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外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表现症状,探讨分析法医学伤残鉴定的依据和方法。方法:选择某市于2020年1月-2022年8月发生的外伤性胫骨平台骨折的30例伤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回顾性分析伤者的案例资料,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证,得出以下结果:30例病例中有5例(18.33%)未达伤残等级,24例(80.00%)为10级伤残,1例(1.67%)为9级伤残。30例伤者中十级伤残案例最多24例(80.0%2),未达伤残5例(18.33%),九级伤残1例(1.67%)。X检查有23例(78.33%)鉴定为九级与十级伤残者,CT检查有6例(21.66%),合并MRI检查有韧带损伤有19例(63.33%)。结论:外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法医学的伤残鉴定应建立在了解伤者的关节活动度的状态下进行,同时经过辅助检查后,对伤者的严重程度、诊断方法、治疗的方法、年龄、性别等进行综合评估,以《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为依据,以期提高外伤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法医学伤残鉴定的准确度。
简介:【摘要】重症颅脑损伤为危急重症之一,具有死亡率高、病情严重、预后差与致残率高等特点,不仅能够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还容易引起诸多的并发症。目的 研究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整体护理的干预价值。方法 纳入 2016年 5月~ 2019年 2月中心医院接诊的重症颅脑损伤病患 60例,同时将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 A组和 B组( n= 30)。对两组都施以常规护理, A组加用整体护理。分析两组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并对各组的致残率作出比较。结果 A组干预后的 ADL评分为( 69.12±6.52)分,比 B组的( 50.36±4.81)分高, P< 0.05。 A组的致残率为 16.67%,比 B组的 46.67%低, P< 0.05。结论 采取整体护理法对重症颅脑损伤病患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减少致残风险,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改善。
简介:【摘要】颅脑损伤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及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等特点。及时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是挽救其生命的重要手段。目的:研究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在中心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 100例颅脑损伤患者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 CON组, n=50)与整体护理组( ENS组, n=50)。在围手术期,对 ENS组患者与 CON组患者分别进行整体护理与常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与 CON组患者相比, ENS组患者治护后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术后卧床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均更短,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其中预后良好患者所占的比例更高, P< 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可显著缩短其术后恢复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简介:【摘要】疼痛是指机体对疾病本身和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表现为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及情感上一种不愉快的经历。随着麻醉效果的消退,颅脑术后疼痛往往在术后 24h内最为强烈。目的分析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在颅脑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颅脑术后患者的疼痛现状进行调查,制定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比较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应用前后的疼痛管理效果。结果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应用组的术后 24h内疼痛评分及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传统组( P<0.01),疼痛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传统组( P<0.05)。结论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适用于颅脑术后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究外伤性腰椎骨折的X线和CT影像学的特征,该方法可提高外伤性腰椎骨折的正确诊断率,也可探讨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在外伤性腰椎骨折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比来进行研究,选取寿光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的60例腰椎骨折病人,以X线组与CT检查组相对照,将其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CT检查外伤性腰椎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及评分均优于X线组。以上数据P均<0.05,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组间差异性显著。结论:X线和CT这两种不同的检查方法各有其优点, X线价格低廉,检查速度快。CT检查诊断效果好,扫描方法可以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这样能够更好的完成诊断治疗工作。X线与CT相比,CT对创伤性腰椎骨折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154例颅脑损伤病人接受司法鉴定时所遭受的心理创伤,并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其改进版本的Barthel指数量表(MBI)来衡量其心理创伤程度。研究发现,颅脑损伤可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其严重取决于病人的年龄、身体健康状况、智力水平(均P<0.05)。此外,logistics回归也表明,病人的社交障碍、自理能力障碍以及心理健康水平都是影响心理障碍的关键危险因素。在这些方面,SDSS、MBI等数据也表明,心理障碍的严重取决于病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经过研究,我们发现,通过使用SDSS或MBI测试来衡量一个人的社交障碍或日常活动障碍,我们就能够准确地判断一个人的精神卫生水平。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确定他的精神健康状况。
简介:【摘要】重型颅脑损伤发生后,患者易出现胃肠功能障碍,而且病情越严重,其胃肠功能障碍也越明显,再加上剧烈的应激和炎症反应、临床治疗中药物的使用、病情的不稳定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破坏了患者的肠道免疫功能,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对于感染的发生和发展以及预后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目的 探讨益生菌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使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中心医院进行诊治的 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3例。对照组患者营养支持方案为伤后经鼻胃管持续泵入康全力肠内营养混悬液,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所有患者均治疗 2周。对治疗过程中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的 GOS评分、免疫功能指标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1)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感染、腹胀腹泻、消化道出血、糖代谢紊乱和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治疗后, 2组患者血清 IgA、 IgG、 IgM和补体 C3、 C4以及 Th1/Th2水平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联合使用益生菌与早期肠内营养,不仅可以明显减少感染、消化道不良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而且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重度颅脑损伤致死率、致残率极高,其病情急而重、变化快,极易引起各种并发症,若护理人员监测力度不够大,未能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隐患,耽误最佳抢救时机,易造成严重的后遗症甚至造成死亡。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急性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 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n=42)与对照组( n=42),观察两组急性期各并发症发病率、死亡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发生各并发症患者比例为 40.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92.86%( P<0.05);实验组患者抑郁、焦虑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 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减少重度颅脑损伤急性期并发症,缓解患者抑郁、焦虑负面情绪,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外伤性腰椎骨折术后与神经性腰痛的关联性分析旨在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外伤性腰椎骨折具有特定的临床特点,而神经性腰痛则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腰部外伤、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自身因素等。术后神经损伤与腰痛存在直接关系,骨折断端和手术过程中可能对神经根造成刺激或损伤。术后康复,特别是肌肉锻炼和康复锻炼,对神经功能恢复和腰痛症状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外伤性腰椎骨折术后与神经性腰痛的关联性,旨在为司法鉴定案件评定、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期间接受危机管理理论指导的全方位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84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对象,参考数表法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危机管理理论指导的全方位急诊护理,对两组急救效率、GCS评分及NIHS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急救效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急救结束时观察组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得到危机管理理论指导的全方位急诊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急救效率,改善其昏迷与神经缺损症状,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