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深度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low-coverage massicely parallel 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在产前超声提示侧脑室增宽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侧脑室增宽胎儿的产前CNV-seq结果。根据侧脑室增宽是否伴随其他超声异常,分为孤立性123例和非孤立性63例。结果CNV-seq共检出染色体异常21例(11.29%,21/186),包括数目异常3例(2例21-三体和1例克氏综合征)和结构异常18例,结构异常中包含9例致病性CNVs,其中4例来源于孤立性侧脑室增宽胎儿(4/123,3.3%),5例来源于非孤立性侧脑室增宽胎儿(5/63,7.9%)。孤立性侧脑室增宽胎儿中检出染色体异常13例(13/123,10.6%),非孤立性中检出8例(8/63,12.7%)。结论CNV-seq在侧脑室增宽胎儿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较高,尤其在非孤立性侧脑室增宽病例中检测出CNVs及其存在致病性的概率更高。
简介:摘要:该实验室主要承担飞机气候环境试验任务。实验室地坪系统做为实验室整体保温围护结构的重要核心,要具备高承载力以承载大型飞机的重量,还要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以防止实验室热量外散。地坪系统承载压强>0.9MPa,承受温度范围+70℃至-50℃,是一项创新型的高承载力宽温域保温地面,在国内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本文根据设计要求及地面施工过程,对该地面工程施工方法进行总结,仅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合并载瘤动脉重度狭窄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合并载瘤血管重度狭窄的患者14例,共14个动脉瘤。14例中,男5例、女9例,年龄45~76(61.07±10.43)岁;8例为破裂动脉瘤,6例为未破裂动脉瘤。术前载瘤段血管狭窄率为70%~90%,中位数为70%。根据载瘤段血管狭窄与动脉瘤的解剖位置关系分型为Ⅰ型9例、Ⅱ型4例、Ⅲ型1例。分析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患者临床预后,采用Raymond分级标准评估动脉瘤闭塞情况。结果14例患者均采用先处理载瘤段血管狭窄再进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手术均成功。术后即刻造影示动脉瘤栓塞程度RaymondⅠ级12个、Ⅱ级2个,术后载瘤血管残余狭窄率20%~30%,中位数为25%。术后3个月14例患者mRS评分0分12例、2分1例、3分1例。11例患者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45(6~10)个月,DSA示Raymond Ⅰ级10例、RaymondⅡ级1例,11例患者均未出现支架内再狭窄或闭塞情况。结论颅内宽颈动脉瘤合并载瘤血管重度狭窄病变复杂,采用先处理载瘤段血管狭窄再进行动脉瘤栓塞的治疗方法可能是安全、有效的,还需大样本病例的长期随访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碎裂QRS波群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的关系。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首次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功能检查科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依据患者首次就诊于我院的病例库资料及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诊断分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碎裂QRS波群组99例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无碎裂QRS波群组101例,之后回顾性分析患者出院后1年内复查的24 h动态心电图,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心率变异性的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心率变异性不同指标的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碎裂QRS波群的评估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通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心率变异性不同指标的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碎裂QRS波群的诊断准确性。结果依据室性期前收缩Lown分级,Lown分级室性期前收缩Ⅰ级、室性期前收缩Ⅲ-Ⅴ级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陈旧性心肌梗死碎裂QRS组均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无碎裂QRS组[室性期前收缩Ⅰ级:54.5%(54/99)与39.6%(40/101)(χ2=4.484,P<0.05;室性期前收缩Ⅲ-Ⅴ级:34.3%(34/99)与9.9%(10/101)(χ2=17.406,P<0.05)]。室性期前收缩0级陈旧性心肌梗死碎裂QRS组发生率为8.1%(8/99),低于陈旧性心肌梗死无碎裂QRS组48.5%(49/101)(χ2=37.995,P<0.05)。室性心律失常陈旧性心肌梗死碎裂QRS波群组发生率为91.9%(91/99)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无碎裂QRS波群组51.5%(52/101)(χ2=57.146,P<0.05)。