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CT引导经皮与电磁导航引导经支气管微波消融治疗磨玻璃结节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及呼吸科收治的无法耐受手术的22例磨玻璃结节患者资料,男6例,女16例,年龄57~86(70.5±9.0)岁。患者经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ⅠA期)。根据结节所在位置以及结节是否位于小气道旁选择给予CT引导经皮微波消融(CT组,17例)或电磁导航引导经支气管微波消融(电磁导航组,5例)。通过复查胸部CT评价病灶近期局部控制率,从而判定治疗的有效性,并对气胸、咯血、术后疼痛等手术并发症进行比较,评估其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的大小、实性成分及病灶所在区域等基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术后疼痛、气胸及咯血等常见手术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期疗效评价方面,术后1个月复查胸部CT,电磁导航组病灶缩小的患者比例较CT组高(4/5比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术后3个月复查胸部CT,两组病灶缩小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17(88.2%)比5/5(100.0%),P=0.420]。结论两种路径的微波消融治疗方法均可对已确诊的ⅠA期恶性磨玻璃结节达到良好的局部控制,电磁导航组治疗可以在术后1个月更早地判定治疗效果,常见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肺结节 磨玻璃 计算机断层扫描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 微波消融
  • 简介:内容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了“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课程理念。探究是小学科学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文从探究活动形式的选择,科学探究的内容,探究活动的开放性,师生关系的定位等方面,如何能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探究氛围 满足需求 开放性 主动学习者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来自非流行地区且免疫功能正常的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临床表现符合弥漫性实质性疾病且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一定反应,一度疑诊为过敏性肺炎,后在肺泡灌洗液中培养出马尔尼菲篮状菌而确诊,经伊曲康唑治疗后康复。以弥漫性实质性疾病为表现的马尔尼菲篮状菌病较为少见,特别是免疫功能正常宿主,本例值得引起临床医师的警惕。

  • 标签: 肺疾病,真菌性 马尔尼菲篮状菌 HIV阴性 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肿瘤、淋巴结与转移(TNM)分期系统已被国际抗癌联盟(UICC)及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采纳接近50年,在此期间N1淋巴结评估标准几乎没有被修订过。但是,N1病变的异质性必须被重视,因为不同N1期患者之间生存情况差异巨大。既往研究中探索了不同N1淋巴结转移情况对预后影响的差异,但缺乏13/14组淋巴结信息一直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内淋巴结分检的前提下,本研究团队在积累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根据N1转移淋巴结的解剖位置进行N分期:累及内区淋巴结(12~14组)被定义为新N1a,累及门区淋巴结(10~11组)被定义为新N1b。改良的分期方法能够更好地辨识N1病变异质性,因而被认为是一种更为有效的N1淋巴结分期策略。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病理学N1 TNM分期 改良N1分期
  • 简介:摘要在慢性阻塞性疾病(慢阻)稳定期治疗中,国际指南对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治疗的推荐依据临床证据积累而不断更新,经过从“争议”到“肯定”的认识深入过程,直到最新指南中的ICS推荐策略:考虑到临床特征将患者分为呼吸困难和急性加重两类来进行治疗方案调整,对前一年急性加重发生较频繁患者,结合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推荐相应的含ICS的个体化给药。

