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的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救治率。方法对医院外科3年间收治的72例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的采取手术治疗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7例患者,痊愈58例,痊愈率为86.57%;死亡9例,死亡率为13.43%。结论硬膜外血肿常规手术方法是行骨瓣或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传统术式,能根据需要而行彻底减压,便于彻底清除血肿、充分止血,提高临床救治率。

  • 标签: 外伤性硬膜外血肿 手术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外伤颅中凹硬膜外血肿比较少见,我院1985~1991年6月用CT帮助诊断以来收治了5例,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10、32、51、54、58岁。车祸伤3例,跌伤2例。原发昏迷4例,昏迷进行加深1例,再次昏迷2例,嗜睡2例入院后意识障碍逐渐加深。呼吸困难1例,呕吐4例,小便失禁2例,大便失禁1例,瞳孔不等大3

  • 标签: 硬膜外血肿 外伤性 中凹 脑内血肿 大便失禁 颅骨骨折
  • 简介:小儿外伤硬膜外血肿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我科自1995年2月至2000年6月共收治小儿外伤硬膜外血肿40例,对其中18例行非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7个月至14岁,平均年龄8岁。本组急性硬膜外血肿10例,占55.6%,亚急性硬膜外血肿8例,占44.4%。18例中后颅窝硬膜外血肿1例,占5.6%。依受伤原因分类,交通事故伤3例,坠落伤6例,摔伤7例,其它2例。1.2临床表现:本组18例病人住院时GCS评分均在7~15分,7月~8岁的婴幼儿根据1981年Duncan的婴幼儿格拉斯哥意识障碍评分法,8~14岁根据1977年Jennett等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入院时神志清楚11例,朦胧、嗜睡5例,昏迷2例。头痛15例,呕吐17例,贫血10例,癫痫发作1例;后颅窝硬膜外血肿1例为枕部着力,伤后有持续头痛,频繁呕吐,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1.3辅助检查:15例头颅X线平片提示有颅骨骨折13例,其中有明显颅底骨折临床征象者4例,如鼻腔、耳道出血或脑脊液耳鼻漏,“熊猫眼”征等;头部CT扫描18例均有硬膜外血肿血肿量依据多田氏公式计算:10~20ml11例,20~30ml5例,大于30ml2例。血肿量最大的1例为50ml,表现为双侧额颞部硬膜外血肿;12例CT检查无中线结构偏移,5例中线结构移位小于0.5cm,1例中线结构移位达到0.8cm;3例伴有少量外伤硬膜下积液。

  • 标签: 例小儿 外伤性硬膜外 小儿外伤性
  • 简介:摘要护理人员应熟悉硬膜外、硬膜下、蛛网膜下隙的解剖结构,各腔隙引流液性质和各引流管放置的位置;引流液性质和引流量的正确判断;护士应学会整体护理引流管,懂得结合引流液性质、引流量来判断病情变化;留置引流管原则为保持正常颅内压。根据此原则来选择引流装置如负压引流器或引流袋调整引流管高度,控制引流量;结合病情变化、临床表现进行引流管护理;患者术后诉头痛,要学会鉴别原因,是术后伤口疼痛还是低颅压或高颅压头痛。此外应结合患者是否有恶心、恶吐、意识变化进行判断。

  • 标签: 血肿 急性 外伤性 早期引流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发性外伤张力性气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例发性外伤张力性气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例发性外伤张力性气颅通过及时行颅底重建和硬脑膜修补,预后良好。结论发性外伤张力性气颅临床十分罕见,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确诊后应尽早手术,防止病情恶化。

  • 标签: 颅腔积气 张力性 迟发性 颅脑损伤 颅底重建 硬脑膜修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外伤颅内对冲部位血肿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诊断及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30例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影像学诊断确诊,所有患者均进行综合治疗,所有患者中保守治疗4例,手术清除血肿26例,合并内外减压术7例。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预后良好共计19例,轻残3例,中残3例,重残2例,死亡3例,死亡率10%。结论外伤发性颅内血肿通常在原发颅脑损伤或清除其他颅内血肿后72h内发生,发病高峰期在原发颅脑损伤或清除其他颅内血肿后24h内,因此对于发生颅内损伤的患者应当对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等进行密切观察;另外,躁动不安,进行性意识障碍,昏迷,生命体征不稳定及呕吐等均为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在诊治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实时的CT检查,早期诊断和适宜的治疗方法是提高发性颅内血肿患者预后的关键。

