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CD8+CD25+T细胞的比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5—10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RA患者外周血38例和健康人外周血20名,并记录RA患者的各项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环瓜氨酸抗体(CCP)],分离提取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中CD8+CD25+T细胞亚群的百分比,运用软件SPSS 22.0和GraphPadPrism 6分析其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关系及临床意义。结果RA患者外周血CD8+CD25+T细胞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RA患者外周血CD8+CD25+T细胞与ESR(r=0.352,P=0.030)、CCP(r=0.312,P=0.047)、DAS28(r=0.330,P=0.043)呈现明显正相关(P<0.05),和C3(r=-0.354,P=0.046)、C4(r=-0.440,P=0.010)呈明显负相关(P<0.05),和其他实验室指标无明显相关;在RA患者中CD8+CD25+T细胞在低疾病活动组和高疾病活动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疾病活动组和中疾病活动组之间、中疾病活动组和高疾病活动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患者外周血中CD8+CD25+T细胞升高,与实验室指标和疾病活动度明显相关,其可能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和巨核细胞形态学分类计数的参考区间。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20年6月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参与筛查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健康供者4 221名,年龄36(3~72)岁,其中男2 520名,女1 701名。按照年龄分为4组:儿童组:≤14岁[334名,年龄11(3~14)岁];青年组:>14岁且<45岁组[2 855名,年龄33(15~44)岁];中年组:≥45岁且<60岁组[929名,年龄49(45~59)岁];老年组≥60岁[103名,年龄62(60~72)岁]。此外,同一年龄组根据不同性别分为2组。儿童组又根据造血特点将其分为儿童1组[48名,年龄6(3~7)岁]和儿童2组[286名,年龄11(8~14)岁]。按照临床血细胞形态学常规检验方法,对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计数200个有核细胞)及巨核细胞(细胞数/4.5 cm2)进行分类计数。比较不同年龄组和同年龄不同性别组间细胞计数结果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临床意义的不同组分别建立形态学分类计数参考区间。结果儿童与成人组之间、成人组不同性别间细胞计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因此对儿童组、成人不同性别组分别建立参考区间。儿童1组外周血分叶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态学计数参考区间分别为46.65(43.97~49.32)%和44.00(10.60~65.10)%,儿童2组分别为50.73(49.50~51.96)%和39.55(38.36~40.74)%,成人组分别为57.00(39.00~75.23)%和33.00(17.00~52.00)%。儿童1组骨髓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晚幼红细胞、成熟淋巴细胞形态学计数参考区间分别为11.54(10.68~12.41)%、14.20(13.19~15.21)%和23.99(22.06~25.92)%,儿童2组分别为12.50(7.00~21.50)%、15.00(9.50~25.50)%和21.02(20.24~21.81)%,成人男性组分别为13.50(7.50~21.00)%、16.50(10.50~26.00)%和15.50(7.50~26.00)%,成人女性组分别为14.50(8.00~24.50)%、14.50(9.00~23.00)%和17.50(8.50~29.00)%。儿童1组和2组粒红比参考区间均为1.86∶1(1.14∶1~3.23∶1),成人男性组为1.96∶1(1.12∶1~3.19∶1),成人女性组为2.22∶1(1.30∶1~3.69∶1)。儿童组骨髓颗粒型巨核细胞和产板型巨核细胞参考区间分别为138(25~567)、86(13~328)个/4.5 cm2,成人组分别为92(13~338)、38(3~162)个/4.5 cm2。结论建立了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和巨核细胞的形态学分类计数的参考区间,有助于提高临床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疾病筛查、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务人员和非医疗单位健康成人血常规检测中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及嗜碱性粒细胞比率的总体水平,了解目前健康人群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及嗜碱性粒细胞比率的变化趋势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日本SysmexXS-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851例健康医务人员和2009例非医疗单位健康人抽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分类检测,并记录白细胞分类结果。结果健康医务人员851例血常规结果显示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小于0.5%的占232例,异常率为27.3%,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嗜碱性粒细胞比率大于1%的占203例,异常率为22.7%,明显高于正常水平。