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对有晶状体眼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是矫正屈光不正的有效方法,植入的后房人工晶状体目前主要有可植入式接触镜(implantablecontactlens,ICL)和有晶状体眼屈光性晶状体(phakicrefractivelens,PRL)。对术后患者主观视觉质量(视力、对比敏感度)、客观视觉质量(波前像差、点扩散函数、斯特尔比率及光学传递函数)的研究显示,主观视力的提高也伴随着客观视觉质量的改善,但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光晕及眩光症状。本文主要对ICL和PRL植入术后主观及客观视觉质量的临床研究做一综述,对可影响视觉质量的术后并发症如晶状体前囊膜下混浊、青光眼及角膜内皮功能异常等需进一步远期随访。

  • 标签: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视觉质量 可植入式接触镜 有晶状体眼屈光性晶状体
  • 简介:目的: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electivelasertrabeculoplasty,SLT)治疗原发性开角青光眼(primaryopenangleglaucoma,POAG)观察。方法:原发性开角青光眼80例160眼,蓝黄视野检查未见明显损害或轻度损害,眼压〉30mmHg者20例40眼,眼压〈30mmHg者60例120眼。使用倍频Q开关,波长532nm,Nd∶YAG激光,照射180°-360°小梁网,光斑400nm,脉宽3μs,能量设置0.3-1.0mJ。光斑点数50-80点,术后1d;1wk;1,3,6mo测眼压。结果:对于眼压在〉30mmHg的POAG患者眼压控制不理想。眼压〈30mmHg的POAG患者效果明显。结论:SLT的降眼压效果,虽然针对性较强,适宜患者人群窄,但给POAG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希望。

  • 标签: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氩激光小梁成形术
  • 简介:Toric有晶状体眼后房人工晶状体(TICL)是一种以亲水性胶原共聚物为材料的人工晶状体,可用来矫正近视<-20.00DS、远视<+10.00DS合并散光1.00~6.00DC的屈光不正.现今临床上TICL植入术不仅用于矫正屈光不正合并高度散光,而且开始应用于因圆锥角膜、角膜移植术等引起的继发性高度角膜散光的矫正.本文就TICL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其设计选择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着重探讨TICL植入术在特殊应用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

  • 标签: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临床应用 有晶状体眼 矫正屈光不正 高度散光 角膜移植术
  • 简介:我科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急性闭角青光眼77例(77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00年3月至2007年12月在我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急性闭角青光眼患者共77例(79眼,晶状体核硬度在Ⅳ级以上者均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未包括在本组资料中)。超声乳化组32例(32眼),小切15组45例(47眼)。其中男性23例(23眼),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疗效比较 治疗 眼合
  • 简介:目的分析超声乳化对闭角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月收治的57例闭角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超声乳化手术组(n=34)和小梁切除组(n=23),超声乳化手术组给予超声乳化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组给予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7d中央前房深度、眼压、视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7d超声乳化手术组中央前房深度高于小梁切除组,降眼压效果低于小梁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超声乳化手术组视力高于小梁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乳化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3/34),小梁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1/23),通过χ^2检验可知,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5,P〉0.05)。结论超声乳化可显著改善闭角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中央前房深度,提高患者视力,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 白内障 视力
  • 简介:目的:评价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和小梁切除对降低开角青光眼患者眼压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arane图书馆、PubMed(1966~2013)、Embase(1980~2013)、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2013)中关于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和小梁切除术对降低开角青光眼患者眼压的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RCT,7篇研究均显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与小梁切除术比较,小梁切除术能提高患者术后眼压降低的水平和手术的成功率,但是8篇研究均显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较传统小梁切除术能更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论:与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相比,传统小梁切除术能够提高眼压的降低水平和手术成功率;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能较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小梁切除术 开角型青光眼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晶状体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中晚期闭角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诊断中晚期闭角青光眼的患者86例(94眼)随机分成2组。A组48例(52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晶状体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B组38例(42眼)行传统小梁切除术,对其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前房情况进行观察及处理。结果术后第1天浅前房发生率A组为3.85%,明显低于B组30.95%(P〈0.05)。随访12个月,A组功能性滤泡占84.62%,较B组功能性滤泡66.67%为多(P〈0.05)。以不用降眼压药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为手术成功标准。A组手术成功率92.31%,较B组69.05%为高(P〈0.05),矫正视力〉0.05的眼数A组为65.38%,明显好于B组30.95%(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晶状体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中晚期闭角青光眼实用有效的手术方法,较传统的小梁切除术相比,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 标签: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晶状体 闭角型青光眼
  • 简介:目的总结有晶体眼后房人工晶体植人术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我院26例52只眼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手术配合进行回顾。结果26例52只眼后房人工晶体矫正高度近视的手术配合顺利,效果满意。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有效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后房型 有晶体眼 植入术 高度近视 手术配合
  • 简介:目的观察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急性闭角青光眼的疗效,以及术前术后房角形态的改变。方法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青光眼31例(46眼),对其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形态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术后矫正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眼压在21mmHg以下,中央前房深度加深,房角加宽。结论对于部分合并闭角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IOL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是一种便捷、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表面麻醉 小切口 白内障 房角分离术 青光眼
  • 简介:我科采用超声乳化术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emulsificationandintraocutarlensimplantation,PHACO+IOL)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8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合并治疗闭角青光眼患者84例(106眼),其中男性33例,女性51例;年龄50~78岁,平均(65.8±5.6)岁。急性发作就诊者52例(均为单眼),