  • 标签: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对冲部位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发性外伤颅内血肿(DTICH)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方法对100例CT扫描脑挫裂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A(对照组)、B(治疗组)两组,A组应用常规剂量甘露醇1.0g·kg-1(6-12h)-1脱水治疗,B组应用小剂量甘露醇0.5g·kg-1·(4-8h)-1脱水治疗。首次颅脑CT后每间隔6h复查,观察两组患者发性血肿的发病率、72h的GCS评分及复查CT首次发现血肿的量。结果两组的GC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B组的颅内发性血肿的发病率及血肿量<A组(P<0.05)。结论小剂量甘露醇能有效降低DTICH的发病率,及时动态复查头CT有利于早期预防和治疗。

  • 标签: 颅内血肿 治疗 甘露醇 小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伤发性颅内血肿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的疗效,探讨其手术适应症、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方法我科从2007年4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58例,同期收治颅脑外伤892例,占6.50%(58/892),对本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本组手术治疗46例,其中脑疝呼吸衰竭3例,GCS3分,家属坚决要求手术治疗,效果差,非手术治疗12例,血肿量小于30ml,占位不很明显,症状没加重,GCS计分>13分。出院时痊愈41例,轻残6例,重残2,死亡9例。本组死亡率15.5%低于文献25-55%1。结论手术指征明确的患者早期手术可降低发性颅内血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对于该类患者,我们要高度警惕,严密观察,早发现,早处置,对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有积极作用。

  • 标签: 颅内血肿 外伤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发性脾破裂法医临床鉴定方法。方法:对40例2023年3月-2024年3月外伤发性脾破裂患者进行调研,回顾分析患者病历资料,对法医鉴定、手术治疗结果进行观察。结果:经法医临床鉴定,所有花在内核中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损伤各8例、10例、6例、16例。治疗后治愈、因合并多发性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各36例、2例。结论:法医临床检验对外伤发性脾破裂鉴定有一定难度,需先对患者左腹部既往外伤情况进行确定,并结合影像学检查,排除脾脏疾病和再次受伤的可能,以便于后续法医临床检验。

  • 标签: 脾破裂 外伤性迟发性 法医鉴定
  • 简介:急性外伤小脑幕硬膜下血肿较颅盖骨部位硬膜下血肿少见,由于小脑幕特殊的解剖结构,其CT表现有一定特征发性外伤颅内血肿(delayedtraumaticintracraniahematoma,DTICH)是指患者首次CT检查未发现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发现颅内血肿,或在已有颅内血肿的患者又发现不同部位新的颅内血肿。适时复查CT,对DTICH早期诊断,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 标签: 迟发颅内血肿 硬膜下血肿 急性外伤性 小脑幕 外伤性颅内血肿 CT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后颅窝跨横窦的硬膜外血肿临床特点、手术策略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3年10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28例后颅窝跨横窦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后颅窝跨横窦硬膜外血肿患者中22例行手术治疗,6例血肿量少而先采用保守治疗(其中又有2例因复查CT提示血肿增大而改为手术治疗)。28例患者按GOS分,24例手术患者中有23例恢复良好,中残1例,4例保守治疗的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早期诊断,严密观察病情,动态复查CT,及时手术是提高本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颅脑损伤 横窦 硬膜外血肿 诊治
  • 简介:1案情摘要某男、45岁、1997年4月20日凌晨,被人用木棒击中头部.当时头痛、头昏、呕吐,无意识障碍,急送医院住院治疗.入院检查:左侧颞顶部肿胀、压痛,左前额青紫肿胀伴表皮剥脱;左眼青紫肿胀.住院未作特殊检查,半个月后好转出院.出院后反复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昏迷后再次住院,抢救无效于1997年6月5日晚上10时死亡.

  • 标签: 迟发性外伤性硬脑膜下水瘤 死亡 尸检 组织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