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译自1975年由GeraldA.McCool编译出版的《拉纳读本》第I章。本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存在之光",来自《圣言的谛听者》第3章;第二部分是"存在的模拟",来自《圣言的谛听者》第4章;第三部分是"作为灵在的人",来自《圣言的谛听者》第5章。从本文题目即可看出,拉纳深受海德格尔思想之影响。拉纳区分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存在的敞开,存在的本性是在我们称之为存在的自我显现、存在的自我光照的原发性的统一性中认识和被认识,存在意味着认知与被认知的本源的统一性,存在隶属于存在自我显现的基本本性。这是一般存在学的首要陈述。第二层次为人的敞开,即人的本性是对所有存在者的绝对敞开。这是形而上学人类学的首要陈述。
简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在政治哲学领域发起的一场革命是:它通过解构,构建了一种与传统的互惠和平等的道德原理完全不同的、非互惠的友爱和关心的道德原理,并把这一道德原理视为正义的基础。德里达认为,基于传统的互惠和平等的道德原理之上的传统的道德观并没有真正把人当作相异的个体性存在来看待,这也造成了基于互惠的平等观念之上的现代法律的困境。本文分析和评价了德里达的道德观,并指出了他的这一带有解构意图的道德观所具有的积极的建构性的意义。
简介:遗迹成了地方的标志,它引起并深化支持一种特殊情结,把文化视作"财产"和"身份"标志。遗迹所刻记的记忆和所标志的历史通常被视为共享的公共叙事的有机部分,并不断加强身份意识和正统性意识。各种团体渐渐地利用尚未固定、还在争议和充满矛盾的记忆、叙事和遗迹来实现这种效果。遗迹事实上成为一个充满争议的场域——甚至是一个战场。记忆干预在纪念景观中引起微妙的但不乏意义的转变上,具有既个别又累积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把遗迹抢救成一种道德空间,使其不仅能认证某种认同,而且可以促成更复杂(往往是人性化和世界主义的)地对一些问题的反思,如对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关系的反思,对遗迹本身性质的反思。
简介:“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和教义理论,也是道教神仙的基本依据。神灵不具有道性,无从成其为道教神仙。早期道教即视老子为道的体现和化身,《全汉文·老子圣母碑》日:“老子者,道也。乃生于地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明,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其后,宋谢守灏著《混元圣纪》云:“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元之先,起乎无极之源。”在道教神仙中,三清是最能体现道的,《云笈七签》卷二引《太真科》云:“混沌之前,道气未显,于恍惚之中,有无形象天尊,谓无象可察也。……又经一劫,乃生元始天尊,谓有名有质为万物之初始也。极道之宗元,挺生乎自然,寿无亿之数,不始不终,永存绵绵,消则为气,息则为人,不无不有,非色非空,居上境为万天之元,居中境为万化之根,居下境为万帝之尊,无名无宗,强名日道。”三清之下的众神仙,分别按其位次高低,拥应有的道性,尊神、仙真道性多些,俗神道性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