGF-β的负面效应也可能会带来不良反应.CTGF是TGF-β下游的重要介质,主要介导TGF-β的负效应。因此将CTGF做为靶点,为防治腹膜纤维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治疗1年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46例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和高分辨CT的变化评估其疗效,并对感染发生率、肝肾功能、血常规指标进行检测,评估其安全性。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和一氧化氮弥散量均可以保持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HRCT所表现的磨玻璃影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蜂窝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共发生27例次感染,仅1例次出现白细胞下降。结论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1年,HRCT磨玻璃影得到改善,肺功能保持稳定,而且安全性良好。
简介:摘要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发病率高,生存时间明显缩短。早期检测、在疾病过程中动态评估疾病进展、及时给予适当的治疗可以改善CTD-ILD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一些简单易得的方法可能在疾病早期就检测出结缔组织病患者合并的间质性肺病。为CTD-ILD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一些特异性较好的预后因素(如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肺功能,高分辨率CT,病理类型,复合死亡预测模型等)可能会让治疗更加有针对性。随着新的治疗方法的出现,未来的临床试验可能会提出更好的管理CTD-ILD的方案。本文对近几年CTD-ILD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简介: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的高分辨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6例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病变的高分辨CT表现及临床意义。结果26例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病变HRCT表现为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胸膜下线状影、支气管血管束周围间质增厚、小叶内间质增厚、胸膜下间质增厚、界面征、牵引性支气管扩张、肺小叶变形、蜂窝状影等征象,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部分病例磨玻璃影明显吸收,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周围间质增厚、小叶内闻质增厚有所减轻,但蜂窝状影、牵引性支气管扩张、肺小叶变形无改变。结论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胸膜下线状影、支气管血管束周围间质增厚、小叶内间质增厚、胸膜下间质增厚、以及界面征等征象可能为可逆改变,而牵引性支气管扩张、肺小叶变形、蜂窝状影为不可逆改变。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改变的高分辨cT表现对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采用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技术(改良盲袋法)治疗牙龈退缩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40例全身情况良好的患者,年龄31-60岁,适宜病例的患牙40颗。牙位选择上下颌前牙、前磨牙区。病例标准牙龈退缩根面暴露2-3mm,牙龈退缩Miller分级I-II级,唇颊面牙龈袋探针深度≤4mm,无根面龋。采用改良盲袋法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技术覆盖根面。结果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技术可以增加退缩牙龈的高度、厚度与附着力。结论采用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技术治疗牙龈退缩效果良好,解决了患者牙龈的美学以及功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