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汉代"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观念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此为基础,谶纬之学兴起。在文学艺术上,谶纬的神幻色彩为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素材,两汉乐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本文从谶纬的角度来看待两汉乐府,分析乐府诗中与谶纬有关的题材意象,受谶纬的影响,两汉乐府的浪漫主义色彩,多种手法的运用,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

  • 标签: 谶纬 两汉 乐府诗
  • 简介:鲍照是南朝刘宋时代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与谢灵运、颜延之鼎足而立,并驾齐驱。在谢灵运被杀,颜延之见弃,元嘉文学即将转入沉寂状态的时刻,鲍照“如饥鹰独出奇矫无前”,把元嘉文学延续下去,并且揭开了新的一页。在元嘉十年之后,鲍照的诗篇“如五丁凿山,开人世之所未有”,形成了刘宋文学后期绚丽多姿的面貌,并把这一时期的文学推向高峰,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唐代诗坛而言,“李、杜、元、白皆从此出也”。特别是给李白的影响最为显著。本文拟就鲍照乐府对李白的影响,试作初步探讨。

  • 标签: 乐府诗 唐代诗坛 南朝刘宋 七言歌行 拟行路难 出自蓟北门行
  • 简介:明代吴国伦以左克明《古乐府》为底本,将乐府题目系统拟写一遍,存世作品300多首.由于模仿过甚,其乐府受人诟病,其实吴氏拟写乐府带有投机和功利的目的,通过“拟形”学习早期经典诗歌本文的“格调”及技巧.他对“铙歌”“相和歌”等部类的拟写,主要是模仿或复制音乐痕迹,借鉴和袭用语词,偶尔也有所改造.但对“清商曲”的拟写费劲心思,佳作颇多.“杂拟”部分因没有明确的摹拟对象,故发挥的成份更多一些.吴国伦在拟写“古歌谣”的基础上,自作“杂歌谣”,联系时事,称赞地方官吏,表现出较高的创造性.研究吴国伦的乐府,应改换传统思路,重点看他如何接受和改造乐府诗经典文本.

  • 标签: 吴国伦 乐府诗 拟形 再造
  • 简介:王昌龄的数量不多,却首首可传。诗人以同情的笔触描写了一群幽禁深宫的女子,从而揭示出广大宫女悲苦的命运,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怨即士怨,诗人也借此寄托自己壮志难酬的沉痛感情。

  • 标签: 王昌龄 宫怨诗 寄托
  • 简介:人类社会离不开传播,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传播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才能交流信息。宣伟伯认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在众多的传播媒介中,电影作为一种影响巨大的传媒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动画电影 文化发展 《木兰诗》 乐府诗 传播过程 解读
  • 简介:萧纲不能成为一个杰出诗人的原因,不在于他写作了一些有道德问题的诗歌,而在于他写作的诗歌过于“轻艳”,从而导致主体性的弱化.主要表现为:主体情感的弱化:主体个性特征的弱化:主体寄托盲志的弱化。

  • 标签: 萧纲 宫体诗 主体性 弱化
  • 简介:摘要《诗经》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起点,其创作精神已成为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而在思想内容、艺术风格方面,汉乐府都继承了《诗经》现实主义精神等,具有多样化的内涵。因此,本文作者站在客观的角度,客观分析了重言词,详细探讨了汉乐府对《诗经》重言词的继承发展。

  • 标签: 汉乐府诗 《诗经》 重言词 继承 发展
  • 简介:在《李东阳集》中共有乐府三卷,计107首。这些作品不管是诗歌体式、艺术风格,还是题材、主题,都带有很大的创造性,与传统乐府绝不相类。这些乐府因体制特异,而引起时人与后人的高度关注,其中有褒有贬,有毁有誉,一直争议不休。客观、公允地分析西涯乐府的创新之处,并从历史上诗体的发展与演变、功能的转移与扩展等方面肯定这种创新的价值,应当也是一项有益有工作。

  • 标签: 李东阳 拟古乐府 乐府诗 创新
  • 简介:作为唐代清乐主流的清商曲辞,其比重不如相和、杂曲;作为唐代清商曲主流的三十二调,其歌辞比重也不如清商曲辞中的其他曲调。这两“少”说明衰落了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对歌辞的创作具有抑制作用。娱乐性的歌辞表达的往往是一种泛化的情感,这并不利于作者情感的抒发:娱乐性的减弱传唐代诗人得以借乐府古题来抒发其强烈的感情。

  • 标签: 清乐 歌辞 乐府诗 娱乐功能
  • 简介:乐府诗歌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真实地反映了两汉时期的社会现实和百姓生活。汉乐府叙事塑造了一批处于社会各阶层的、形象各异、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形象刻画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段,生动传神地表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值得借鉴的艺术手法。

  • 标签: 汉乐府 人物塑造 刻画描摹 艺术手法
  • 简介:《将进酒》是李白乐府诗中的代表作,诗人用清新自然的语言、丰富奇特的想象及大胆贴切的夸张展现了自己奔放豪迈的气势,也表达了自己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功能文体学为我们分析诗歌的结构潜势及意象表达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分析诗歌的逻辑意义和经验功能探讨诗歌的语篇生成过程,进而归纳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主题。

  • 标签: 逻辑意义 经验意义 话语发生过程 主题
  • 简介:鲍照生平事迹,史籍所载甚缺.清人钱振伦推断其曾为衡阳王刘义季僚属,主要依据为鲍照.今人多从钱说.本文经释证此诗"旧典"和"今典",得出此诗乃鲍照于宋元嘉二十六年从始兴王刘浚至南徐州治所京口作,与刘义季无涉.

  • 标签: 鲍照 《从过旧宫》 今典
  • 简介:有唐一代,特盛,不仅诗作颇多,创作群体广泛且呈现出身份多样化的特征,而且很多诗文大家都热衷于创作,唐代社会各阶层对此也表现出很高的关注度。唐代的繁盛放在文化大背景下考察主要有以下原因:与唐代后宫制度的存在直接相关;从创作源流来看,唐代是在汉魏六朝怨题材的深厚积淀下勃发而出的累累硕果;唐代社会相对开放的思想文化政策,为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客观条件;唐人大多借怨寄寓个人的人生感慨以及对自己仕宦人生的反思。

  • 标签: 唐代宫怨诗 繁盛 原因
  • 简介:“楚王”是《巫山高》诗歌中的重要人物意象之一,本于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在诗歌中有“大王”、“君王”、“楚王”、“荆王”、“怀王“、“襄王”、“楚寰”等多种称呼,考其实际用典,则所指有楚怀王、楚襄王和楚灵王三人。在《巫山高》的创作中出现了典故的“移用”,多将怀王、灵王事典用在襄王身上,这其中包含了文本和创作习惯两个主要原因。

  • 标签: 乐府诗《巫山高》 楚王 典故的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