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收治的184例急性胸外伤手术临床疗效。探讨急诊电视胸腔镜(VATS)处理急性胸外伤的价值。方法采用电视胸腔镜(VATS)治疗急性胸部创伤121例(观察组),常规剖胸开放手术63例(对照组),经过对照分析对比。结论观察组痊愈出院119例,2例因心脏穿透伤致失血过多所致的休克而死亡,治愈率为98.3%。对照组痊愈出院61例,3例死亡(2例死于心脏穿透伤,1例死于大血管破裂),治愈率为96.8%,两组治愈率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输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平均引流量、置管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二次开胸手术较对照组少见(p﹤0.05);常规剖胸开放手术和VATS手术均有较好疗效,观察组优势明显。现报告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段食管癌经胸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胸段食管癌患者94例,依据时间段平均分为两组,2021年1月~2021年12月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n=47),2022年1月~2022年12月采用经胸腔镜手术治疗设为试验组(n=47),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后24h胸腔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淋巴清扫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胸段食管癌治疗中使用经胸腔镜手术方法效果更好,患者预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操作规程在本科生胸穿培训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科实习生63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9人,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培训;对照组34人,按照传统讲授方法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并对比分析两组学生在胸穿不同阶段的成绩。使用统计软件SPSS 19.0对考核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在"穿刺实施""穿刺后"阶段以及总成绩方面[分别为(33.76±2.46)分、(7.93±1.53)分、(82.59±4.14)分]优于对照组[分别为(31.91±3.60)分、(6.79±1.84)分、(79.26±4.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0.01、0.01)。结论标准操作规程可以改善本科生胸穿培训效果,临床技能培训中应当充分重视讲授方法和策略的重要性。
简介: 摘要:“U”通风系统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一直以来都是难点和重点,特别对于高瓦斯矿井综采面在初放期间更为重要,工作面初放期间由于顶板赋存岩性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垮落的步距差别很大,此期间上隅角瓦斯防治直接制约着工作面的安全回采,传统的瓦斯防治方法很难满足安全回采的需求,必须根据工作面煤层的赋存条件影响、开采方式、瓦斯涌出量等因素全方位考虑,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采空区的瓦斯进行抽放,改变工作面后方采空区流场,为瓦斯运移提供通道,减少上隅角瓦斯涌出,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山西安泽玉华煤业根据本矿的实际情况,经过科学的论证后,在2303综采面采用施工穿层预抽钻孔抽采瓦斯技术应用于上隅角瓦斯防治,在工作面回采初放期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U”通风系统工作面初放期间上隅角的瓦斯治理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捷径。
简介:摘要: 本文从濮城油田生产实际出发,统计 分析了濮城油田生产现状与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 探讨了减载器大泵深抽提液技术工作原理、技术改进以及在濮城油田大泵深抽提液方面的应用及效果, 达到了减载深抽、提液增油 、节能增效 提高开发效益的目的。
简介:目的建立裂解液加热煮沸法抽提血液HBVDNA的方法。方法选取浓度分别为10^6、10^5、10^4、10^3copies/ml的HBVDNA阳性血清,采用5种方法抽提HBVDNA,并用SYBR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抽提产物。结果在HBVDNA浓度为10^6、10^5、10^4copies/ml时5种抽提法(异硫氰酸胍加热煮沸/盐酸胍加热煮沸/kit/SDS加热煮沸/chelex-100加热煮沸)均能得到阳性结果,而在HBVDNA为低浓度10^3copies/ml时,只有异硫氰酸胍加热煮沸/盐酸胍加热煮沸/chelex-100加热煮沸能得到阳性结果。结论chelex-100裂解液加热煮沸抽提HBVDNA操作简便、省时、经济,为血液标本HBV基因检测在临床上的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纵三横法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穿支定位及深度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6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深度创面患者,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12~72岁。清创后创面面积为7 cm×3 cm~11 cm×7 cm。通过腋窝中点、髂后上棘和骶髂关节突出点定位2条纵线,在2条纵线间通过腋窝中点下5、10、15 cm定位3条横线(即二纵三横法),从而形成2个梯形区域,再使用便携式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在2个梯形区域内探寻胸背动脉穿支,以此设计并切取单个、分叶或携带部分背阔肌的面积为7 cm×4 cm~12 cm×8 cm的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供区均直接缝合。记录术前定位与术中探查胸背动脉穿支数量、位置及第1穿支(距离腋窝顶点最近的穿支)穿出肌肉的位置距离背阔肌外侧缘的长度,术中测量的胸背动脉穿支管径,采用的组织瓣类型;术后随访组织瓣成活情况与供区外观。结果每例患者术前定位胸背动脉穿支数量、位置与术中探查情况一致,穿支数量为2条或3条(共42条);穿支均位于2个梯形区域内,在第1个梯形区域中均定位和探查到1条稳定的穿支(第1穿支),第2个梯形区域的平均穿支数量为1.47条;第1穿支穿出肌肉的位置距离背阔肌外侧缘2.1~3.1 cm。术中测量的胸背动脉穿支管径为0.4~0.6 mm。本组患者中12例采用单个胸背动脉穿支皮瓣、3例采用胸背动脉穿支分叶皮瓣、2例采用携带部分背阔肌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术后随访6~16个月,17例患者组织瓣均成活,质地柔软、弹性好、血运良好;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结论二纵三横法有助于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穿支定位,方法简单可靠,基于该方法设计切取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良好,供区损伤小。
简介:摘要目的与常规开胸食管癌切除术对比,探讨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食管癌切除术临床价值。方法收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左胸小切口术组)36和对照组(常规手术组)32,将其分别采用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食管癌切除术和常规开胸食管癌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切口长度、开胸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心肺并发症、切缘残留情况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对食管癌进行治疗,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达到了食管癌手术治疗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