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静脉栓栓塞症(VTE)是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已构成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潜在风险。质量评价与管理是VTE防治中的重要环节,是推动VTE防治形成长效机制的关键,也是促进临床医务人员规范合理地进行动态评估与落实防治措施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尚缺乏系统评价VTE防治质量的指标。基于此,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组织专家委员会,在回顾国内外已发布指南、政策和标准的基础上,经过德尔菲专家咨询和多学科专家研讨,以“重要性、特异性、代表性、敏感性、可获得性”为标准,制定了评估质量、预防质量、结局质量三大类核心指标,明确了各项质量指标的名称、定义、计算公式、意义、数据来源、评价方法、相关解释和推荐意见,以期强化临床医务人员对VTE风险、出血风险动态评估以及规范化预防和治疗的关注与执行,缩小临床实践与循证指南间的差距。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 绩效指标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脊柱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形成的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行脊椎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对其行一系列的预防及护理干预,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采用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后,无1例发生DVT,顺利康复出院。结论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及有效护理,降低了DVT的发生率,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老年 脊柱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下肢深静脉栓预防与护理资料,探讨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栓的预防作用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6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比组,每组各48例患者,干预组术后采用干预护理,对比组术后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栓发病率,并调查分析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干预组下肢深静脉栓发生率10.41%,对比组下肢深静脉栓发生率为22.91%,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7.91%,对比组护理满意度83.33%,两组下肢深静脉栓发病率、护理满意度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手术后患者需长期卧床,容易发生术后下肢深静脉栓,通过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栓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脊柱骨折手术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措施 预防与护理
  • 简介:摘要2020年3月卫生行业标准《WS/T 661—2020 静脉液标本采集指南》发布,该标准的制定充分参考了国际相关标准和询证依据、国内静脉液标本采集实践和专家意见。该标准的推广有助于提高静脉液标本的质量,并确保医护工作人员及患者安全。本文就重点条款进行解读,帮助采血工作人员及相关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

  • 标签: 静脉 血液标本采集 行业标准
  • 简介:宝宝出生后,医生先阻断脐带血流,剪断脐带,随后在距离宝宝根部1厘米左右的地方夹上夹,做好消毒与止血,再用纱布覆盖。通常情况下,新生宝宝的脐带残端大约会在2周内完全掉落,但也会存在个体差异。

  • 标签: 护理 操作 个体差异 脐带 医生 纱布
  • 作者: 翟振国 贾存波 马旭东 王辰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2年第42期
  • 机构: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中日友好医院院办公室,北京100029,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医疗质量与评价处,北京 100044,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100730
  • 简介:摘要医院相关性静脉栓栓塞症(HA-VTE)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国际上多个国家将VTE预防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在VTE预防方面开展了大量质量改进工作并取得显著的效果。我国医学界也在VTE防治领域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与探索。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通过开展中心建设、发展区域联盟以及强化质控与信息化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全国医疗机构的医院内VTE防治体系建设。加强VTE防治已经成为政府、医院管理者、临床医务人员和公众的共同意志。未来我们需要继续稳步推进VTE防治工作,全面提升各级医疗机构的VTE防治质控管理水平。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 质量控制 静脉血栓栓塞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骨创伤下肢深静脉栓形成中使用预防性护理的临床作用。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入的70例骨创伤患者作为入组研究资料,以双盲法将样本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行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实验组骨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发生率、股静脉速度、股静脉峰速度和对照组对比更具优势,P<0.05,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将预防性护理使用在骨创伤下肢深静脉栓形成中获得确切效果。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骨创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形成(DVT)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并发DVT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析病人的一般情况以及DVT的临床特点。结果高龄、吸烟、合并多种疾病以及股静脉置管的病人在DVT中的比例较高,DVT最多发生在起病后2~4周,发生部位多在患侧,并且随着肌力的下降DVT的发生率增加。结论高龄、吸烟、合并多种疾病、股静脉置管以及肌力下降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高危因素,针对这些因素给予相应的处理有望预防DVT的发生。