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新疆库鲁克塔格阔克苏地区基性岩墙群由一系列北西向延伸的辉绿岩岩墙组成.测得辉绿岩^3He/^4He值为2.03×10^-7.1×10^-7.明显大于放射性成因的^3He/^4He值,远远小于地幔的^3He/^4He值.^40Ar/^36Ar值变化范围为803~1214,表现出明显的相对于空气的^40Ar过剩,^40Ar/^36Ar初始值为507.辉绿岩He、Ar同位素特征是原始地幔和放射性成因源或地壳源的混合结果,它可能与塔里木、天山构造带发育的早二叠世裂谷作用有关.同时也暗示,上述地区的裂谷作用可能受到更深层次的构造活动的控制.
简介:1.地层分布及岩石组合本区中元古熊耳群火山岩系广泛分布于呈长垣状北西西向展布的峭山—熊耳山—外方山基底隆起带上,从下到上分为四个地层单位,包括大古石组、许山组、鸡蛋坪组、马家河组,呈角度不整合于基底太华群之上,上部被中元古汝阳群、官道口群呈小角度不整合覆盖。岩石组合主要以玄武安山岩、安山岩为主,此外还有晶屑、玻屑凝灰岩、集块安山岩,角砾安山岩等构成火山喷发相主体。对熊耳群上部鸡蛋坪组安山岩作Pb-Pb等时线年龄测定为1770±115Ma;次为形成火山晚期的次英安岩、流纹英安岩、自生危砾岩及喷发间歇期的沉积砂页岩等,次英安岩Rb-Sr等时线年龄测定为1421±80Ma。上述岩石在不同的火山构造中以一定的岩相和相序分布,构成一套具有时空分布与成因联系的火山杂岩序列和地质综合体。
简介:外来种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已经成功入侵崇明东滩,正在大量取代潮间带的优势种海三棱藨草(Scirpusmariqueter).采用圆筒取样比较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不包含蟹类)的密度、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在这两种植物群落的变化差异.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密度在互花米草群落和海三棱藨草群落中分别为3119个/m2和3459个/m2,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一些常见种的密度在两种植物群落中存在显著差异.从物种的相对多度看,两种植物群落中,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优势种都是堇拟沼螺(Assimineaviolacea)和丝异须虫(Heteromastusfiliforms).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互花米草群落中,平均每一个圆筒取样中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物种丰富度、香农-威纳指数、均匀度都显著低于海三棱藨草群落中,而优势度则相反.互花米草群落中,食碎屑者的数量百分比显著大于海三棱藨草群落中,食悬浮物者和食植者的数量百分比显著小于海三棱藨草群落中.这表明互花米草入侵东滩海三棱藨草群落,竞争取代土著植物后,显著降低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同时显著改变了营养类群的结构.互花米草入侵所引起的植物群落高度、密度、盖度、生物量的变化可能是造成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改变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