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用于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12月接受妇科清洁手术患者175例,将其中81例作为对照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94例作为研究者,对比两组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结果 研究组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减少无指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提高妇科清洁手术合理用药水平。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患者血栓栓塞风险的管理至关重要,本文系统性探讨了预防性血栓栓塞的综合护理策略。患者评估阶段包括危险因素识别、全面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计划提供依据。在预防性药物管理方面,肝素、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的选择与监测是核心内容。机械性预防措施包括弹力袜、气压泵和床边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风险。液体管理与营养支持方面,强调合理补液和个体化的营养支持对维持循环稳定和营养状况的重要性。患者教育环节包括血栓栓塞的风险认知、定期随访与复查的重要性以及紧急情况下的求助与处理方法。通过这一全面的管理策略,我们致力于降低神经外科患者血栓栓塞风险,提高康复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患者术中给予预防性护理对于压疮预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抽取数字序号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患者70例为对照组,接受预防性护理干预患者80例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压疮的几率为7.5%,相对比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20%要明显较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要明显高于满意度为81.43%的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采取术中预防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压疮几率,并改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预防性护理模式预防老年脊柱骨折术中压疮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2例老年脊柱骨折患者为主要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进行分组,各21例。观察组实施预防性护理,而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压疮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压疮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手术室管理、病区管理和护理态度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老年脊柱骨折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同时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 要:目的:手术室术前采用预防性抗生素现存的问题和处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7月期间手术室收治的30例术前采用抗生素药物患者为例,全部患者手术类型为二类根据院感要求,30例二类手术患者术前30min内需采用抗生素治疗,对患者术前使用抗生素的实际状况进行逐利观察与追踪。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及时使用药物为93.33%,对照组患者术前及时明确运用药物为53.33%,观察组更优越;观察组术前及时使用抗生素药物后,术中未见和抗生素药物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术后恢复状况较好,术后未见切口感染;对照组患者因各类因素尚未准确使用抗生素,术后1例患者发生了切口感染。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预防采用抗生素认知与学习药物知识,并进行抗生素标准使用过程的制定,并积极合作交流,有利于提升药物的合理运用,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改良的预防性造瘘方法----可吸收吻合环经盲肠行回肠末端预防性造瘘在低位直肠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4年30例低位直肠恶性肿瘤保肛手术中,实施可吸收吻合环经盲肠行回肠末端预防性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实施可吸收吻合环回肠末端预防性造瘘的患者,20天后吻合环均完全或大部分吸收拔管,拔管后引流道经换药均愈合,1例发生吻合口瘘,无回肠狭窄梗阻病例。结论低位直肠恶性肿瘤手术中,实施可吸收吻合环经盲肠经改良的预防性造瘘----回肠末端预防性造瘘,术后各项指标与实施经回肠末端预防性造瘘相当,但无须再次手术回纳造瘘回肠,并可减少术后回肠狭窄梗阻等并发症,这种改良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在抗结核治疗时实施预防性保肝的临床应用效果及相关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期间的60例肺结核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分别30例患者,对照组肺结核患者采取常规抗结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预防性保肝治疗。结果:研究组肺结核患者的ALT、AST以及TBIL等各项肺功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肝损伤的发生程度轻于对照组,肝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差异。结论:在肺结核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时,对其实施预防性保肝治疗,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肝损伤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探讨输血前用药对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分析本院2014年4月-2015年11月报告的输血不良反应信息。根据输血前用药情况,将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的患者设为预防组1,预防性使用异丙嗪的患者设为预防组2,输血前不使用药物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3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466人次输血治疗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36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21%,其中过敏反应最多,占不良反应的80.56%;各类血液成分中,单采血小板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比例最高,发生率为0.58%。预防组1、2和对照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过敏反应及发热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预防性用药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无明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