非医疗单位健康职工2009例血常规结果显示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小于0.5%的占577例,异常率28.7%,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嗜碱性粒细胞比率大于1%的占480例,异常率为23.9%,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结论医疗单位和非医疗单位健康人群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比率与嗜碱性粒细胞比率变化趋势相同,医务人员并未因工作环境对身体产生明显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癌胚抗原(CEA)及糖类相关抗原(CAl9—9、CA72—4)的表达水平与晚期胃癌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搜集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0名人员、30例晚期胃癌患者、35例胃炎患者、40例其他癌肿疾病患者的资料。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这些患者以及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前与化疗后3个月的血清标本进行3种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晚期胃癌化疗前患者结果为CEA(4.7±7.3)μg/L,CA72—4(3.2±1.9)μg/ml,CAl9—9(11.3±7.4)μg/ml,和胃炎组、健康体检组、其他癌肿疾病组进行对比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对比晚期胃癌组化疗前与化疗后3个月3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变化,化疗后明显降低。结论CEA、CAl9-9和CA72-4进行联合检测能够有效的辅助诊断晚期胃癌;观察晚期胃癌患者血清标志物的含量变化,可促进晚期胃癌的辅助诊断的精准性以及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药时代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后微小残留病(MRD)状态的临床预后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治疗且接受AHSCT的MM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初诊时均有完善的基线数据。以新药为基础的联合方案诱导治疗后序贯AHSCT,AHSCT后第100天左右开始维持治疗。诱导治疗结束后、AHSCT后第100天左右、维持治疗期间每季度均进行病情评估。在AHSCT后的病情监测中,每季度均采用二代流式法检测骨髓MRD,至少动态监测12个月。根据患者的细胞遗传学特点分为高危组与标危组,再根据患者的MRD状态将各组分为持续阳性、短暂阴性、持续阴性三个亚组,分析与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生存状况。结果共纳入MM患者150例,中位年龄54岁(30~68岁),男87例(58.0%),女63例(42.0%);其中细胞遗传学标危组66例,高危组84例。中位随访36个月(16~72个月),标危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未达到,高危组中位PFS期为45个月(P<0.001);两组中位总生存(OS)期均未达到,标危组与高危组的3年OS率分别是95.2%与78.9%(P=0.001)。标危组中,各亚组中位OS期均未达到(P=0.324),各亚组患者中位PFS期均未达到(P=0.086)。高危组中,持续阴性亚组中位OS期未达到,3年OS率为100%,持续阳性亚组中位OS期为52个月,短暂阴性亚组中位OS期仅31个月(P=0.002);持续阴性亚组中位PFS期未达到,3年PFS率为85.4%,持续阳性亚组中位PFS期为40个月,短暂阴性亚组中位PFS期仅17个月(P=0.001)。结论MRD持续阴性可能逆转细胞遗传学高危MM患者的不良预后,MRD短暂阴性的高危MM患者预后不佳。
简介:摘要在多发性骨髓瘤(MM)和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研究发现,约4%的MM患者在接受大剂量治疗(HDT)后会出现MDS相关的细胞遗传学改变,约5%的MM患者在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前存在克隆性造血。然而,病态造血在新诊断的MM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尚不明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GPRI)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根治切除术后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因HBV相关ICC行根治切除术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60.8%),女31例(39.2%);年龄(56.9±11.2)岁。采用X-Tile统计软件确定NLR和GPRI的最佳截断值。采用χ²检验分析术前NLR和GPRI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以Cox回归模型筛选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后预测模型。结果X-Tile软件确定NLR和GPRI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13和1.31,以最佳截断值为界,将79例患者分为NLR≤3.13组(45例)和>3.13组(34例)以及GPRI≤1.31组(54例)和>1.31组(25例)。与术前NLR≤3.13组患者比较,术前NLR>3.13组患者中肝脏硬化萎缩、病理为低分化、肿瘤直径>5 cm以及分期晚的比例明显增高(均P<0.05);与术前GPRI≤1.31组患者比较,术前GPRI>1.31组患者中肝脏硬化萎缩的比例明显增高(P=0.025)。79例患者的生存时间为2~12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8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63.3%和32.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LR水平、GPRI水平、肝脏硬化萎缩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为影响HBV相关ICC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总体生存期的独立因素(均P<0.05)。基于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750,预测效果接近患者实际生存结果。结论术前外周血NLR和GPRI可用于HBV相关ICC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预测。
