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常见且重要的并发症。目前,肾性贫血的治疗药物主要为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剂(ESA)和铁剂,但仍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低氧诱导因子(HIF)是调节氧稳态失衡的核因子,通过使用HIF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调控HIF通路成为治疗肾性贫血新策略。我国率先在国际上完成全球首个HIF-PHI类药物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Ⅲ期临床试验,并于2018年首先批准上市应用,取得了较为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为了及时总结临床经验,更好地指导罗沙司他临床用药,改善CKD患者贫血治疗效果,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组织我国肾脏领域的专家共同制定《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中国专家共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以复位的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50例,年龄(41.8±12.9)岁。用一期后路撑开、融合器置入的方式治疗绝大部分(n=80)难以复位的寰枢椎脱位,少数病例(n=2)行腹侧减压。对全部病例进行临床随访,分析术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共80例(97.6%)进行了一期寰枢关节撑开、融合器置入,其中4例伴有侧方关节骨性融合,以骨凿切断;2例(2.4%)寰齿关节骨性融合的患者进行了经口齿状突切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8.6±7.3)个月。术后CT随访发现60例患者(75.0%)寰齿间距(ADI)恢复正常。患者术后ADI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4)mm比(5.0±1.5)mm,P<0.05];术后齿状突距离钱氏线的垂直距离较术前下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3.8)mm比(10.2±5.2)mm,P<0.05];术后6个月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7±1.5比11.2±1.7,P<0.05)。75例(93.8%)患者在术后1年随访即形成寰枢关节间骨性融合。结论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绝大部分可通过后路一期寰枢关节撑开、融合器置入手术达到良好的复位。
简介:摘要:3D列印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也称为增益集制作,它以数位模型档案为基础,使用各种黏附材料逐层建立实体。我们的康复服务市场似乎不大,但这方面的需求很大。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8500万残疾人,其中5000多万人需要康复。2020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5亿,其中约7000万人需要康复治疗。传统的假肢和矫形器不适合于治疗的个性和准确性,并且面临着缺乏美学、重量、不适应生物力学要求、不方便和费用高昂等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减少了病人对治疗的依赖,严重影响了治疗的有效性。目前,在临床上将3D打印技术与矫形康复治疗相结合,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各种器械、矫形和假肢。近年来,国外三维打印设备、矫形器和假肢的数量呈指数增长,三维打印技术在临床矫形康复治疗中应用较晚但速度较快。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强调3D印刷技术在矫形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并帮助提高了设计和调整矫形康复援助的创新水平。本文回顾了三维打印技术在矫形康复领域的主要应用,以便深入研究其临床应用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运动训练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康复运动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认知评估(MoCA评分)、帕金森相关量表评分(UPDRS评分、Wsbster评分),以及步态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6min步行测试(6MWT)]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UPDRS、Wsbster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时间缩短,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