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评估种植根尖部与上颌窦底皮质骨的关系对上颌后牙区种植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ssisteddesign,CAD)软件建立标准种植及上颌后牙区有限元模型(M1~M6),皮质骨厚度均为1mm,依据牙槽骨高度不同(10~14mm),种植根尖部与上颌窦底皮质骨的关系如下。M1:种植根尖部穿通上颌窦底皮质骨(窦底皮质骨的上表面与种植根尖部位于同平面);M2:种植根尖部进入窦底皮质骨厚度的半;M3:种植根尖部恰好接触窦底皮质骨的下表面;M4~M6:种植根尖部分别距离窦底皮质骨的下表面1、2、3mm。采用129N斜向加载,分别置于即刻负载与常规负载条件下,计算其应力分布、最大vonMises应力、种植的最大位移和共振频率。结果除M1即刻负载外,最大vonMises应力均集中于种植颈部周围的牙槽嵴顶皮质骨表面。无论即刻负载或常规负载下,种植根尖部进入或穿通窦底皮质骨时,牙槽嵴顶皮质骨的最大vonMises应力降低,窦底皮质骨的最大vonMises应力增加,种植的轴向共振频率显著增加,颊舌向共振频率显著降低。即刻负载条件下,当种植进入或穿通窦底皮质骨时,其最大位移尤其是根尖部的最大位移小于其他情况下的最大位移。常规负载条件下,种植颈部与根尖部的最大位移几乎不受种植根尖部位置的影响。结论种植根尖部与上颌窦底皮质骨的相对位置关系对种植周围组织的应力分布、种植的最大位移以及共振频率均有定影响。种植根尖部进入或穿通上颌窦底皮质骨有利于改善应力分布,减少种植根尖部的位移,增加种植的稳定性,尤其在即刻负载下作用显著。

  • 标签: 牙种植体 上颌窦 有限元分析 应力分布 共振频率分析 皮质骨
  • 简介:目的研究正颌外科手术中常用软硬组织头影测量标志点的可重复性,为精确的正颌外科头影测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59名颅颌面骨骼及咬合关系正常的志愿者拍摄螺旋CT,并重建.由同研究者选取54个头影测量标志点进行定点测量,共3次,每次间隔周.共定点3186个,每个点包括x,y,z个坐标数据,共获取数据9558个.采用组间相关系数(InterclassCorrelation,ICC)进行检验,研究每个标志点测量的可重复性.结果86.5%的标志点ICC值大于0.9,其中硬组织标志点与软组织标志点分别为86.4%和87.0%.软硬组织标志点在各个轴向定点的可重复性最好的是上下方向,最差的是前后方向.结论计算机头模上软硬组织标记点的确定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能准确地反映头颅软硬组织的真实情况.

  • 标签: 三维头影测量 标志点 可重复性 正颌外科
  • 简介: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影像对颏管结构、走向及毗邻关系进行定量测量,为确保颏孔区域牙种植手术的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门诊口腔科80例患者的160侧下颌骨CBCT影像进行回顾分析,对颏管的曲面、矢状位、冠状位、水平位及3D影像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曲面和矢状位影像可对下颌管进行全面的观察。水平位影像显示下颌管在下颌骨部靠近舌侧与下颌骨平行走行,之后,以23°±5°角偏离舌侧转向颊侧走行,下颌管向颊侧走行与颏管形成的角度为101.76°±18.27°,最终分成切牙管与颏管。冠状位影像测量颏管的长度为8.09±1.06mm,直径为1.68±0.52mm,与下颌骨下缘所呈的倾斜角为36.48°±8.43°。颏管起始处至牙槽嵴顶的距离16.10±4.29mm。3D侧位影像可清晰显示颏孔位置。结论:CBCT影像可清晰显示颏管的结构、走向及毗邻关系,明确了此区域神经、血管的分布及骨组织的状况,为牙种植钉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锥形束CT 颏管 种植修复
  • 简介:目的:研究桩冠修复中箍的不同包绕度与箍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方法:建立上颌中切牙烤瓷核桩冠有限元模型,模拟箍效应的4种包绕形式,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牙本质受力情况.结果:①根管口周围余留牙本质壁完整,牙本质应力分布最好.②仅余留唇侧牙时,颈部牙本质应力水平明显升高.结论:随着箍色绕牙体壁的减少,箍效应有所降低,但保留唇舌侧牙和仅保留舌侧牙都可获得定的箍效应.