室性期前收缩Ⅱ级陈旧性心肌梗死碎裂QRS组室性心律失常阳性发生例数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无碎裂QRS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陈旧性心肌梗死碎裂QRS波群组较陈旧性心肌梗死无碎裂QRS波群组HRV时域指标全部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tandard diviation of NN intervals,SDNN)、窦性心搏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tandard diviation of average NN intervals,SDANN)偏高[SDNN:143.00(122.00,166.00)与110.00(95.00,130.50),Z=5.780,P<0.05;SDANN:112.00(100.00,136.00)与96.00(76.00,118.50),Z=4.013,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HRV不同指标显示,HRV时域指标SDNN、SDANN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后碎裂QRS波均有统计学意义(SDNN:OR=0.949,95%CI:0.922~0.977,P<0.001;SDANN:OR=1.036,95%CI:1.005~1.068,P=0.022),HRV时域指标SDNN、SDANN的ROC曲线下面积显示,SDNN、SDANN对于陈旧性心肌梗死后碎裂QRS波具有一定诊断准确性(SDNN:AUC:0.737,95%CI:0.666~0.807,灵敏度:0.818,特异度:0.634;SDANN:AUC:0.664,95%CI:0.587~0.741,灵敏度:0.737,特异度:0.673。0.5<AUC<1)。结论碎裂QRS波群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SDANN呈正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宽探测器多层螺旋CT(MDCT)靶扫描技术在胰腺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19年10月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2例行胰腺动脉CT增强扫描检查且经病理确诊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国际标准体模CATPHON 500进行CT体模实验,分别改变扫描辐射剂量、扫描模式以及扫描视野等,对获得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与密度分辨率进行对比分析。将实验获得的靶扫描技术参数应用于22例胰腺癌患者MDCT增强扫描的动脉晚期,采用高管电流、容积扫描模式及小扫描视野扫描,测量各时相胰腺癌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的衰减值(CT值)及噪声值(SD值),计算两种组织的衰减差与对比信噪比(CNR),评估不同时相两种组织的对比度差异,测量腹腔干、肾动静脉、肠系膜上动静脉、脾静脉、门静脉的CT值,评价肿瘤组织与胰周重要血管的显示情况。结果在体模实验中,同等辐射剂量条件下,容积扫描模式的图像密度分辨率优于螺旋扫描模式(5 mGy时1%@4 mm比1%@9 mm;25 mGy时1%@2 mm比1%@6 mm)。胰腺肿瘤与胰腺组织对比,胰腺组织表现为强化过程先升高后下降,而胰腺肿瘤组织为轻度强化过程,胰腺组织与肿瘤组织的衰减差及CNR也是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过程,在动脉晚期达到最大值[(91.96±29.29)HU、8.60±5.71],各时相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7.20、19.80,P值均<0.05)。评估血管变异及侵犯情况显示,动脉晚期靶扫描图像上可以得到较好的动脉期图像,同时兼顾脾静脉、肠系膜静脉及门静脉的显示。结论采用宽探测器MDCT靶扫描技术可提高图像空间分辨率与密度分辨率,显著提高肿瘤组织与胰周组织及血管的对比度,为胰腺癌的术前评估提供更准确的肿瘤分期及可切除性评价信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趾末节缓慢增宽技术在手指全形再造中改善趾供区外形与功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0年9月—2021年8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手足外科一期行趾末节增宽术、二期行甲骨皮瓣游离移植手指全形再造术的患者2例:男1例,19岁,右中指Ⅱ度缺损,一期行左趾末节增宽术,二期行左足甲骨皮瓣游离移植右中指全形再造术;女1例,36岁,右中指Ⅴ度缺损,一期行双足趾末节增宽、右中指骨延长术,二期行左足甲骨皮瓣游离移植右中指全形再造术。甲骨皮瓣供区旷置后延期行全厚皮片移植术。手指全形再造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再造手指指骨愈合、成活情况及趾供区外观功能。结果2例患者再造手指全部成活,指骨一期愈合,未发生骨不连和术后血管危象,趾供区趾甲宽度接近正常,趾外观饱满、功能无明显异常。结论趾末节缓慢增宽技术用于手指缺损全形再造,能保留趾供区较好的外观和功能,尤其是趾供区趾甲宽度接近正常。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应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4例破裂前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患者术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共14个前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所有患者均接受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其中9例患者选择双导管系统,5例选择单导管系统。术后即刻行DSA检查,采用Raymond分级评估动脉瘤栓塞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以评估治疗的安全性。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复查DSA,评估动脉瘤有无复发及支架内血流通畅情况。结果14例患者的Neuroform Atlas支架均成功释放,术中支架到位满意;术中均未出现载瘤动脉痉挛、动脉瘤破裂出血、支架打开不良、支架内血栓形成等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术后即刻DSA显示,14例动脉瘤均为完全栓塞(Raymond Ⅰ级)。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或脑出血,无死亡病例。14例患者中,8例完成术后6个月随访。8例患者的DSA结果均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Raymond Ⅰ级),瘤颈处未出现弹簧圈压缩,未见动脉瘤复发,支架内血流通畅、无狭窄或血栓形成。结论初步研究发现,应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破裂前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是有效和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