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拼配加工是茶叶产销,尤其是品牌营销不可忽视的措施,本文重点阐明拼配加工打造大众化品牌的作用和做法,以利于改变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的局面。
简介:我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产茶历史有三千多年。茶树分布世界五十多个国家。世界茶园面积约3500万亩,茶叶生产量4324.80万市担。我国现有茶园面积1600万市亩,居世界第一位。88年全国总产为1080万市担,居世界第二位。除供国内人民需要外,积极扩大茶叶出口,1988年我国输出茶叶19.8万吨,国内销售近30.5万吨。
简介:为了迎合市场需要,湖北大悟国营双桥茶场对本场生产的龙井茶进行了工艺改革。改革工艺后生产的双桥龙井条索扁平且直,色泽翠绿,清香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匀亮,风格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2004年每500g销售均价为600元,产品供不应求。
简介:萎凋是红茶、乌龙茶加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工序,对茶叶品质影响很大,尤其对成茶香气、滋味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近年来一直成为茶叶加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茶叶萎凋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未来开展这方面研究的重点是各种因素对成茶品质影响以及可精确的调控环境温湿度、光照光质等参数的设施萎凋技术指标,为今后萎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出方向。
简介:佛香荼是以大叶种和小叶种的Fl代杂交种鲜叶为原料制成的名优荼。通过几种不同加工工艺的试验对比,初步得出了一套科学的、符合佛香品种鲜叶适制性的加工工艺,为佛香茶增加花色品种、形成系列化开发作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简介:乌龙茶是我国的传统茶类,主产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做青是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本文旨在论述近30年的做青工艺发展。通过探讨青叶在做青过程中主要的生理生化变化对成茶品质影响,进而总结出我国乌龙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加工工艺的演变和发展。比较现代清香型乌龙茶和传统浓香型乌龙茶的工艺差异,进一步深入对做青环境条件的控制研究。传统的乌龙茶加工,受天气影响颇大,夏暑茶制茶环境尤为严苛。现代做青新工艺采用空调做青技术,打破传统制茶困境。本文整理出对做青有影响的可能环境因素和主要环境因子参数的研究成果,提出乌龙茶做青工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设想。
简介:从黄茶品质形成机理、加工工艺和品种适制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简介:粤东优质黄金桂茶加工技术重点强调:茶青偏嫩采摘,顶芽小开面就应开采:晒青以日光弱光为好:回青阶段静置时间较长,做青后期阶段相对重手摇青。
简介:以优化福建工夫红茶发酵配套工艺参数为目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中心试验设计,优化发酵工艺参数。采用不同萎凋时间、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同时对加工过程中茶色素的变化做出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加工福建工夫红茶的茶厂,采集加工过程的样品,做出化学测定分析及感官品质分析,找出福建工夫红茶加工工艺的最优参数,新工艺发酵的茶样品质均匀、叶底红亮,香气和滋味品质明显提升,感官品质总分较传统发酵提高2.1分。
简介:通过在杀青工序前增加萎凋工序,可使叶子中的青腥气味减轻,直至消失并出现花香。萎凋使得叶内还原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茶汤的滋味和香气有明显的改进。试验还表明,不同萎凋处理方式对银杏叶茶品质的改进效果不同;不同采收季节其品质改进效果也不同。
简介:在银杏叶茶初制加工过程中,干燥工艺对银杏叶茶香、味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两年对春嫩叶和秋成叶的试验比较,初步筛选出了最符合银杏叶茶加工特点的干燥工艺。
简介:乌龙茶优异的品质风格,兼具绿茶香气之高及红茶茶汤之醇,在全国掀起了乌龙茶品鉴风暴。而乌龙茶的优异品质风格,主要在做青工序中形成。根据不同的加工工艺,又区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种具有不同特点的茶,本文主要讲述了传统乌龙茶与现代新型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做青的主要技术要求和要点,并做了比较。
简介:
简介:为提高开化龙顶名茶的经济效益,研究了三种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汽热杀青及配套机制工艺加工开化龙顶名荼与其它工艺相比,品质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雨水叶的加工质量接近于晴天叶的水平,夏秋茶香气提高明显,且明显减少了夏秋荼的苦涩味,色泽更加翠绿,全年经济效益可提高20%-50%。
茶叶拼配加工与品牌营销的新思路
广东内销市埸兴旺拼配技术要跟上
双桥龙井的制作工艺
萎凋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不同加工工艺对佛香茶品质的影响
近年乌龙茶做青工艺的发展研究
黄茶品质形成机理及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粤东黄金桂优质乌龙茶的采制工艺研究
福建工夫红茶萎凋及发酵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萎凋工艺与银杏叶茶品质改进的关系
初制干燥工艺与银杏叶茶品质形成的关系
乌龙茶传统做青与现代做青新工艺
九华佛茶制作工艺和质量标准的改进意见
不同机制工艺对开化龙顶名茶经济效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