简介:[摘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在迈向新的历史征程中,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发挥高职院校“扶贫先扶志”的理念,推进乡医计划、培育致富带头人,书写了乡村振兴新的篇章,绘就了一幅峡江大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外周血和腹水中固有淋巴样细胞(ILC)亚群的变化。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住院的62例肝硬化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肝硬化合并单纯腹水41例(单纯腹水组),肝硬化合并SBP 21例(SBP组),同时收集同期进行健康查体的对照者20名(健康对照组)。所有患者和对照者采集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肝硬化患者常规穿刺获取腹水,分离腹水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和腹水单个核细胞中ILC1、ILC2、ILC3亚群的比例变化。分选腹水中CD3-CD19-CD20-CD14-细胞(即lin-细胞),使用脂多糖(LPS)刺激培养24 h,实时定量PCR法检测lin-细胞中转录因子T-bet、GATA3和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各组间外周血和腹水中ILC亚群的区别。结果单纯腹水组男29例、女12例,年龄M(Q1,Q3)为49(33,78)岁,SBP组男12例、女9例,年龄50(37,76)岁,健康对照组男11名、女9名,年龄48(32,69)岁。三组外周血和腹水中均可检测到lin-CD45+CD161+CD127+ILC细胞,总ILC细胞占PBMC的比例在单纯腹水组、SBP组及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5)。总ILC占腹水单个核细胞的比例在单纯腹水组及SBP组之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232)。CD117-CRTh2-ILC1、CRTh2+ILC2、CD117+CRTh2-ILC3占外周血ILC的比例在单纯腹水组、SBP组及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BP组ILC1占腹水ILC的比例高于单纯腹水组(35.69%±3.39%比26.40%±3.85%,P<0.001),而ILC2占腹水ILC的比例低于单纯腹水组(36.83%±7.70%比48.35%±9.45%,P<0.001),ILC3占腹水ILC的比例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SBP组腹水lin-细胞经LPS刺激后T-bet mRNA相对表达量和干扰素(IFN)-γ分泌水平均高于单纯腹水组(均P<0.001),GATA3 mRNA相对表达量、白细胞介素(IL)-5/IL-13分泌水平均低于单纯腹水组(均P<0.05),lin-细胞中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IL-17/IL-22分泌水平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SBP患者外周血中ILC亚群比例无变化,腹水中ILC1细胞比例升高,ILC2细胞比例降低。
简介:摘要患儿1,男,11岁,以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伴双下肢瘀斑,按压后不褪色就诊,诊断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TCF3-HLF融合基因阳性;患儿2,男,15岁,以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髋部疼痛明显、活动受限就诊,诊断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R-ABL1(P210)融合基因阳性,均为高危组。2例患儿经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08方案(CCLG-ALL-2008方案)序贯化疗后微小残留(MRD)或基因定量均未转阴,接受1个疗程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后,MRD与基因定量转阴,且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术后2例患儿均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对症治疗后缓解。现患儿定期复查MRD及基因定量均为阴性,病情稳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16a、miR-324-5p、miR-29a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中表达的意义及与胰腺炎并发肝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AP患者,分为轻症AP组(MAP组)和中重症AP组(SAP组),肝损伤组54例(MAP 20例、SAP 34例)与非肝损伤组76例(均为MAP);另选取40名健康志愿者为健康组。比较MAP组、SAP组、健康组以及肝损伤组与非肝损伤组外周血miR-216a、miR-324-5p、miR-29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各miRNA水平对AP并发肝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MAP组、SAP组外周血miR-216a、miR-29a水平均高于健康组,miR-324-5p水平低于健康组(均P<0.01);SAP组外周血miR-216a、miR-29a水平均高于MAP组,miR-324-5p水平低于健康组(均P<0.01)。Balthazar CT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住院时间与外周血miR-216a、miR-29a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miR-324-5p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肝损伤组外周血miR-216a、miR-29a水平高于非肝损伤组,且在肝损伤组中SAP患者高于MAP患者(均P<0.05);肝损伤组外周血miR-324-5p水平低于非肝损伤组,且肝损伤组中SAP患者低于MAP患者(均P<0.05)。外周血miR-216a、miR-324-5p、miR-29a预测AP并发肝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4、0.750、0.814。结论miR-216a、miR-29a水平在AP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增高,miR-324-5p水平降低,与Balthazar CT评分、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住院时间关系密切,且对AP并发肝损伤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miR-29a预测价值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