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股骨远端骨折类型复杂,术后并发症多,是最难治疗的骨折之一。随着手术技术和内固定材料的不断创新,应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理念已被广泛接受。股骨髁周围有关节囊、韧带、肌肉和肌腱等组织结构附着,股骨远端骨折后这些周围结构的牵拉常造成不同程度的骨折移位畸形。另外,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多合并其他损伤也增加了术中复位骨折断端的难度。目前在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术中采用不同方法辅助复位骨折端以减少手术再损伤的理念开始得到认可和普及。选择合适的复位方法和内固定方式,不仅可以降低手术难度,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通过对近年来股骨远端骨折相关文献中所涉及的辅助复位方法进行回顾。除徒手复位外,钢板作为一种内固定方式自身便可实现辅助复位,但对部分复杂类型骨折不适用。骨牵引床使用较为广泛,但有多种并发症的风险而受到限制。AO牵开器与下肢轴向牵开器等通过反向牵引实现骨折牵开复位,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血管及神经损伤等风险。术者应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辅助复位技术以提高复位效率,降低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中节指骨骨折并发症的疗效 。 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7 月 -2019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骨骨折中应用切开复位与撬拔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84例跟骨骨折患者分组。对照组实施撬拔复位治疗,治疗组采用切开复位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跟骨骨折干预结果;复位跟骨骨折所需时间、平均出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疼痛水平。结果治疗组跟骨骨折干预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位跟骨骨折所需时间、平均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功能恢复情况、疼痛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功能恢复情况、疼痛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跟骨骨折中应用切开复位与撬拔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切开复位可更快复位,更好恢复功能和减轻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撬拔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Ⅱ~Ⅳ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跟骨SandersⅡ~Ⅳ骨折患者76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将76例患者分成两组,各38例,其中一组患者在治疗中应用撬拔复位内固定治疗为撬拔组,另一组患者在治疗中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为切开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临床疗效评分采用Maryland评分,对患者的跟骨结节角(Bohler角)和跟骨交叉角(Gissanes角)进行测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Bohler角与Gissane’s角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治疗后的两组的Bohler角与Gissane’s角的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SandersⅣ骨折的切开组Maryland评分明显高于撬拔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切开组的SandersⅡ-Ⅳ患者治疗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撬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跟骨SandersⅡ-Ⅳ骨折治疗中应用撬拔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在临床中均可应用,在跟骨SandersⅣ骨折中采用切开复位的治疗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实验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骨折完全愈合率为23.81%,延迟愈合率为59.52%,不愈合率为16.67%,对照组患者骨折完全愈合率为52.38%,延迟愈合率为23.81%,不愈合率为23.81%,两者患者完全愈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长度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完全愈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足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骨科2020年内收治的相关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研究对象,筛选出其中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58例对其开展临床研究。将上述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一般组(对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进行治疗)和手术组(对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进行治疗)。结果:相对于一般组患者,手术组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较为理想,从整体来看手术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功能恢复情况较好,患者的整体感受较高(P<0.05)。结论:研究发现足踝关节骨折患者可采用手法复位进行治疗,但是对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往往无法达到预期,通过切开复位进行固定治疗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治疗效果。
简介:大约是在1994年的5月,有一天我去一个叫兴安的朋友家拜访。其实我是去道歉。几个月前的那个阳光温柔的早晨,我和几位写小说的朋友一起来到兴安所在的杂志社讨论所谓新体验小说的某些姿态。后来我的嘴脸出现在杂志的扉页上,我的神情暴露出某种空虚,我的假模假式抽着香烟的模样使我看上去就像是摆放在舞台上的一件道具。我的确感到精神迷乱,好像走在自己曾经非常熟悉的城市里忽然迷失了方向。这种迷失半年之后依然笼罩着我使我对新体验无所适从,虽然我知道许多真实操作小说的人面对花哨的文学词语在窃窃偷笑,但我却笑不出来,我有一种甘心被诱惑的快感,我被登台表演的欲望操纵着哆哆嗦嗦走上舞台。这天清晨,我走出家门的时候,所有的感觉还依然沉浸在黎明前的梦境里。那时候我在一片丛林中仓皇奔逃,我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闭合性胫骨下段骨折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闭合性胫骨下段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治疗,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流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闭合性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切开复位,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撬拨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Ⅳ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跟骨SandersⅡ~Ⅳ骨折患者106例,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54例患者采用撬拔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另外54例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治疗方式分成撬拔组与切开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不同时间进行复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跟骨Bohler’s角和Gissane’s角,足部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恢复期内切开组与撬拔组的患者Bohler’s角和Gissane’s角的恢复情况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1年足部功能评价发现SandersⅢ撬拔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切开组(P<0.05),SandersⅡ、Ⅳ切开组患者的评分高于撬拔组(P<0.05)。结论临床中跟骨SandersⅡ~Ⅳ骨折的治疗采用撬拨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均较好,是应用较为成熟的技术,但是根据跟骨骨折的类型不同需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术,以便获得较好预后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的区别,鉴定相对更好、更加适用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数据库中2015年1月-2017年1月踝关节骨折患者,病历为抽样对象,采取电脑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病历200份,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人,治疗组采用微创闭合复位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通过调查分析不同手术方法对患者病灶治愈率、个体感受、生命质量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手术之后踝关节痊愈率(95.46%)高于对照组患者(65.89%);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来看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出现的并发症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是治疗踝关节骨折有效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愈合快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这种手术方法能更好的提高患者病灶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s,DDH)闭合复位术中可接受的复位标准。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天津医院小儿骨科接受闭合复位治疗的DDH患儿,纳入年龄≥6个月、完全脱位、治疗信息及影像资料完整的病例共124例138髋。闭合复位术中复位稳定性以Ramsey安全区评估,包括复位后最大外展及再脱位外展角度,安全区范围为两者之差。术中关节造影测量复位后内侧造影池间隙(medial dye pool,MDP)及股骨头覆盖率(femoral head coverage,FHC)。MDP以占股骨头直径的百分比表示。闭合复位后以人类位石膏裤固定,2~3个月更换石膏裤,共固定2期。一期或二期石膏裤末MRI中确认股骨头获得同心圆复位即为复位成功。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复位是否成功的相关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确定相关因素的临界值。结果本组病例138髋中108髋(78. 3%)复位成功。单因素分析中复位是否成功与初始治疗年龄、再脱位外展角度、安全区范围、MDP及FHC显著相关(P<0. 05)。多因素分析中再脱位外展角度(OR=0. 792,95%CI:0. 634-0. 688,P=0. 039)及MDP(OR=0. 654,95%CI:0. 439-0. 973,P=0. 036)为独立影响因素。根据ROC曲线结果判断两因素的临界值,再脱位外展角度≤30°的88髋中86髋(97. 7%)复位成功,>50°的10髋均复位失败,31°~50°的40髋中仅22髋(55. 0%)成功,但其中MDP≤20%股骨头直径的20髋均成功,而MDP>20%股骨头直径的20髋中仅2髋(10. 0%)成功。结论DDH闭合复位术中可接受的复位标准取决于复位稳定性和质量。再脱位外展角度≤30°时任何MDP、31~50°时MDP≤20%股骨头直径是可接受的复位标准,可期望通过人类位石膏裤固定获得同心圆复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锁定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预后。方法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选择接受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切开治疗7例为对照组,接受闭合复位术式固定者11例为观察组。两组实施相应的手术治疗后随访1年,统计并对比两组手术情况、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eer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评分。观察组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闭合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术式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被临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