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心室停搏超过15秒时,可出现昏厥,抽搐和青紫,即所谓阿-斯(Adams-Stokes)综合征发作[1].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可危及生命、现将我院2002年1月至2003年10月在急救室抢救的8例患者报告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对我院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是否并发房室传导阻滞分为参照组(未并发)与实验组(并发)。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00例急性下壁心机梗死患者发生37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37.00%(37/100)。其中Ⅰ度房室传导阻滞24例,占比64.86%(24/37),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4例,占比10.81%(4/37),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7例,占比18.92%(7/37),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占比5.41%(2/37)。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4.59%,参照组治疗有效率93.65%,组间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下壁心机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应密切关注患者临床特征及变化,根据房室传导阻滞基于相对应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提高预后效果。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丹参多酚酸盐治疗青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合并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1例,并通过文献复习分析了其可能的治疗机制;建议无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和阿斯综合症等症状、以夜间发生为主的青年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者,可尝试积极的药物治疗,有可能收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心肌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疗效。方法我院选取2016年5月份至2017年6月份46例发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症状消失时间、心肌酶恢复时间、心电图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8.15%,常规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0.87%,两组患者数值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各项症状恢复指标明显短于常规组,数值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心肌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效果显著,值得运用和推广。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心功能及危险性的评估。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6 年 4 月至 2016 年 10 月,我院心内科收诊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60 例 , 经心电图、听诊心音、触诊、超声心动图将患者划分为正常窦性心律组、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组。取正常窦性心律组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组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心肌酶学,血液生化指标及心功能。 结果: 正常窦性心律组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组相比较,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组的心肌肌钙蛋白水平高于正常窦性心律组 (P < 0.01) 。其余指标,虽略有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及室壁厚度、内径比较,正常窦性心律组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组相比较,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组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的舒张末期内径均明显大于正常窦性心律组 (P < 0.01) 。而左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均小于正常窦性心律组 (P < 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当 DCM 患者合并了Ⅲ度的房室传导阻滞,会加重其心脏舒缩功能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心功能,预后极差,危及患者的生命。在临床上应对 DCM 的患者其心律失常现象予以高度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70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分为有症状组(A组,n=35)与无症状组(B组,n=35),2组均采用美国DNS-4型动态心电图西医分析仪进行连续24h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B组患者24h检出2.0s以上的长R-R间期阳性率及逸博阳性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但B组患者日间、夜间检出2.0s以上的长R-R间期阳性率及逸博阳性率显著低于A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