  • 标签: 肺疾病,阻塞性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1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内转移淋巴结解剖部位与疾病复发风险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二科并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38例N1期NSCLC患者资料,男79例,女59例,年龄26~81(59±10)岁。分别依据以内淋巴结的解剖部位定义的改良N1分期方案及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第八版肺癌N1站淋巴结分期方案进行分期,其中改良N1站淋巴结分期分为门组(第10、11组,mN1b)(36例)及内组(第12~14组,mN1a)(102例)。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复发风险及生存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的方法比较两种分期方法在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的差异,评估两者对具有不同疾病复发和生存风险的患者进行分期的有效性。结果根据改良N1站淋巴结分期,其亚组间(mN1a组比mN1b组)5年DFS及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9.5%比35.7%、81.2%比56.0%,均P<0.05),而根据AJCC第八版肺癌N1站淋巴结分期方案,其亚组间DFS及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期提示改良N1分期对于DFS(HR=1.814,95%CI:1.005~3.275)及OS(HR=3.919,95%CI:1.918~8.009)均为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第八版肺癌N1站淋巴结分期方案并非DFS(HR=1.360,95%CI:0.767~2.412)及OS(HR=1.620,95%CI:0.839~3.131)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依据N1期NSCLC患者内转移淋巴结的解剖部位定义的改良N1站淋巴结分期方案可以有效预测疾病复发风险及预后,且优于AJCC第八版N1站淋巴结分期方案。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病理学N1 TNM分期 改良N1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热成形术(BT)治疗重症哮喘、哮喘慢性阻塞性疾病(简称慢阻)重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行BT治疗的49例哮喘慢阻重叠患者(重叠组)与同期行BT治疗的50例重症哮喘患者(哮喘组)的临床资料,记录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激素用量、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哮喘生活质量问卷(AQLQ)评分、哮喘控制问卷(ACQ)评分以及重叠组治疗前后慢阻评估测试(CAT)评分、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及术后3周内呼吸不良事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与哮喘组患者相比,重叠组患者年龄更大[(64±11)岁比(48±11)岁],病程及吸烟史时间更长[10.00(10.00,25.00)年比9.00(1.75,20.00)年;20.00(2.00,40.00)年比0(0,10.00)年],吸入糖皮质激素用量较少[320(320,640) μg/d 比960(320,960) μg/d] (均P<0.05)。重叠组患者治疗前功能指标FVC、FEV1、FEV1%预计值均低于哮喘组[1.98(1.43,2.43) L比2.54(2.02,3.15) L;0.92(0.61,1.26) L比1.69(1.17,2.16) L;(50±16) L比(65±14) L] (均P<0.05),治疗前两组ACT、ACQ、AQL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个月内除重叠组FEV1%预计值、吸入糖皮质激素用量无明显改善外(均P>0.05),余两组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均P<0.05);治疗后1年两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且哮喘组各项指标均优于重叠组(均P<0.05)。术后3周内呼吸不良事件,重叠组咳嗽、血丝痰的发生几率高于哮喘组,而痰多、短暂喘息发作低于哮喘组(均P<0.05);两组胸闷痛、节段性不张、肺炎的发生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术后不良反应均能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BT治疗不仅能改善哮喘患者的功能、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同时对哮喘合并慢阻患者同样有效,但BT治疗对于哮喘患者的效益更佳,且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哮喘 哮喘慢阻肺重叠 支气管热成形术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潮气量双通气辅以二氧化碳气胸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2至9月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不同潮气量组(V1~V3组,n=60)。胸腔镜操作期间,V1~V3组潮气量分别为4、5、7 ml/kg。3组患者均经口插入单腔气管导管,持续人工CO2正压气胸,CO2压力为10 mmHg(1 mmHg=0.133 kPa),采用双通气,频率均为20 次/min。记录胸腔镜操作前(T1)、胸腔镜操作开始后30 min(T2)、胸腔镜操作结束即刻(T3)、胸腔镜操作结束后常规双间歇正压通气后3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分别在T1、T2、T3、T4监测动脉血气;记录患者苏醒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记录患者术中萎陷情况。结果T2时V1组患者MAP值为(81±10)mmHg,高于V2组、V3组的(69±7)和(71±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70,P<0.05);T2时V1组患者HR值为(83±7)次/min,高于V2组、V3组的(68±6)和(71±7)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460,P<0.05);T2时3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分别为(262±16)、(249±16)和(241±20)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29,P>0.05);T3时V3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46±5)mmHg,低于V1组、V2组的(63±9)和(62±1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890,P<0.05);T3时V3组患者pH值为(7.35±0.04),高于V1组、V2组的(7.28±0.04)和(7.32±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09,P<0.05);V3组患者萎陷满意率为57.1%,低于V1组、V2组的94.7%和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7.601,P<0.05);3组患者苏醒及意识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 1.020、1.110,均P>0.05)。结论5 ml/kg潮气量双通气辅以二氧化碳气胸在血流动力学、手术野暴露方面具有优势,更适合作为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呼吸管理的适宜剂量。

  • 标签: 潮气量 胸腔镜 食管肿瘤
  • 作者: 唐晓 蒲琳 张佳莹 晁灵善 王睿 郭冬 齐慧生 王文生 尹福在 李绪言 李影 袁雪 杜中涛 徐斌 刘景院 阎锡新 孙兵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 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重症医学科, 北京 10001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北京 100069,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石家庄 05000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重症中心,北京 100029,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呼吸科,唐山 063000,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沧州 061000,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秦皇岛06600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科,北京 100069
  • 简介:摘要目的对接受体外膜氧合(ECMO)治疗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和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流感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进行比较。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ECMO治疗的24例流感肺炎患者和2020年2月1日至3月31日于北京、河北等5家定点医院接受ECMO治疗的12例新冠肺炎患者纳入研究。收集两组患者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和ECMO治疗相关情况等资料并进行描述和比较,所有连续变量均以M(P25,P75)描述。结果新冠肺炎患者年龄为77(66,79)岁,高于流感肺炎患者[46(32,62)岁],P<0.05;急性损伤评分和建立ECMO前的呼吸ECMO存活预测量表评分分别为3.3(3.0,3.5)和1(0,2)分,均低于流感肺炎患者[分别为3.8(3.5,4.0)分和4(2,6)分](P值均<0.05)。接受ECMO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血栓并发症、出血并发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例数分别为4、10和5例,发生率均高于流感肺炎患者[分别为1、9和2例],P值均<0.05。新冠肺炎患者ICU住院时间M(P25,P75)为31(28,75) d,长于流感肺炎患者[27(18,39) d],P<0.05。新冠肺炎和流感肺炎患者ECMO成功撤离例数分别为6和14例,ICU病死例数分别为8和11例,撤离及病死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与流感肺炎患者相比,接受ECMO支持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ECMO相关并发症较多且ICU住院时间较长。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生命支持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