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高职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人才培养目标,而传统的《C语言》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职业岗位人才的需求,因此课改势在必行。本文探索应用基于工作过程新模式开发《C语言》课程,加强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关键词职业岗位;课改;基于工作过程;职业能力中图分类号C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0)04-0000-01ExplorationofCurriculumDevelopmentBasedonCLanguageWorkingProcessWeiFeng(HeilongjiangInformation&TechnologyCollege,Harbin150025,China)AbstractThegoalofhigherprofessionaleducationistotrainthequalifiedpersonneltomeettheneedsofthesociety.ButthetraditionalteachingmodelofCLanguagehasnotadaptedtotheneedoftheprofessionalpositioninthemodernsociety.Sothecoursereformisimperative.Thearticle,explorethecourseCLanguagebasedontheworkprocesswithnewmodelandstrengthentrainingstudents’comprehensiveabilities.KeywordsProfessionalposition;Coursereform;Basedonworkprocess;Professionalability一、引言目前国内多数高校,把《C语言》作为新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基础语言。但由于我国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兴趣不高,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被动地学习。而传统C语言教学注重由设计算法到书写程序的过程,显得抽象、复杂,这也是大多数学生抱怨程序设计太难、太深奥、不好学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对《C语言》教学进行改革,提高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教学质量。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可以看出在高职教育中,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目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涌现出很多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其中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模式比较适合高职院校《C语言》的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通过整体化职业分析(关注的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知识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行动能力,而不仅仅是独立的、点状的岗位技能和知识),开发出一系列典型工作任务,按照人的职业能力形成规律进行序列化,形成学习领域,并按照工作过程进行基于教学论的组合和序化构成教学内容体系,以工作过程行动导向为教学实施原则的课程模式。二、基于工作过程的《C语言》课程开发过程(一)职业岗位分析目前我国大力发展信息化、智能化产业,因此具有编程水平高,技术熟练的技能型人才是社会岗位急需的。由于C语言使用范围广,如果能够熟练掌握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则对学习其它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也会有很大帮助。综合分析我校学生的就业特点,对基本使用岗位进行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分析,把本课程职业岗位定位为程序设计人员。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回访、与企业管理与技术人员交流等方式,认真分析岗位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细化对应的知识点,使课程内容的构建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二)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情境是实现学习领域能力目标的具体的课程方案,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关键。通过精心设计的一个个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工作任务和项目,将专业知识点合理串联起来,学生通过工作任务循序渐进的完成,逐步深入地掌握离散的知识点,不断提高实际解难能力。在C语言课程开发中,将内容设计成4个学习情境,分别为“走进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值计算”,“基础部分应用能力训练”,“图形处理及综合能力应用”。每个情境设计若干个工作任务,如在“图形处理及综合能力应用”情境中包含“绘制几何图形、卡通时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任务。通过学生编制和修改源程序,理解程序设计的语法规则和设计思想。学习情境设计围绕岗位工作过程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逐层递进、由简入繁展现教学内容,通过真实“项目+任务”的结构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掌握岗位技能,培养学生在软件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职业能力。(三)在教学中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课程设计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考试重点考核与实践能力紧密相关的知识,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师在给予评价时,指出不足,更要肯定学生的闪光之处,这将会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三、总结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不再把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而是把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提高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基于工作过程的《C语言》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上课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逃课、上课开小差的现象减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实施操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参考文献1徐健.构建基于人的发展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7,62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作者简介魏峰,职称副教授,单位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注此文为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而发。