  • 标签: 包绕度 箍效应 影响 三维有限元 关系 牙应力
  • 简介:有限元法是口腔正畸工作中常用的力学分析方法。应用有限元法对口腔正畸中各种复杂问题进行力学分析,对于口腔临床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学者在些常见口腔正畸工作中应用有限元法的情况进行文献综述,并对有限元法未来发展做展望。

  • 标签: 三维有限元法 正畸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建立口腔癌细胞/成纤维细胞共培养模型。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口腔黏膜正常成纤维细胞(NFs),与口腔癌细胞Cal27共培养构建模型,通过HE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共培养模型中Cal27和NFs的生长情况及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通过原代培养成功获取NFs。共培养悬浮培养4d,胶原凝胶收缩,Cal27细胞呈单层生长;胶原凝胶转移到支架上,气液相界面培养条件下,Cal27细胞呈多层生长,培养3d时癌细胞基底部出现类基底膜样结构,培养9d时基底膜样结构趋于完整。结论:气液相界面培养模型不同于二细胞培养,其构建了类似于人体口腔组织的上皮层及其下面的间质细胞层,使口腔癌细胞在生长模式上更接近人体组织,从而为研究口腔癌的侵袭转移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

  • 标签: 三维共培养 气液相界面培养 口腔癌细胞 成纤维细胞
  • 简介:目的:利用计算机生成下颌中切牙的实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生物力学角度分析瓷贴面复合体粘接层的受力情况,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Micro-CT获得的牙原始数据导入Mimics10.01软件,利用topo算法和Ansa软件生成下颌中切牙实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用有限元法分析瓷贴面复合体不同厚度的粘接层,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应力分布规律,使用ABAQUS/Standard求解器对该计算模型求解,并进行应力分析.结果:获得较为精准的下颌中切牙实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应力云图可见:垂直载荷下,VonMises应力主要集中于舌面远中1/3处和粘接层切端中1/3处;斜向载荷下,VonMises应力主要集中在唇面切端远中1/3处和舌面颈部远中1/3处;VonMises应力值斜向加载均大于垂直向加载;不同载荷条件下粘结层厚度均为100um时VonMises应力值最小.结论:下颌中切牙瓷贴面修复应重点注意粘接层切端边缘的处理,并引导下颌牙齿延牙体长轴受力;树脂粘接层在厚度为100um附近时更有利于瓷贴面的粘接效果.

  • 标签: 下颌中切牙 瓷贴面 有限元分析 应力分布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二硅酸锂双层瓷试件剖面影像学形貌与相应显微CT扫描成像和重建结果,分析显微CT与重建技术用于无损探测二硅酸锂双层瓷材料内部缺陷的可靠。方法制作双层二硅酸锂双层瓷矩形试件,进行显微CT扫描;扫描后沿垂直于试件长轴将试件平均切成6段,对每段剖面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并获取5个剖面图像。根据剖面位置确定显微CT扫描断层图像,并将显微镜图像与显微CT图像进行灰度差值匹配比对,分析显微CT对全瓷材料内部缺陷探测的可靠与精确。对CT扫描结果进行重建,比较二硅酸锂双层瓷试件内部缺陷的二形貌与形貌的差异。结果显微镜图像与显微CT图像的平均相似度为(83±7.9)%;缺陷的二剖面形貌与形貌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显微CT能够可靠地无损探测二硅酸锂双层瓷材料的内部缺陷结构,但对尺寸接近探测分辨率的孔洞成像较模糊。重建分析较二形貌观察能更全面地反映缺陷的形貌。

  • 标签: 牙瓷料 缺陷 可靠性分析 显微CT 三维重建
  • 简介:目的:在标准牙冠数据的基础上,实现调验的模拟过程.方法:对牙冠的咬合设计进行定简化和假定,以势能场函数来模拟调(牙合)的数学表示,并得出相应的求解方程.结果: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了实现,给出了调(牙合)的实际例子.结论:用数学公式来模拟描述牙冠设计的调(牙合),有定理论意义.