  • 标签: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 闭角型青光眼 合并治疗 超声乳化白内障 白内障吸除
  • 简介:目的参照眼球解剖参数,观察4种术式治疗APACG急性发作后的临床效果,研究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科治疗的APACG急性发作期的患者,48例53眼。根据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和眼球参数(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等)作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条件分别作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青白联合手术、单纯白内障手术、激光虹膜周切术,观察术后眼压(非接触性)、BCVA、房角改变、前房深度、滤过泡形态、并发症等。结果术后眼压较术前均明显下降,青白联合手术后眼压水平低于其他术式。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单纯白内障手术提高最明显。前房深度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加深,青白联合手术和单纯白内障手术加深显著。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和青白联合手术术后滤过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具有短眼轴、晶状体相对比较厚的APACG患者,白内障手术指针可适当扩大,倡议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时联合行晶状体摘除术,术后眼压控制更好,同时提高视力,短期内避免二次手术。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青白联合手术 激光虹膜周切术 晶状体厚度
  • 简介:目的:研究原发性闭角青光眼患者使用硝酸毛果芸香碱眼液前后前房角的变化。方法:诊断为原发性闭角青光眼的患者47例68眼,使用前节OCT进行眼前节的测量,点用硝酸毛果芸香碱眼液前后比较房角开放距离(AOD)和小梁下-虹膜空间面积(TISA)等监测指标。结果:在上方的房角中,点用硝酸毛果芸香碱眼液前后AOD无显著差异(P〉0.05),TISA差异显著(P〈0.05),在下方的房角中,点用硝酸毛果芸香碱眼液前后各项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硝酸毛果芸香碱眼液对较窄的房角可以起到开放房角,改善小梁功能的作用。

  • 标签: 前节OCT 硝酸毛果芸香碱眼液 房角
  • 简介:目的评价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9例(29眼)急性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在眼压控制正常、稳定,皮质类固醇局部抗炎,葡萄膜炎症得到显著控制后,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术后眼压正常,视功能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中并发症有剪除周边虹膜时少量出血,术后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后弹力层皱褶)、葡萄膜炎、人工晶状体表面渗出膜等,无暴发性脉络膜出血、前房延缓形成、角膜失代偿、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闭角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在眼压正常、葡萄膜炎症控制后,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控制患眼眼压,减少术后前房延缓形成,角膜失代偿等并发症的发生,以及不同程度的保护和恢复视功能方面有积极的意义和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手术是安全和有效的,且费用低廉,尤其适合基层开展.