简介: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应该符合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要求,达到多层次多角度,满足多层次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本文介绍了实验课程在建设的必要性、理论课程建设、实践课程建设和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关键词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网络实验TeachingReformingonComputerNetworkExperimentCoursesWangChunxia(ShangqiuNormalCollege,ComputerTechnologyDepartment,Shangqiu476000,China)AbstractComputernetworkexperimentcoursesteachingshouldmeettherequirementsofteachingcurriculumtoachievethemulti-levelsandmulti-anglesinordertosatisfydifferentstudents’needs.Thispaperdescribestheexplorationoftheexperimentalcurriculumsintheconstructionofnecessariesandthebuildingoftheoretical,practicalandenvironmentalcourses.KeywordsTheoreticalcourses;Practicalcourses;Networkexperiment计算机网络课程既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理论性强并有一定实践性的专业必修课。而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是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一部分核心内容,建立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实现网络课程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结合,从而满足当今社会对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的多层次要求。一、实验课程建设的必要性目前,在传统教学中,大部分院校都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大多高校在实施网络实验教学时,仍是以让学生看演示、看教学片或者参观已经建好的网络环境等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消化专业实验的内容,而把实验或实践的重点放在Windows网络的基础应用上。而这些内容,随着网络的发展与网络知识的普及,已经被一部分学生掌握,没有必要单独设课,而更深入的实现网络规划、网络建设、协议分析、网络应用等内容,则由于课程安排不合理或实验设备的短缺而没有纳入实际的教学当中。针对目前大多高校包括我们学校在内所进行网络实验课程讲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架构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体系,进行实验课程的改革,建设网络实验环境,重新架构适合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网络课程体系,研究出一套适应社会网络人才需求教学方案。网络实验教学中从多层次角度考虑,实现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新体系,把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分为课堂讲授、基础应用、开发应用和综合应用等多个层次,形成集知识和能力培养为一体的复合型网络教育模式,为培养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网络服务型人才做好准备。因此,对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二、实验理论课程建设实现网络理论课程相对应的网络实验课程,建立高校网络实验课程的必要性,具备完备的实验课程教材和实验课程的环境,实验课程教材和理论课程教材相适应,同样实验环境的模拟环境,也要必备。学校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的投资,建设自己的实验室。(一)改革实验内容改革实验内容,是实验课程建设的目标,根据培养的人才不同,将实验课程分为科研型和应用型两类人才。教学中也按照培养的目的分为原理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两种情况。针对原理性实验,主要帮助学生对抽象的网络理论概念,比如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等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更深层次的研究,为网络理论的高级应用和管理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对应用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在组建网络、网络管理、网络维护等实际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网络实际中的问题。(二)实践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社会需求网络人才的目标越明确,对于网络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分工就越具体,通常将两类实践课分为科研实践,着重对网络协议深入研究,详细给出分析的原理,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更扎实,为进一步的科研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对实践应用性人才,着重对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动手方面的操作,提供更详细的步骤,让学生动手方面更熟练。(三)实验理论课程的环境网络实验理论课程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传统意义上教学模式是黑板、多媒体方式,该方式适合以前网络设备比较少的情况,学生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下,直观的接受网络实践课程的理解和“动手”能力意义上的学习。这种方式丧失了学生做实验的乐趣,只有亲自动手的解决方案,才是学生真正意义上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更能很好的学习实验理论课程的,采取实验机房教学模式,是对网络实践性强的学科,更易于学生直观的接受,学生更能掌握网络的理论知识,并且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三、实验实践课程建设网络实践课程的建设按照两类不同的实验或者不同类型的网络人才进行分类,架构不同的网络实验室,开设不同的实验课程。网络实验一般分为原理性实验又称为“验证性实验”,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让学生理解原理,掌握网络实现的原理。学生根据网络原理知识,进行验证,分析原理实现的过程。原理性的实验主要涉及到网络各层实现功能需要的网络协议,复杂性的原理主要涉及高层次,比如比如网络协议分析和协议的配置,针对具体的协议IP、TCP、路由器使用的协议RIP、OSPF等。应用性实验需要实验设备,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自己动手亲自实践,并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一般按照小组分组自主来进行实验。