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携载两性霉素B的聚乳酸纳米粒(AmB-PLA-NP)对大鼠肝、肾及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4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AmB、AmB-PLA-NP、PLA-NP(聚乳酸纳米粒)及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定时取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及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等指标。结果AmB组大鼠给药前及给药后1d、1周的RBC分别为(5.84±0.37)×10^12/L、(4.302±0.3)×10^12/L和(3.3±0.37)×10^12/L,AmB-PLA-NP组分别为(6.142±0.55)×10^12/L、(6.38±0.35)×10^12/L和(6.14±0.18)×10^12/L,溶血反应明显降低;AmB组给药后ALT及AST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1059.2±119.22)μmol/L、(466.6±357.30)μmol/L(给药1d后)和(1755±175.39)μmol/L、(2684.2±494.74)μmol/L(给药1周后),而AmB-PLA-NP组、PLA组及聚山梨酯-80组的大鼠肝、肾功能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AmB-PLA-NP能够显著降低AmB对肝、肾及血液系统的毒副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联合内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并对患者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50例和同期入院的健康人员50例,将其分别作为研究组(两性霉素B联合内镜手术)和参照组(不予以任何处理),最后对比各项指标进行统计。结果比对IL-4、IL-12、超敏C反应蛋白、淋巴细胞总数、CD3+、CD4+、CD8、和IgG等指标,研究组与参照组数据结果经证实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IL-6、IL-17和脂蛋白比对后差异呈P>0.05,未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联合内镜手术可以使患者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得以改善,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联合伏立康唑在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并隐球菌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AIDS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试验组给予两性霉素B联合伏立康唑治疗,对照组给予两性霉素B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发热、头痛、恶心并呕吐、咳嗽并咳痰、昏迷、视力模糊、抽搐、颈项强直和皮肤损害临床症状上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1、6.00、7.02、5.22、7.65、6.21、4.93、7.00、6.22,P值均<0.05);两组患者在CD4+T、CD8+T、病毒载量、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压力、白细胞、糖、氯化物和蛋白质检查指标上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2、4.23、4.20、4.15、5.29、5.10、5.00、4.95、4.05、4.11,P值均<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CSF压力、白细胞和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CSF白细胞、CSF葡萄糖、CSF氯化物、CSF蛋白质、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红细胞、血红蛋白、血钾、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CD4+T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08、4.01、2.07、4.01、3.85、2.00、2.55、4.24、5.00、2.10、3.00、1.23、5.01、3.23、2.88、6.00,P值均<0.05)。结论在AIDS并隐球菌脑膜炎治疗中,两性霉素B联合伏立康唑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快患者恢复。
简介: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选用25mg两性霉素B溶于20mL灭菌注射用水中,每次取10~12.5mg雾化吸入,氧流量8~10L·min^-1,持续15~20min,每天2次,疗程10—14d。对照组予25mg两性霉素B加于500mL5%葡萄糖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分钟20~30滴,疗程10~14d。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6.6%和73.6%,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8%和80.9%,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估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二天加量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单臂、单中心、开放标签的临床研究。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1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抗隐球菌诱导治疗方案选择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用法为第1天首次剂量为1 mg,静脉滴注,观察2 h,若能耐受则给予0.3 mg/kg两性霉素B;第2天起两性霉素B的剂量为0.7 mg/(kg·d)。评估患者两性霉素B输液相关不良反应,两性霉素B剂量累积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脑脊液2周和4周的培养阳性率,以及患者2周和10周的生存情况。结果11例患者年龄为(39.2±8.6)岁,其中男10例,女1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17(11,94)/μL。完成2周和4周两性霉素B疗程的患者分别有10例和9例。无一例患者出现两性霉素B输液相关不良反应。两性霉素B治疗期间(最长统计至使用两性霉素B后4周),1例患者出现3级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1例为4级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2例患者出现3级血红蛋白下降,最低值均为82 g/L,这2例患者均同时使用更昔洛韦抗巨细胞病毒治疗。1例患者出现4级肝功能损伤,丙氨酸转氨酶最高为403 U/L,总胆红素最高为130.5 μmol/L;2例患者出现3级肾功能损伤;1例患者出现3级低钾血症,血钾最低为2.49 mmol/L。启动两性霉素B治疗2周后脑脊液隐球菌培养均为阴性。1例患者放弃治疗,后失访(按死亡病例处理),其余10例患者在启动两性霉素B二天加量疗法后第2和10周均存活。结论两性霉素B二天加量疗法应用于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时,两性霉素B输液相关不良反应罕见,但仍需要密切监测剂量累积相关不良反应。该疗法抗真菌疗效较好,绝大多数患者可完成4周两性霉素B疗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康唑联合治疗艾滋病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12例艾滋病并新型隐球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康唑进行联合治疗。结果本组12例患者,9例治疗后恢复情况良好,且未出现异常状况;另外3例因经济困难,治疗到中途放弃治疗导致死亡。结论联合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和氟康唑,能提高艾滋病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治愈率,且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是目前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有效方法。
简介:背景:尽管暗色真菌葡萄状维朗那霉菌感染临床罕见,但其仍有致病性。方法:一患者既往患有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及库欣综合征。在其右前臂、左上肢及右膝反复出现多个融合的棕红色小结节状斑块。取皮损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真菌培养。结果:组织病理学显示肉芽肿损害,其间散在褐色菌丝及浸润的酵母样细胞。玻片培养法可见连续的直线状分生孢子梗,其上有双细胞的分生孢子柱,两端钝圆,基底呈截状。真菌检测提示葡萄状维朗那霉菌。患者口服伊曲康唑6个月后(200mg/d)病情缓慢进展。改用两性霉素B后临床改善甚微。药敏试验示此菌对上述药物具有耐药性。结论:由葡萄状维朗那霉菌导致的暗色丝孢霉病极罕见。抗真菌药敏试验对于选择合适的药物及预测临床结果十分重要。
简介:目的探讨国产两性霉素B单药或联合其他抗真菌药物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6年4月我科收治的54例恶性血液病首次合并IFD患者采用国产两性霉素B及联合其他抗真菌药物的临床资料。结果54例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9%。两性霉素B组、两性霉素B联合伏立康唑组、两性霉素B联合卡泊芬净组有效率分别为76.2%(16/21例)、96.4%(27/28例)、100%(5/5例)。本组患者以中性粒细胞的恢复、吸烟史为主要易感因素(P<0.05)。肺部CT多可见斑片状磨玻璃影63.0%(34/54例)、实变11.1%(6/54例)、结节14.8%(8/54例)。本研究主要不良反应为低钾血症、肝脏损害。结论国产两性霉素B对于恶性血液病合并IFD患者仍为经济、安全、有效的抗真菌经典药物,单药治疗效果不佳时联合其他抗真菌药物可增强疗效,虽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所增加,但予治疗则可以控制,从而达到更积极的抗真菌治疗、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简介: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新型治疗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分别接受三联治疗(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伏立康唑,n=10)和传统的两联治疗(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n=10),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在降低脑脊液中隐球菌计数的幅度以及临床症状缓解、病死率等方面的差异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三联治疗患者脑脊液中隐球菌计数下降率明显高于两联治疗患者(下降率分别为0.743和0.408,P=0.009),三联治疗患者头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的时间短于两联治疗者(分别为12d和20d,P=0.009),两组在2周、4周、8周及12周时的病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种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结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能有效降低脑脊液中隐球菌计数,可作为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诱导期的治疗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黑热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例黑热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两性霉素B联合小剂量依托泊苷治疗,随访1年未复发。结论两性霉素B+小剂量依托泊苷治疗黑热病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