  • 标签: 标准牙冠 咬合 调控 三维 构型 目的
  • 简介:目的:研究桩冠修复中不同余留牙体高度与箍效应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应力分布特点.探讨小同牙体高度对箍效应的影响.方法:建立上颌中切牙烤瓷核桩冠有限元模型,模拟临床两种箍效应的3种牙体高度.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牙本质受力情况.结果:①随着余留牙体高度的降低,桩冠的应力分布呈现出从颈部向根中部应力逐渐增高的趋势.②核颈环组的应力低于冠包绕组的应力.结论:随着余留牙体高度的降低,箍效应会逐渐减少.但保留1mm的牙体高度也可以提供箍效应.

  • 标签: 桩核技术 牙应力分析 三维有限元模型 桩冠修复 余留牙体高度
  • 简介:目的探讨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的仿真头模术前设计对其术中上颌骨截骨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18例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所有患者畸形明显并且均伴有竖直方向平面的倾斜。术前制作头模,精确测量之后在模型上模拟截断上颌骨,评价截骨的位置及截骨量,再将得到的数据应用到手术中行上颌骨截骨,术后6个月评价手术效果。结果18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所有患者术后效果满意,平面均水平,面部对称。结论通过头模模拟截骨得出的数据可用于精确指导术中的截骨,对于术中上颌骨截骨的位置及截骨量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不对称畸形 LeFortⅠ型截骨 三维头模 正颌外科
  • 简介:目前,牵引延长成骨主要是采用仅在特定方向上牵引延长器械来实现的。在有邻牙或其他骨结合种植存在的前提下,利用本文所描述的新的牵引延长基台系统可实现在任意功能或美学所希望的方向上对含个或几个骨结合种植的骨段进行牵引延长成骨。使用这种基台系统可使固定在骨量充足区域内的种植随截开骨段移到修复学所希望的位置上。另外,此系统还可用于矫正种植年龄早,后因颌骨的生长发育致使位置发生改变的种植。与种植植入前后其他常规增加骨量的技术相比,此方法不仅可以缩短整个疗程,而且可以减少患者的压力,同时种植成功的长期预后亦较好。

  • 标签: 牵引延长 基台系统 牙槽突 延长成骨 技术说明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二硅酸锂双层瓷试件剖面影像学形貌与相应显微CT扫描成像和重建结果,分析显微CT与重建技术用于无损探测二硅酸锂双层瓷材料内部缺陷的可靠。方法制作双层二硅酸锂双层瓷矩形试件,进行显微CT扫描;扫描后沿垂直于试件长轴将试件平均切成6段,对每段剖面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并获取5个剖面图像。根据剖面位置确定显微CT扫描断层图像,并将显微镜图像与显微CT图像进行灰度差值匹配比对,分析显微CT对全瓷材料内部缺陷探测的可靠与精确。对CT扫描结果进行重建,比较二硅酸锂双层瓷试件内部缺陷的二形貌与形貌的差异。结果显微镜图像与显微CT图像的平均相似度为(83±7.9)%;缺陷的二剖面形貌与形貌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显微CT能够可靠地无损探测二硅酸锂双层瓷材料的内部缺陷结构,但对尺寸接近探测分辨率的孔洞成像较模糊。重建分析较二形貌观察能更全面地反映缺陷的形貌。

