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超声内镜用于早期胃癌的诊断效果并评价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中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间收入的所有早期胃癌患者43例,分别应用超声内镜和CT诊断方案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诊断,评价两种诊断方案的准确性。在明确患者病症后,采用内镜下微创手术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评价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均完全康复,未见复发患者;并且实验结果中,超声内镜诊断方案较CT诊断方案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声内镜用于早期胃癌的诊断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单纯应用CT诊断方案的效果更好。而内镜下微创手术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是一种微创手术,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外伤性脑疝术后脑梗死的早期CT表现及CT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35例外伤性脑疝术后脑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CT扫描检查,分析其早期CT表现。结果①脑梗死早期CT表现35例患者术后CT扫描可见基底节及内囊区为椭圆形或圆形的低密度影,而脑叶病灶则呈楔形。梗死区楔形或扇形低密度影区域与血供分支相一致。②CT诊断脑梗死情况35例患者CT扫描检出率为100.00%,其中CT扫描诊断出20例大面积脑梗死、15例小面积脑梗死。26例病情好转出院,9例因梗死范围太大病情严重而死亡。结论外伤性脑疝术后脑梗死早期的CT主要表现在豆状核轮廓模糊不清、桡动脉致密血管症以及岛带、基底核消失等,通过其早期CT表现可以及早诊断脑梗死病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在鉴别诊断早期肝硬化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轻度肝纤维化、重度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患者各55例的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64排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结果随着病程进展,HAP水平先降低后升高,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VP、TLP水平逐渐降低,HPI和TTP指标则逐渐升高,且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AP、HPI、TTP指标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VP、TLP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PVP标准化回归系数为-8.416,是对肝纤维化病理学分期影响最大参数。结论64排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能清楚呈现乙型肝炎、轻重度肝纤维、早期肝硬化等各个阶段的血流灌注特点,对鉴别诊断早期肝硬化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妊娠糖尿病孕妇10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早期诊断并给予一定干预治疗的55例设为实验组;确诊后给予常规治疗的5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孕妇的早产、胎儿窘迫、胎膜早破、羊水异常及产后出血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的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及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死亡率稍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并早期治疗妊娠糖尿病孕妇,利于降低孕妇妊娠结局中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同时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早孕期颈项透明层厚度与早期诊断胎儿发育异常相关性,为早期产前筛查提供的重要指标。方法对1750例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于孕11-13周+6天均采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胎儿NT值,对胎儿NT值增厚的孕妇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查,对染色体核型正常者进一步胎儿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随访观察至出生。结果1750例孕妇中胎儿NT值>3.0mm者22例,筛查阳性率为1.3%,22例NT值>3.0mm者均进行染色体检测,染色体正常者为17例,其中8例染色体正常者随诊中发现严重并发症,其中3例伴有水囊瘤,2例伴有全身水肿,2例先天性心脏畸形,1例隐性脊柱裂,其余9例染色体正常者随诊至胎儿出生未见明显异常;染色体异常者为5例,1为Tuner综合征,2例为21-三体综合征,1例为18三体综合征,1例为染色体平衡易位。结论胎儿颈项透明层的厚度测量是产前遗传学检查的重要指征之一,NT值增厚与对产前早期诊断胎儿发育异常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效果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3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CT与磁共振两种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并依据临床各类数据分析CT与磁共振在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各自临床特点。结果32例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经CT、磁共振检查,CT敏感性84.37%,特异性71.87%,MRI敏感性96.87%,特异性90.62%。结论CT和磁共振是不同的两种检查手段,对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CT在骨质结构检查方面好,利于分期;而磁共振扫描切面的选择方式可以是任意的,能够很好地看出股骨头坏死组织学变化的过程,是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的有效方法,临床诊断准确率高于CT。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血清β-HCG及孕酮联合B超测定的方式对早期异常妊娠进行诊断,查看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96例早期异常妊娠患者参与研究,根据患者的临床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其中A组84例患者为先兆流产,B组65例患者为稽留流产,C组47例患者为异位妊娠。对三组患者的血清β-HCG水平、孕酮水平和B超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A组患者的β-HCG及孕酮联合B超测定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通过β-HCG及孕酮联合B超测定的早期异常妊娠检出率最高,和单项测定的准确率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血清β-HCG及孕酮联合B超测定的方式对早期异常妊娠进行诊断,能够提高早期异常妊娠的诊断准确率,因此值得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院前急性脑动脉夹层(AAD)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院前救治的2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早期临床特征及治疗手段。结果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及心电图检查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极为重要,常能据此做出初步诊断。镇静、止痛、降压使用β受体主治剂控制心率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治疗的关键。结论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常规心电图检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误诊、漏诊,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愈后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动态变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2例,并设为缺血性脑卒中组,根据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n=12)、中度(n=16)、重度(n=14)神经功能受损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使用比色法测定IMA的表达情况。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IMA表达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6、12、24、48h时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血清中IMA的表达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中度、重度神经功能受损组IMA水平分别为(59.8±5.6)、(49.9±4.8)和(42.8±3.7)U/mL,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MA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指标,同时血清IMA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出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腹部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宫外孕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9月在本院接受临床治疗并被病理确诊的宫外孕患者6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60例患者均接受经阴道及经腹部超声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结果经阴道超声总检出率(96.67%)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总检出率(73.33%),数据差异突出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经阴道超声对于附件区域包块、假孕囊、卵黄囊、胎心、胚芽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数据差异突出,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宫外孕经阴道超声的临床价值更加突出,检出率更高,同时对于不同项目的检出效果也显著优于腹部超声,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超声(TAS)与经阴道超声(TVS)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先后行TAS、TVS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TVS准确率明显高于TAS,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检查后,子宫直肠窝积液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AS相比,TVS在宫外似孕囊影、宫外是否有混合性团块、外孕囊影中可见胚芽及胎心等方面显示更为清晰,两种检查方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TVS准确率高于TAS,且声像图显示更加清晰,但TAS仍是其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和MRI应用于早期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选本院自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CT和MRI检查诊断,分析两种检查检出率。结果50例患者经CT检查后,发现123个病灶;经MRI检查后,发现450个病灶;当病灶直径大于5mm,CT可检查出119个病灶;MRI可检查出259个病灶;当病灶直径小于5mm时,CT检出4个,检出率3.3%(4/123);MRI检出191个,检出率42.4%(191/450),两种检查检出率对比,P<0.05。结论在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MRI相较于CT检查诊断检出率较高,其能清晰的监测出微小病灶,为早期诊治提供有利依据,提高治疗效果,可作为早期诊断腔隙性脑梗死常用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ARFI技术应用于早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92例早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分别通过ARFI技术以及APRI指数对早期非酒精性的的脂肪型肝炎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与S0、S1期患者的ARFI指数相比,S4期患者的ARFI指数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RI指数的不同纤维化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RFI技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不同肝纤维化程度的ROC曲线面积显著增加,特别是S4的曲线,其面积最大。结论将ARFI技术应用在早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断中,具有更加准备的纤维化程度,且无创伤评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