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210例骨科大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05例。观察组患者运用循证护理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并通过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形成相关因素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形成下肢深静脉栓的的有8例(发生率为7.62%),对照组中形成下肢深静脉栓的有14例(发生率为13.3%),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 标签: 骨科大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循证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预防重症医学科患者并发深静脉栓形成的效果分析。方法以我院ICU收治的80例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下肢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15.00%(6/40)(P<0.05)。两组干预后股静脉峰速度、平均速度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82.50%(33/40)(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减少ICU患者下肢DVT发生,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改善血流变学,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护理 重症医学科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的静脉栓栓塞症预见性护理方法进行总结,观察预防效果。方法 从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老年骨折手术治疗患者中,筛选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要分设常规护理组与预见性护理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46例。按照分组,对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预见性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术后静脉栓栓塞症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静脉栓栓塞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在不同的护理干预下,两组患者的术后静脉栓栓塞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相比较,预见性护理组患者的术后静脉栓栓塞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骨折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工作当中,针对术后静脉栓栓塞症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术后静脉栓栓塞症的发生,降低其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加强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老年骨折 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
  • 作者: 邵翔 司超增 甄凯元 张竹 王静 王丁一 雷洁萍 万钧 谢万木 翟振国 王辰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20期
  • 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北京 100029 ,中日友好医院信息中心,北京 100029 ,中日友好医院临床研究所,北京 100029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100730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730 ,中日友好医院临床研究所临床研究数据与项目管理平台,北京 100029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2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相关性静脉栓栓塞症(VTE)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确诊为急性VTE的患者。根据患者VTE事件是否发生在住院期间或发生VTE前90 d内是否有住院经历(内科患者住院超过2 d或外科患者在麻醉下进行手术)分为医院相关性VTE组(HA-VTE组)和社区相关性VTE组(CA-VTE组)。比较两组之间基线资料、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结局事件之间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37例急性VTE患者,HA-VTE组266例,CA-VTE组171例。在危险因素方面,CA-VTE组更多合并静脉曲张、久坐、长途旅行,HA-VTE组更多合并近期手术(<1个月)、卧床、活动性恶性肿瘤、肺部感染、急性脑梗死、骨折、中心静脉置管等危险因素(均P<0.05)。CA-VTE组患者下肢疼痛、呼吸困难、胸痛、胸闷等临床症状均显著高于HA-VTE组(均P<0.05),HA-VTE组患者合并较少临床症状但猝死比例更高(0比3.4%,P=0.035)。在HA-VTE患者中,有92.8%的患者VTE发生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内,中位时间为13 d。在全因死亡率方面,HA-VTE组高于CA-VTE组(8.3%比1.2%,P<0.001),其中住院期间发生VTE的患者高于出院后90 d内发生VTE的患者(12.2%比3.4%,P<0.001)。结论超过半数VTE事件的发生与近期住院经历相关。与CA-VTE相比,HA-VTE的常见危险因素不同、合并较少临床症状但全因死亡率更高。应增加对于住院患者VTE的关注,减少HA-VTE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住院 疾病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院内静脉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防治与管理体系的构建,提高我院医护人员对VTE的认识,规范诊疗行为,并对初期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构建院内VTE防治与管理体系,并对体系构建前(2017年)及构建后(2018年至2019年上半年)我院术后肺栓塞发病率及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初步构建了多层面管理、多学科联动的全院住院患者的VTE防治及管理体系,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术后肺栓塞发生率分别为0.41‰、0.35‰及0.2‰,死亡率分别为12.5%、7.14%、0,呈逐年降低趋势。结论通过院内VTE防治与管理体系的构建,提高了医护人员对VTE的早期防治能力,加强了院、科级的质控管理,降低了术后肺栓塞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促进了医疗安全及医疗质量的提升。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防控体系构建 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