通过应用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性实验一般是基于WindowsServer2003的网络实验包括WindowsServer2003下TCP/IP配置实验、WindowsServer2003下网络命令应用实验、WindowsServer2003下客户程序应用实验等;网络安全方面的实验,主要针对在Windows2003防火墙方面进行的实验;局域网组网技术,指熟练各种组网的硬件设备;综合布线实验等。这些适合专业层次要求比较低的学生来学习的内容。另外一类应用性实验是路由器实验、交换机实验、网络管理实验等,主要实现高层次硬件设备的配置及该网络设备需要添加的协议,对学生层次要求比较高,适合以后从事网络工程的学生来学习。四、实验环境建设计算机网络实验环境分为软、硬件环境建设,软、硬件环境也是根据网络实验课程的性质来划分的,一般的硬件环境主要针对应用性实验,比如交换机或路由器的配置、网络架构等,让学生进行网络组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一般是分小组进行实验,小组实验室主要包括一个实验台;每个实验台配备基本的网络设备一台服务器,若干台计算机,双绞线若干米,RJ-45头若干个,线钳一把,测线仪一部,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一到两台,软件包一个(包括Windows2000server系统盘、网络管理软件、教学光盘等相关软件),网络实验指导书一本。硬件环境的建设,要根据学校的投资情况进行建设,不同的网络设备,在一些网络建构和设置上有不同的差别,这需要老师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实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更好应用。现在市场上有不同品牌的网络产品,比如CISCO、华为等,可增加路由器、交换机,需要,教师根据情况给学生加以介绍。而软件环境是根据网络理论课程,进行验证性的网络实验原理,有教师提供网络原理实验的软件,比如wireshark,一个免费的软件,能够深入的了解协议、分析协议的重要软件,针对IP、ARP、ICMP、HTTP等协议进行分析的软件原理,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网络的理论知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门的软件模拟真实的实验环境,实现交换机或路由器的配置,构造不同的网络结构,实现虚拟环境下的网络的配置。通过软件环境可以方便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学生或老师也可根据网络理论原理,自己动手编程实现验证的网络理论知识,学生在实验时,只要开启软件就很容易完成实验项目。这样可以提供两方面的综合能力。五、网络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网络课程体系以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作为基础,对应网络实践课程体系。一般可以分为理论实验课程和实践实验课程。理论实验课程针对原理性实验和一些应用性实验课程进行实验过程的讲解,最好在多媒体上讲授,然后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下面给出一些网络理论实验课程,比如网络体系结构数据流在各层的传递,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等各层的协议、网络流量分析、网络应用开发、协议应用、IPv6协议等。实践实验课主要包括服务器的应用、路由器的配置、网络测试工具的使用、局域网的组建等。除了上好实验课程,还要考虑网络技术的更新和实验内容的调整,针对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实验指导书》可以做到随时更新,既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又要方便学生预习和自学。因此,为了更加突出《实验指导书》的指导性作用,高校应该组织教师根据本学校实验的安排设置情况编写自己的《实验指导书》。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改革,使学生系统学习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技术,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学会网络全程的日常操作、维护和管理,具有独立构建中小型局域网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在网络设计方面达到网络设计师水平、网络工程方面达到网络工程师水平,为日后从事网络设计和网络工程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进入高等院校从事网络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六、结论通过本论文的学习,将使得网络专业的学生,有计划、更系统地完成网络实践教学环节,更深刻体会网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更好掌握由网络基础到局域网架构、广域网架构及网络协议支持等网络工程全方面知识的灌输,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改革网络实验课程体系,整合新思想、体现网络发展的观点。针对现在处在网络化的时代,网络课程的学习的重在实践,提出了网络实验课程从网络环境到网络授课种种情况的考虑,每个学校根据自己培养学生的目标进行选择,也可根据学校情况建构实践环境,使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从原来量的提高到质的飞跃。参考文献1李赫男,陈松乔.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432-342全成斌,杨士强,赵有健.计算机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8,4100-102作者简介王春霞(1975-),女,河南沈丘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基金项目商丘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简介:网络安全是目前国内外非常注重的网络问题,《网络安全技术》课程也是网络工程专业学生所学习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课。结合本校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对该课程的教学资料库进行建设,增加学生知识面,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关键词网络安全技术;资料库建设;课程教学中图分类号TP39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0)04-0000-02RearchonDatabaseConstructionofNetworkSecurityTechnologyXieFangqingLiuJia(ZhongKaiAgriculture&TechnologyUniversity,ComputerScience&EngineeringDepartment,Guangzhou510225,China)AbstractNetworksecurityisaveryimportantissueinthenetworkproblemsathomeandabroad.Net-workSecurityTechnologycourseisalsoaspecializedcoursesfornetworkengineeringstudentstolearn.Integratingthecourse’scharacteristicsandstudents’needsinthecurriculum,andatabasewasbuilttoincreasestudentknowledge,andthusmaximizetheefficiencyoftheimprovementofteachingandlearning.KeywordsNetworksecuritytechnology;Databaseconstruction;Curricularteaching一、《网络安全技术》课程资料库建设背景和意义网络安全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安全问题,也是网络构建必须要慎重规划和保护好网络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保密要求较高的计算机应用网络,安全问题是十分之关键和重要的。