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有创机械通气治疗68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68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给予两组分别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PaCO2、PaO2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1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1.76%,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肺不张1例,上呼吸道梗阻2例,胃胀气1例,肺内感染1例,局部皮肤压红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64%,对照组出现肺不张1例,胃胀气2例,上呼吸道梗阻1例,肺内感染2例,局部皮肤压红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52%,两组差异对比无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CO2为(5.18±0.87)mmHg,PaO2为(13.12±2.69)mmHg,对照组治疗后PaCO2为(6.62±1.32)mmHg,PaO2为(9.38±1.78)mmHg,观察组治疗后PaO?2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降低且由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治疗呼吸衰竭中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明显,能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缺氧情况,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呼吸衰竭 有创机械通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护理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菌落的影响。方法将62例实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其中观察组实施加强型口腔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咽拭子菌落数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咽喉、扁桃以及绕腭弓两侧的咽拭子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咽喉、扁桃以及绕腭弓两侧的咽拭子菌落数(4.80±0.21)lgn少于对照组(5.67±0.37)lg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加强型口腔护理,可有效减少咽喉、扁桃以及绕腭弓两侧的咽拭子菌落数,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护理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口气菌落
  • 简介: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在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4例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进行强心、吸氧、镇静、利尿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其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本组74例患者,救治成功者73例,其余1例由于循环衰竭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抢救成功率为98.65%,其平均动脉压(MAP)、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频率(R)和心率(HR)、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且其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在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生命体征以及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人文关怀护理在R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100例RICU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实施机械通气的患者均予以人文关怀护理干预。结果对100例实施机械通气的患者在治疗时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均能积极的配合治疗,并且患者的情绪均处于平稳状态,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患者对治疗的信心都比较高,其心理状态都比较良好。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治疗,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RICU机械性通气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然后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采取综合治疗的方式,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建立人工气道和实施机械通气,然后对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前后的不同时间段进行动态监测,实时观察患者身体状态和各项指标,从而对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1小时后,自身的低氧血症便得到了好转,在进行通气治疗的1天过后,有53名患者的低氧血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患者在接受通气治疗72小时过后,有50名患者的动脉血气恢复了健康水平,和在没有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对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成功治愈54例患者,死亡6例,抢救的成功率高达90%。结论在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手段,能够很明显的增加患者康复和抢救的成功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急性中毒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评价机械通气患儿镇静程度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在2011年01月至2013年01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机械通气治疗的23例患儿,均在机械通气后5~15min内静脉推注咪达唑仑,直至达到镇静目标,设定镇静目标为BIS值60~80,分别记录达镇静目标后30min、60min、120min的吸氧浓度(FiO2)、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BIS、SAS镇静评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均达镇静目标,患者镇静后RR、FiO2较镇静前显著下降,SpO2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值与主观评分间相关性良好,其中BIS值与SA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26,P<0.05)。结论BIS是评价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深度的良好客观指标。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镇静躁动评分 机械通气 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活动与康复计划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ICU机械通气患者共4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给对照组患者行ICU常规护理,并进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护理。给观察组患者在ICU常规护理和预防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活动和康复计划的护理干预,通过建立专门研究小组,制定早期活动和康复计划进度表对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呼吸机使用天数、ICU入住天数等方面的指标数据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活动与康复计划能够缩短患者ICU机械通气时间,加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活动 康复计划 ICU机械通气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规范活动护理对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缩短效果。方法将在我院ICU行机械通气的108例重症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规范活动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上机时)及干预后(脱机时),生活处理能力、肌力、机械通气时间三项评价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6.21±1.13)d和(11.21±2.97)d,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达40分以上者有38人,平均值为49.7,肌力基本在III~IV级,而对照组Barthel指数达40分以上者20人,肌力基本在II~III级,两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重症肺炎患者早期规范活动临床效果显著,使得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得以缩短,同时生活处理能力、肌力均较单独常规护理所提高。

  • 标签: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早期规范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气道分级管理的效果。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机械通气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气道分级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通气功能、APACHEII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PaO2/FiO2、APACHEII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治疗患者行气道分级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并对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具有重要作用,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气道分级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在综合治疗同时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血压、心率、pH及PaCO3等指标。结果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相关治疗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上,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无创机械通气 呼吸频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程序化镇痛镇静(ProceduralSedationandAnalgesia,PSA)在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本科室收治的60例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随机分为M(咪达唑仑)组和PSA组各30例。两组机械通气期间经过中心静脉泵入咪达唑仑,PSA组加用瑞芬太尼。比较镇静效果,观察不良反应及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结果PSA组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M组,并且达到相同镇静效果下静脉泵入镇静剂量明显减少;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SA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疗效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少。

  • 标签: 程序化镇静镇痛 机械通气 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