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发生放射性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江门市中心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探讨影响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同期560例鼻咽癌放射患者共26例发生了放射性脑病,发生率4.64%(26/560);发生放射性脑病的患者中首程放疗患者23例,中位潜伏期30个月(6-69个月),好发部位为双侧颞叶。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射线种类、再程放疗、放化疗疗程、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放疗后放射性脑病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射线种类、再程放疗、放化疗疗程、临床分期属于晚期是影响放疗后放射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鼻咽癌放射性脑病是一个多因素的结果,射线种类、再程放疗、放化疗疗程、临床分期是主要影响因素,放射性脑病影响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
简介:背景和目的:脑肿瘤患者在高原地区的临床表现有其特点。本文对西藏高原脑肿瘤发生急性脑疝的临床表现、诱发因素、辅助检查、治疗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11例急性脑疝的脑肿瘤病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8例,年龄31~52岁,平均38.9岁。汉族10例。8例为急进高原,2例暂住3个月;藏族1例,从海拔4500米到3700米后发病。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颅脑CT检查,肿瘤直径3~6cm,其中3例接受了MRI检查。8例急诊行开颅肿瘤切除术,3例经抗癫痫、脱水、对症治疗后择期手术,无手术死亡。肿瘤病理诊断均为脑膜瘤。结论:头痛、呕吐、癫痫发作、昏迷是高原地区急性脑疝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从平原地区急进高原是最常见的诱因。颅脑CT是最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经抗癫痫、脱水等治疗意识好转不明显者,应尽早手术。
简介:背景与目的:顺铂是神经肿瘤化疗常用药物之一,耐药是疗效不佳原因之一。遗传学改变可以影响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本研究旨在利用芯片-基因组杂交技术筛选胶质瘤细胞中与顺铂耐药相关的分子标志物。方法:用芯片-基因组杂交技术对我们先前采用顺铂剂量梯度爬升诱导的对顺铂高度耐药的U251/CP2细胞(IC50为76.5μg/mL)和亲代细胞U251细胞(IC50为1.2μg/ml)筛选与顺铂耐药相关的分子标志物。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用来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1基因(CFHR1)和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3基因(CFHR3)在U251细胞中至少各自缺失了一个拷贝,在U251/CP2细胞中完全缺失。IL-7基因在U251/CP2细胞中的拷贝数为U251细胞的2~3倍。结论:CFHR1、CFHR3和IL-7基因可能与胶质瘤对顺铂耐药有关。
简介:背景与目的:肺癌多发脑转移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全脑放疗(WBRT)和X刀(SRS)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本文总结分析肺癌脑转移不同治疗方式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肺癌多发脑转移病例,比较其不同治疗方式的近期疗效。结果:肺鳞癌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6.7%,高于腺癌及其它类型癌(P=0.020)。转移瘤数目≤3个者的有效率为71.9%,明显高于>3个者(P=0.031)。SRS+WBRT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77.8%,显著高于WBRT+SRS组及单纯WBRT组(P=0.026)。结论:低剂量X刀(SRS)治疗+WBRT对肺癌多发脑转移瘤的局部控制优于WBRT+SRS和单纯WBRT,特别是副作用轻,患者耐受性好。
简介: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常在首次手术后8—9个月复发。肿瘤复发后,其治疗方法不一。本文旨在探索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再手术治疗的指征,以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总结1999年6月至2004年6月间我科再手术治疗复发脑胶质瘤患者资料35例,并对其两次手术时间间隔与术后生存时间,再次手术前后的KP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1)肿瘤分级低者两次手术间间隔及再次术后生存时间较长;分级高者再次手术前后KPS评分提高较明显;(2)两次手术时间间隔长者再次手术后生存期延长。结论:对于复发脑胶质瘤患者,为了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或改善生存质量。应积极选择再手术治疗。
简介: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因多数呈浸润性生长,治疗效果不佳,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势在必行。目前研究表明,胶质瘤的恶性进展涉及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这为开辟新的治疗手段提供了新思路。现已初步证实,磷酸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信号转导通路异常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关系最为密切,故本文着重对该通路的相关内容作简要介绍。
简介: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18F—FDGPET/CT图像,包括:WHOⅡ级9例、WHOⅢ9例、WHOⅣ5例。测量并计算出标准摄取值(SUV),病变白质比(L/W)和病变灰质比(L/C),分别以3个参数为指标分析其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中的差异。结果:以L/W为参数在各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中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而以SUV、L/C为参数在WHOⅡ级组与WHOⅢ级组之间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18F-FDGPET/CT显像适用于对脑胶质瘤进行分级诊断,L/W是3个参数中最佳的半定量参数。
简介:背景与目的:BMI1是维持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的重要因子。本研究主要探讨其与胶质瘤干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CD133阳性胶质瘤细胞,低密度单克隆形成神经球。蛋白质印迹检测慢病毒载体携带shBMI1的干扰效果。平板集落形成评估BMI1干扰后放射敏感性。AnnexinV免疫荧光染色用于测定细胞凋亡。组蛋白γH2AX灶点形成检测DNA损伤修复。结果:BMI1在胶质瘤干细胞0814中高表达,通过慢病毒携带RNA干扰,能够显著下调BMI1的表达,下调BMI1表达联合放疗能够显著降低脑胶质瘤干细胞集落形成,联合BMI1干扰及放射治疗显著地提高了细胞凋亡比率(P<0.01),并且干扰BMI1后,胶质瘤干细胞0814的DNA损伤修复能力出现显著缺陷。结论:BMI1可望是恶性脑胶质瘤非常有前景的放射治疗增敏靶点。
简介:背景与目的:低级别胶质瘤在影像学上表现为界限不清,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本研究利用神经导航精确定位的优势。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幕上低级别脑胶质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切除幕上低级别脑胶质瘤84例临床资料.并对神经导航应用于低级别脑胶质瘤切除手术的优越性、精确性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病例中平均注册误差为1.6,2.9mm。术后近期复查MRI证实全组病例均达到影像学全切除。术后症状改善76例(95%);症状无改善7例;加重1例,且在短时间内恢复。结论:神经导航系统可以精确定位并确定手术切除范围,有利于幕上低级别脑胶质瘤的全切除率及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