  • 标签: 牙瓷料 缺陷 可靠性分析 显微CT 三维重建
  • 简介:目的: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比较下颌磨牙根管治疗后各种充填和垫底材料对牙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选用正常形态的下颌第磨牙,基于MicroCT扫描建立根管治疗后I类洞型充填的有限元模型.在充填材料面施加200N咬合力的条件下,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用不同充填材料进行修复后的牙组织应力分布状况.结果:银汞合金充填时牙组织出现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分别是5.75MPa和14.97MPa,明显小于复合树脂充填时牙组织出现的最大拉应力11.1lMPa和最大压应力26.01MPa.复合树脂充填时采用不同垫底材料,牙组织出现的最大应力数值相近(最大拉应力11MPa±1%,最大压应力26MPa±1%).结论:成功建立Ⅰ类洞型牙缺失的下颌磨牙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实验数据表明,不同充填材料对牙组织的应力影响较大,而不同垫底材料对牙组织的应力无显著影响.

  • 标签: 充填体 垫底材料 有限元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和比较螺旋CT表面再现和容积再现技术显示颌面部囊肿及肿瘤的效果,探讨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颌面部囊肿及肿瘤患者进行螺旋扫描后,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表面再现和容积再现重建并测量,结合术中所见比较二者在定位定界,显示病损所破坏,骨皮质膨胀等方面的效果。以既往二CT为基础进行的颌骨手术为对照,比较螺旋CT在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时间上的差别。结果:容积再现技术在定位、定界、显示骨膨胀和破坏方面均优于表面再现技术,测量值更接近术中测量(P〈0.05)。螺旋CT在手术中的指导意义优于二CT,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2个月复发率(7.50%)低于对照组(15.11%)。结论:容积再现技术在定性及定量评估方面较表面再现技术更精确,所获信息更全面,更能反映病损的真实情况。螺旋CT,尤其是容积再现技术作为口腔颌面外科的重要诊断手段,对提高手术效果,防止复发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囊肿 肿瘤 体层摄影术 容积再现 表面再现
  • 简介:目的:研究功能状态下上颌半口义齿基托边缘封闭区及中线区不同位点变形的方向、大小及其与牙尖斜度、腭穹窿形态的关系。方法:使用有限元法分别对牙尖斜度为0°、20°、30°的尖、平、凹型腭穹隆形态的上颌半口义齿进行加载,得出义齿基托磨光面各节点的变形方向及数值。结果:双侧后牙加载时基托颊侧边缘区发生背离支持组织变形,切牙乳突区、唇系带切迹区及后缘区发生压向支持组织变形,随牙尖斜度0°、20°、30°变化变形值增加。全牙列加载时基托颊侧边缘区发生背离支持组织变形,切牙乳突区发生压向支持组织变形,唇系带切迹区及后缘区变形方向随牙尖斜度变化而变化。切牙乳突区变形值随牙尖斜度0°、20°、30°变化而增加。单侧后牙加载时后缘区、对侧颊侧边缘区发生背离支持组织变形,切牙乳突区发生压向支持组织变形,同侧颊侧边缘区变形方向随牙尖斜度变化而变化。后缘区及切牙乳突区变形值随牙尖斜度0°、20°、30°变化而增加。凹型腭穹窿形态基托在全牙列及双侧后牙加载时背离变形值小于尖型及平型,压向变形值(切牙乳突区及后缘区)大于尖型及平型,在单侧后牙加载时对侧颊侧边缘区背离变形值小于尖型及平型,切牙乳突区压向变形值大于尖型及平型。结论:加载方式和牙尖斜度共同影响上颌半口义齿基托变形的方向及大小,牙尖斜度的增大可明显增大基托的压向变形和背离变形值。腭穹窿形态可明显影响基托的变形值,凹型基托较平型及尖型基托在边缘封闭区有较小的背离支持组织变形值,在切牙乳突区有较大的压向支持组织变形值。

