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 目的 : 通过对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疗效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中风后失语症的治疗质量。 方法 : 选取于 2017年 1月— 2017年 4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 47例为研究对象,诊断为中风后运动性失语。 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针刺结合言语训练组 )24例和对照组 (单纯针刺治疗组 )23例。对照组只进行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言语训练治疗,对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 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后,对照组的 23例患者中,有 1例痊愈, 4例显效, 12例有效和 6例无效,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73.9%。治疗组的 24例患者中,有 3例痊愈, 7例显效, 11例有效和 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 87.5%。两组疗效结果比较两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见表 1。 结论 : 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运动性失语症脑血栓患者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护理体会,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运动性失语症合并脑血栓的患者共37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患者共有19例,该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方式来进行临床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共有18例,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来进行临床护理。2组在经过4个月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对其2组患者进行满意度查询,并将查询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经过4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可以得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优胜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运动性失语症脑血栓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方式对其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并且,患者的对这种护理模式较为满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患者失语症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heCochraneLibrary(2014年第6期)、CBM、CNKI、VIP和WanFangData,查找有关rTMS治疗脑卒中患者失语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到2014年6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个RCT,共计13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TMS治疗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言语功能[WMD=14.36,95%CI(6.93,21.79),P=0.0002]。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刺激右侧Broadmann45区(频率为1Hz、强度为90%RMT、持续2或3周、间歇2天、每次20或30分钟)的治疗方案可能对卒中后失语患者有积极作用,且有远期效应。结论rTMS对脑卒中患者言语功能可能有积极作用。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有赖于进一步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RCT加以验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言语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方法按照实验要求选出符合标准的患者100名,所有患者均来自2017年3月—2018年3月入院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50名,对照组患者接受简单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模式下的语言功能、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的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具有临床意义,值得在全院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家庭跟进式护理用于脑卒中失语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选在2020.10-2021.10月,研究对象为上述期间经我院治疗的60例脑卒中失语者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一组为研究组,采用家庭跟进式护理法,一组为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法,两组患者例数均为30例,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在失语症康复情况比较上,研究组的康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在生活质量比较上,经干预前两组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家庭跟进式护理用于脑卒中失语症患者中,会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加良好,值得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针灸对中风后失语症康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65例中风后失语症患者,分为研究组(n=32)和对照组(n=33)。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了NIHSS评分,ADL评分,FMA评分,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职能和总体健康等功能的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综合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在NIHSS评分,ADL评分,FMA评分,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职能和总体健康等功能的评分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8),而且研究组的综合有效率(9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P=0.038。结论:针灸可以显著提高中风后失语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并改善各项功能,具有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MNST)不同训练模式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口型组、动作组、联合组,每组1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每次30 min,每日2次;口型组在每日1次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30 min的MNST口型观察-复述治疗;动作组在每日1次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30 min的MNST动作观察-复述治疗;联合组在每日1次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30 min的MNST口型观察和动作观察治疗。每周治疗6 d,共2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后),采用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评定4组患者的语言功能,并计算转归率。结果与组内治疗前比较,4组患者治疗后WAB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评分及AQ均有所改善(P<0.05)。组间比较,发现联合组治疗后的自发言语[(11.70±4.23)分]、听理解[(6.77±2.40)分]和AQ[(62.40±17.20)分]均较其它组改善(P<0.05),联合组治疗后复述[(7.99±2.20)分]较常规组[6.17±3.36分]和动作组[(7.14±2.13)分]显著改善(P<0.05),联合组治疗后命名[(4.76±2.05)分]较常规组[(2.87±1.47)分]和口型组[(3.14±2.19)分]显著改善(P<0.05)。口型组、动作组的自发言语和AQ较常规组显著改善(P<0.05)。联合组转归率最高(83.3%),常规组转归率最低(25.0%)。结论MNST的口型模仿和动作观察训练模式均能提高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两者联合运用在改善患者自发言语、听理解和失语商(AQ)方面的效果更好。
简介: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性别、年龄、卒中类型和卒中后失语症分类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2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符合病例入排标准的421例急性卒中患者,应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汉语失语检查法中的利手评定标准进行利手判定、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进行失语症的分类及失语指数(AphasiaQuotient,AQ)评分,按照年龄不同分为青、中、老年三组,按卒中类型分为脑梗死及脑出血,结合不同性别观察失语症类型的分布情况,比较不同年龄、性别以及卒中类型间失语症类型分布有无差异。结果入选患者均为右利手,男性占69.60%,女性占30.40%。失语症类型如下:运动性失语116例(男85例,女31例),感觉性失语35例(男20例,女15例),传导性失语15例(男10例,女5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63例(男50例,女13例),经皮质感觉性失语11例(男8例,女3例),经皮质混合性失语27例(男13例,女14例),命名性失语73例(男47例,女26例),完全性失语81例(男60例,女21例),经统计学分析,男性卒中后失语症发生率(69.60%)明显高于女性(30.40%)(χ2=11.57,P=0.003),尤以青中年(≤65岁)为主(73.38%),老年期(〉65岁)女性发生率逐渐升高(42.97%),与男性差异逐渐缩小(26.28%);性别对失语症类型无明显影响(χ2=13.84,P=0.054),男女患者均以运动性失语最常见(分别为29.01%、24.22%);各年龄组患者失语类型分布无明显差异(χ2=14.94,P=0.382)。脑梗死所致失语症患者较脑出血所致者更为多见(分别为306例和115例),但在失语症类型分布上差异无显著性(χ2=13.23,P=0.067),除女性脑出血患者外,均以运动性失语最为常见(分别为29.82%,29.55%,26.67%)。结论年龄、性别及卒中类型对卒中后失语症类型分布均无明显影响,男性卒中后失语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且患病平均年�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技术(fMRI)观察静息态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脑区之间功能连接变化,分析神经网络在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脑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24例,设为病例组,同时选取无脑血管病史的受试者2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fMRI对2组受试者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对扫描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然后选取差异脑区作为感兴趣区,分析其与全脑区的功能连接。结果病例组左侧楔前叶低频振幅(ALF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rodmann分区7,体素14,MNI坐标X=-6,Y=-57,Z=72,T=-5.82,P<0.01)。选择病例组左侧楔前叶作为感兴趣区,与全脑进行功能连接分析,结果显示,左侧额上回中部与左侧楔前叶功能连接减弱(Brodmann分区19,体素8,MNI坐标X=-18,Y=-90,Z=30,T=5.59,P<0.01);左侧楔叶与左侧楔前叶功能连接增强(Brodmann分区8,体素19,MNI坐标X=0,Y=36,Z=51,T=-5.49,P<0.01)。结论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默认网络的内在连接减弱,可能是由于默认网络负向调节网络的抑制作用所致。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左侧楔前叶神经元活动的减弱及其与左侧额上回中部功能连接的减弱,可能都是默认网络负向调节网络作用的结果;而楔叶和楔前叶两个相邻脑区功能连接的增强,是否是由于代偿的启动为患者部分语言功能的改善提供了基础,尚需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与现代康复医学结合治疗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分别采用醒脑开窍主穴水沟、内关、三阴交配合舌周及舌体上穴位治疗加康复疗法和单纯药物疗法,治疗32日后评定疗效。结论康复治疗组综合疗效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脑卒中失语症患者使用家庭跟进式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 抽取本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接收的104例脑卒中失语症患者,借助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为常规组52例,研究组52例。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使用家庭跟进式护理方式,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疗效进行对比。 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15%,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为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8.08%,常规组的有效率为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家庭跟进式护理应用在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拥有明显的应用效果,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在临床治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