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篇手稿作为遗作,以其不完整的结构编排引导着世界马克思主义者不断求索。该手稿自1924年问世以来,历经梁赞诺夫版1、阿多拉茨基版2、新德文版3和MEGA24四个版本。通过对以上版本的比较和分析,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广松涉5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了重新编辑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该书首次采用'双联页排印'的方式,以阿版为蓝本,对手稿的初始文本与修订内容进行了区分,在考证的基础上用异体字区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文本中的写作。虽然广松涉在其中加入了自己的见解,部分内容受到一些学者的批判,但其进步性不可否认。学术研究需要百家争鸣,由此才能激发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活力,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前进。广松涉重新编辑方法的严谨性值得每一位研究者学习。
简介:卢梭和康德提出自由学说的目的是要拯救自由,启蒙运动百科全书派哲人普遍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物质界受必然性规律支配,人的理性一旦获得对必然性规律的认识,就能获得自由.启蒙思想家斯宾诺莎认为世界是唯一永恒的实体,又称为神或自然,世界万物是自然运动变化的产物,服从铁一般的自然律的支配,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偶然无因生成的,而是严整有序的自然的一个环节,自由就等于对必然规律的认识.这些学说实质上是将意志自由理解为对外在于自身的必然规律的认识,最终人的自由变成了对绝对必然性的无条件服从,意志丧失了自由选择的能力而沦为宿命.拉美特利提出"人是机器"这一命题,将人的思想归结为有机物质的特性,这种典型机械唯物论否定了思想意识的能动性,从而也就否定了意志自由.
简介:毫无异义,历史概念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然而,对它的理解却并非毫无疑义,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概念。因为,长期以来,人们在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概念的时候,很少直接由其历史概念本身的逻辑切入,多是由物质生产、交往形式等概念切入,这就导致了对历史概念本身的逻辑某种程度上的忽视。本文从马克思研究历史概念的逻辑向度切入,认为在《形态》中,马克思研究历史概念的思路是在三重逻辑向度中蜿蜒前行的,一是客体向度,二是主体向度,三是批判向度。这三种向度是相互缠绕的,在批判中厘清历史与自然、历史与社会等客体的关系,在批判中廓清历史主体创造历史的现实关系,在批判中划清与所谓人本主义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青年黑格尔派的历史观的界限。这种逻辑向度上的全面覆盖,保证马克思凝练出了科学的历史概念。
简介:11月13日凌晨,2006年世界杯的东道主德国在客场0:0和法国握手言和。双方在比赛中浪费多次机会,最终互交白卷。德国各大媒体对比赛基本满意,认为这场比赛的结果终于使得德国队摆脱了客场0:2不敌斯洛伐克、1:2负于土耳其和主场仅仅1:0小胜中国队的尴尬处境。主帅克林斯曼则对自己的队员赞不绝口,称这是继客场逼平荷兰之后又一场鼓舞士气的比赛。然而,甜蜜是短暂的,随之而来的是德国足坛对克林斯曼和德国队新一轮的“清算”。与法国队的比寒,是德国在2005年最后一场比赛。去年下半年克林斯曼接手德国队后取得了5胜1平1负的战绩,而今年如果不算与德甲全明星队以及对拜仁的两场表演性质的比赛,德国队在常规比赛时间内的战绩是6胜6平3负。《图片报》认为:“表面看起来,目前的德国队做得不错,但其实,他们完全应该能更好。”输给的三个对手分别是巴西、斯洛伐克和土耳其,后两者恰是参加世界杯预选赛欧洲区附加赛并最后被淘汰的球队,这在一定程序上说明了德国队在欧洲足坛的尴尬。是的,自2000年10月7日在漫布利球场击败英格兰以来,德国队对世界强队的不胜记录尴尬地延续到了16场,五年的逢强队不胜的黑色历史已经成为媒体讨伐德国队的一大主要论据。更糟糕的是,讨伐克林斯曼的不仅是德国媒体,还有德国足坛名宿和方方面面的实权人物和影响力人物,重压之下的德国队步履沉重,领航人克林斯曼更是觉得“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