  • 标签: 上颌半口义齿 变形 加载方式 牙尖斜度 腭穹窿形态 三维有限元
  • 简介:目的:建立包括颞下颌关节、咀嚼肌、下颌骨及下牙列的有限元模型.方法:对正常志愿者颌面部进行磁共振冠状位扫描.重建磁共振影像.应用CAD软件、ANSYS6.1,建立有限元模型.结果:包括颞下颌关节、咀嚼肌、下颌骨及下牙列的有限元模型共有14332个节点,11008个单元,其中关节盘552个单元;与MR重建影像比较,形态结构致.结论:所建有限元模型,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和力学相似,更接近实际生理情况.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咀嚼肌 下颌骨 下牙列 三维有限元模型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以高精度整合牙颌模型为基础设计与制作个体化微种植手术导板,以期提高微种植植入精度,避免牙根损伤,降低植入失败率。方法选择12例错患者,获得整合牙颌模型,设计并制作个体化手术导板。在患者的上颌后牙区分别使用手术导板引导(实验组,n=12)或者参照根尖X线片(对照组,n=12例)进行植入。评价虚拟植入和实际植入微种植的位置偏差及植入后的安全和稳定性。结果完成微种植手术导板的设计与制作。实际植入与虚拟植入的角度偏差为(4.97±1.79)°,钉冠距离偏差为(0.98±0.30)mm,钉尖距离偏差为(1.03±0.22)mm。实验组,83.3%的微种植体位于两牙根中间,12颗微种植均未出现脱落。对照组,只有33.3%的微种植体位于牙根中间,2颗微种植脱落。结论手术导板辅助微种植入比参照根尖X线片直接植入更精确,为提高植入后的安全、稳定性和成功率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 标签: 个体化微种植体手术导板 三维整合牙颌模型 CBCT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CAD/CAM)
  • 简介:目的探索术前头模设计及个体化模板引导在下颌骨牵引成骨术中的应用,并且评估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或继发小颌畸形患者10例,均伴有中度或者重度的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根据螺旋CT的数据制作头模,在头模上模拟手术截骨以及牵引器的安放,制作个体化模板.术中应用个体化模板指导截骨线的位置以及牵引器的安放.术后5~7d的间歇期后,开始以每天1mm的速度行骨牵引至牵引结束.术后3~6个月二次手术去除牵引器.结果10例患者顺利完成下颌骨牵引成骨治疗,第次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6±1.3)h.10例患者的20侧下颌骨平均牵引长度为(23.6±7.5)mm.术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andhypopneaindex,AHI)为(37.1±13.7)次/h,睡眠时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oxygendesaturation,LSAT)为75.2%±18.4%;术后AHI为(2.7±4.8)次/h,LSAT为92.1%±5.3%.所有患者的牵引成骨区成骨良好,均未出现成骨不良、下牙槽神经损伤及牵引故障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头模设计可以很好的模拟牵引成骨术中的截骨位置及牵引器的安放,避免损伤重要解剖结构;应用个体化模板引导可以提高下颌骨牵引成骨术截骨及牵引器安放的精确,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

  • 标签: 小颌畸形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三维打印
  • 简介:目的:比较上颌骨大型缺损后,行颧区成形术,在颧骨底部垂直于(牙合)平面方向植入的种植,与直接往颧骨斜向30°植入的种植在垂直(牙合)力作用下表现的生物力学行为差异.方法:按照两个不同种植义颌的设计特点建立两个侧上颌骨大型缺损种植复合体的有限元模型,在相同的垂直于(牙合)平面加载100N,比较两者的受力情况.结果:斜向植入种植颈部最大等效应力约是垂直植入种植的4倍;最大拉应力约是垂直植入种植的10倍;最大压应力约是垂直植入种植的5倍;最大剪应力约是垂直植入种植的4倍.虽然两者在颧骨以外其余部位的应力分布均类似于颧突支柱的应力传导路径,但斜向种植受侧向力后在主要传导路径上的最大应力值都要明显高于垂直种植的轴向受力情况.结论:无论是颧骨研究区的应力分布,还是颧骨以外其余颅骨骨质的应力情况,垂直植入都要明显优于斜向植入.提示采用在颧区垂直种植的颧颊翼种植义颌,比颧骨斜向种植的常规种植义颌具有优越的生物力学表现.

  • 标签: 种植体 植入 颧骨 生物力学 义颌 骨内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