我们对《网络安全技术》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就是在此基础上对《网络安全技术》课程的内容加以补充拓展,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通过案例分析、相关技术的介绍、工具的运用、病毒的防范、攻击手段的监控和防范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网络构建、管理、维护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二、《网络安全技术》课程资料库建设理论依据在当今网络化的世界中,计算机信息和资源很容易遭到各方面的攻击。一方面,来源于Internet,Internet给网络带来成熟的应用技术的同时,也把固有的安全问题带给了网络;另一方面,来源于校园网内部的网络,主要针对内部的人员和内部的信息资源,因此,校园网同时又面临自身所特有的安全问题。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在方便了人们使用的同时,也使得网络很容易遭受到攻击,而攻击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如数据被人窃取、篡改、服务器不能提供服务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安全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由而推动了防火墙、人侵检测、虚拟专用网、访问控制等各种网络安全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安全是系统结构本身的安全,必须利用结构化的观点和方法来对待网络的安全系统。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分为4个层次,从高到低分别是安全策略层、用户层、网络与信息资源层、安全服务层。按这些层次建立一套多层次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才能有效地保护网络的安全。网络安全技术起源于实实在在的应用服务,它的特点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在《网络安全技术》的教学中应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既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应用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充分的发挥网络资源库的特点,提供网络知识、运用工具、视频等给学生浏览学习,使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技术的掌握有较大的帮助,并为学生增加了无线技术、黑客技术等栏目,弥补了课程中没有开设的课程,拓展了知识面,同时也补充了大量的课外知识,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网络安全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网络故障和安全防护的能力。三、《网络安全技术》课程资料库的建设目标《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资源库是课程《网络安全技术》课程的补充和拓展。包括课程的教案和课件,补充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病毒防范、交换技术、路由技术等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四、《网络安全技术》课程资料库的主要内容由于该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十分广泛,如何合理地选取和组织、补充学习内容,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安全意识、防范意识是资源库的关键,也是学生技能训练的关键。结合课程要求资源库设计了9个栏目,主要有网络安全资讯网络安全新技术、病毒、攻击手段等的介绍。课件教案网络安全、网络技术课件。网络技术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病毒防范、交换技术、路由技术及故障分析维护等。工具下载查杀病毒、计算机系统保护等工具。课后辅导网络安全试题库。视频下载相关的网络安全视频教材。无线网络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的介绍及应用。黑客技术黑客技术介绍及防范。参考网站国内外网络安全网站的链接。图1课程资源库的主页面通过以上栏目的内容,丰富教学内容,补充和拓展专业知识,使学生有较充足的学习资源,弥补课本的不足,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网络安全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五、《网络安全技术》课程资料库使用效果及反应结合我校网络工程专业2004级、2005级、2006级《网络安全技术》课程的开设,以课堂教学为主线,《计算机网络安全》资料库作为课程教与学中的主要辅助工具,为学生提供教材以外的主要学习资源,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库的优势,结合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技术的掌握有较大的帮助,并为学生增加了无线技术、黑客技术等栏目,弥补了课程中没有的内容和知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对网络安全的理解更深刻,学生反应良好。《网络安全技术》课程资源库的建设致力于网络安全意识的加强,网络知识的增加,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等的教学改革。想方设法的建好资源库,在学生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地收集意见,不断地补充完善,大大的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学习资源平台。六、结语总之,数年来我们本着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来,以及优秀课程先建后创的基本思路,在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实践教学、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课程的教学的完善,使其更适宜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更好的适应网络技术的飞跃发展。参考文献1谌黔燕,郝玉洁,王建新,刘勇.“网络安全”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138-402郭艾侠.高等院校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J.计算机教育,2007,1231-333尹少平.谈大学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与实训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20作者简介谢芳清(1966-)女,广东省开平市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网络安全和应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G2064025)
简介:针对软件开发课程枯燥乏味难度大等自身特点,“浅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员因材施教,适时考查、把控,培养学员兴趣激发内在潜能,及早强化易混淆术语,采用嘎目譬矽的教学方法,做到“教”与“学”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