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程“互联网+”交互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接受治疗的39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97例)与试验组(197例)。试验组采取远程“互联网+”交互管理模式进行血压干预,对照组采用普通血压监控模式,干预时间为6个月。评价指标包括干预后6个月患者的血压水平、降压速度、血压达标时间、血压测量次数、与医生沟通次数、药物依从性、血压测量依从性及疾病认知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评价指标,并采用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在全部患者中探讨降压速度与血压测量次数、医生沟通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94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209例,年龄(67.6±2.8)岁。两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干预前的基线血压(P均<0.05);干预后6个月试验组收缩压[(125.7±11.7)mmHg(1 mmHg=0.133 kPa)比(132.6±12.9)mmHg,P<0.001]及舒张压[(72.4±10.7)mmHg比(79.8±11.6)mmHg,P<0.001]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降压速度快于对照组[(18.63±1.59)mmHg/d比(13.26±2.85)mmHg/d,P<0.001],血压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23.69±2.93)d比(47.12±5.81)d,P<0.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血压测量次数[(0.98±0.13)次/d比(0.20±0.40)次/d,P<0.05]及与医生沟通次数[(0.97±0.16)次/周比(0.12±0.32)次/周,P<0.05]更多。相关性分析发现,降压速度与血压测量次数(r=0.419,P<0.01)及与医生沟通次数(r=0.857,P<0.01)呈正相关。试验组中规范用药[93.91%(185/197)比51.78%(102/197),P<0.001]、按时测量[97.46%(192/197)比47.21%(93/197),P<0.001]、疾病认知度高者占比[94.42%(186/197)比49.24%(97/197),P<0.001]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远程“互联网+”交互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情况,通过医患互动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测量依从性,有助于缩短血压达标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眼科远程会诊患者人口资料、疾病构成情况及远程会诊的便利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21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远程医疗中心眼科远程会诊患者的人口资料、变化趋势以及远程会诊疾病分类及参与远程会诊医院情况等信息,并对患者远程会诊等待时间、远程会诊医师级别构成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7年期间通过远程医疗中心平台获得远程会诊患者1 216例。其中,男性680例,女性536例;平均年龄50.8岁。2016年、2017年参与远程医疗会诊患者达到高峰,分别为260、221例。眼科疾病构成中,视网膜、视神经相关疾病490例(40.30%,490/1 216 ),眼外伤212例(17.43%,212/1 216)。远程会诊等待时间≤24 h者678例(56.27%,678/1 205),≤48 h者991例(82.24%,991/1 205)。参与远程会诊的医师中,主任医师733次(60.3%,733/1 216 ),副主任医师466次(38.3%,466/1 216 )。结论2015年至2021年7年期间眼科远程会诊患者相对较少;视网膜、视神经相关疾病占比较高。远程会诊具有较高的便利性。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网络及QQ开展病人出院回访及健康教育,把护理工作延伸到家庭和社区,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改变服务意识。方法通过病人入院登记QQ号,建立护患沟通档案,病人出院后由责任护士通过QQ进行网络视频或音频以及邮箱的形式进行出院回访及健康教育,及时为病人提供准确的护理服务。结果利用远程通信技术来解决护理问题,拓宽护理服务范围,改变服务意识,增加服务内涵,该技术应用于护理工作,对护士的专业知识以及自身修养和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丰富了服务内涵,使护士自身价值能够充分体现,提高理论及技术水平扩大护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方便了病人,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今天,使护理服务走进社区和家庭。结论利用远程护理模式对病人进行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使护理服务走进社区和家庭,建立信息化的健康咨询和指导,最大限度的服务与病人,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必要手段,是护理学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