  • 标签: 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 小梁切除术
  • 简介:目的调查Ⅱ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方法对3055例Ⅱ糖尿病患者进行眼部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眼压、散瞳孔查眼底、眼底摄片等,部分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并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根据新的国际临床分级标准诊断,计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并分析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对患病率的影响。结果在3055例Ⅱ糖尿病患者中经眼底镜、眼底摄片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确诊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705例,占23.08%。其中非增生性DR者579例,占18.95%,增生性DR者126例,占4.13%;随着病程的延长其发病率显著增高;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与发病率亦呈显著相关。结论Ⅱ糖尿病患者就诊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已较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增加,且与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呈正相关。早期及定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为及时发现病变、把握治疗时机从而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率的唯一有效方法。(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6:226~228)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患病率 糖化血红蛋白 病程
  • 简介: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对我院20136月至2014年9月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急性闭角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23例(26眼),男910年例(眼),女1416眼),年龄50-81岁,平均(66.51±7.12)岁。所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的急性闭角青光眼,前房角粘连〈1/2例(/圆周。均在表面麻醉下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三个月最佳矫正视力≥.5者20眼(76.9%);术前平均眼压(20.60±3.95)mmHg;手术后平均眼压(12.05±3.62)mmHg,术前与术后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央前房深度、房角与术前相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超声乳化联合0房角分离术是治疗急性闭角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超声乳化 前房角分离术 白内障 闭角型青光眼
  • 简介:目的:观察视网膜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nervefiberlayer,RNFL)厚度和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anglioncellcomplex,GCC)厚度对慢性原发性闭角青光眼(chronicprimaryangle-closureglaucoma,CPACG)的诊断价值,研究其和平均视野缺损(M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早期CPACG患者21例38眼,疑似青光眼(suspectedglaucoma,SG)患者25例46眼和正常对照25例49眼进行SD-OCT检查,测量平均及各个象限的RNFL厚度和GCC厚度,分析RNFL厚度和GCC厚度与视野MD的相关性。结果:CPACG组的平均和各象限RNFL厚度和GCC厚度与正常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与SG组比较,平均及上方(P〈0.01)、下方(P〈0.05)RNFL厚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平均和各象限GCC厚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PACG组RNFL(r=0.65)、GCC(r=0.72)均与MD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RNFL厚度和GCC厚度对早期CPACG的诊断和病情监测中具有临床价值,GCC厚度的临床意义可能更佳。

  • 标签: OCT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RNFL厚度 GCC厚度 平均视野缺损
  • 简介:目的:观察MoriaM290与110μm角膜刀制作角膜瓣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的疗效和并发症,探讨MoriaM290刀头在LASIK中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优点。方法:选取通过术前检查并自愿行LASIK手术的患者105例202眼,按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使用MoriaM290刀头LASIK患者51例98眼,110刀头LASIK患者54例104眼做对照,术后即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检测两组角膜瓣厚度,观察两组术后1d;1wk;1,3mo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和角膜瓣形态、对合情况、并发症。结果:90刀头组术后角膜瓣厚度为118.3±15.2μm,110刀头组术后角膜瓣厚度为130.5±17.1μm,有显著性差异。90刀头组均未发现层间点状金属碎屑,110刀头组有层间点状金属碎屑个例(12例),有显著性差异。两组角膜瓣形态、对合情况、术后反应、术后裸眼视力相当。结论:应用90刀头LASIK的疗效及并发症和110刀头LASIK相当,但90刀头保留角膜基质床相对较厚,可矫治的屈光度更大,术后层间点状金属碎屑并发症更少,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更宽的适应范围。

  • 标签: MORIA M2型90刀头 MORIA M2型110刀头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随机对照
  • 简介:目的分析前房穿刺术在急性闭角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药物不能控制眼压中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情况.方法对21例22眼急性闭角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在应用常规降眼压药物治疗未能有效降压后,采取表麻下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前房穿刺术放液,观察眼压控制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眼压均≥50mmHg,所有患者经穿刺放液后,症状缓解,眼压下降,平均为21.5mmHg,视力提高,角膜水肿及睫状充血明显好转,8例患眼术后次日复查眼压复上升,于原穿刺切口再放液,眼压控制后予以相应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前房穿刺术是治疗急性闭角青光眼急性发作期高眼压持续状态的有效方法,损伤小,反应轻,并发症少,为急性闭角青光眼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并且能够改善其预后.

  • 标签: 前房穿刺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
  • 简介:目的探讨高眼压状态下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青光眼的手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5例原发性急性闭角青光眼患者,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眼压、视力和并发症等情况,评价手术效果.术后进行3月-12月的随访.结果术后平均眼压15.6±5.7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41.2±6.8mmHg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大多数病例保留了较好的视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的原发性急性闭角青光眼,能较好地控制眼压,避免了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 标签: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