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曲面断层片和锥形束CT(CBCT)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TM)与下颌神经管位置关系。方法:择200例曲面断层上牙根与下颌神经管存在重叠的患者,共320颗牙,利用CBCT分析患者牙根和下颌神经管的位置。结果:经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三维重建检查以及核磁共振影像在下颌骨髁突骨折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诊的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55例和观察组58例。常规组采用128层CT三维重建检查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MRI)联合128层CT三维重建检查进行诊断。医护人员统计各组病患使用不同方法下的诊断效能,并对病患诊查总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各组病患诊断效能对比,观察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7.52、93.27、96.39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
简介:[摘要 ]目的:调查下颌第一磨牙根管数目的临床情况 。方法:选择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6 月唐山市协和医院牙体牙髓科 门诊治疗的下颌第一磨牙患者 161例,含患牙 167颗。采用探针及 k锉探查发育沟 ,结合数码 x线片,分近中、远中统计下颌第一磨牙的根管数目。结果: M1,M2,M3发现 率分别为 0.60%, 92.22%, 7.19%; D1, D2, D3发现率 分别为 43.11%, 55.69%, 1.20%。结论:下颌第一磨牙近中、远中额外 根管的存 在增加了根管遗漏的机率,因此,提高下颌第一磨牙额外根管存在及查找意识非常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下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的护理干预情况。方法将2016年3月份-2017年8月份接诊的实施下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的患者48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100%,较比对照组83.33%(20/24)的护理评价具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前相关知识掌握评分较护理前均不同程度提高,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开展健康教育效果较好,患者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掌握较好,利于日常的我我护理配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3年至2015年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患者368例,其中产生并发症的196例,患者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96例并发症患者中有68例患者在术中发生并发症,占并发症患者的34.70%,术后产生并发症的患者118例子,占据所有并发症患者的60.20%,并且有10例患者非常不幸,在术中和术后都发生了并发症。结论对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产生并发症的时刻主要是术中和术后,产生的原因无疑就是术前准备不足,术中的手法不当,或者过于粗暴,没有对患者进行强有力的保护,以及术后护理不到位等等,要想缓解和控制并发症的产生,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手术方法选择合理,术后进行全面的护理。
简介:目的评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治疗的Cochrane系统评价证据及纳入治疗TMD系统评价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方法学质量。方法文献检索CochraneLibrary(2008年第3期)中有关TMD治疗的系统评价,并对系统评价纳入RCT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检索到3篇系统评价:分别为透明质酸钠、咬合调整、稳定咬合板治疗TMD的疗效评价,共纳入25个RCT。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质量评价方法,纳入的RCT中仅2篇为B级,其余23篇研究均为C级。结论目前缺少足够强度的证据来支持透明质酸钠、稳定咬合板、咬合调整治疗TMD的疗效。其他治疗手段的疗效如关节镜等尚需通过进一步完成的系统评价来评估。TMD治疗的系统评价所纳入RCT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部分研究存在随机方法描述不清、无隐蔽分组、无样本量计算及无意向治疗分析等缺陷。建议推行临床试验透明化,实施临床试验注册制度,按照CONSORT声明严格规范RCT的报告,以便于总结预防和治疗TMD的临床证据,提高TMD临床治疗水平。
简介:目的了解带双侧颞浅动、静脉额支筋膜蒂的额部轴型扩张皮瓣(下称额部双蒂轴型扩张皮瓣)修复下颌部瘢痕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7月-2009年12月,笔者对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16例下颌部瘢痕患者,采用额部双蒂轴型扩张皮瓣进行修复.手术分3期进行:术前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测出颞浅动、静脉及其额、顶分支的位置和走行方向.Ⅰ期手术时,以颞浅动、静脉为蒂,在额肌下进行剥离,形成容纳扩张器的皮肤软组织腔隙,置人适当大小的扩张器.注水扩张结束后进行Ⅱ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切取额部双蒂轴型扩张皮瓣修复下颌部瘢痕,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Ⅲ期手术为皮瓣断蒂、蒂部修整及瘢痕修复术.结果本组患者轴型皮瓣面积25cm×6cm~33cm×16cm,扩张时间3~5个月,平均3.6个月,其中10例联合应用颈部皮肤扩张术治疗,皮瓣均成活,伤口愈合.1例患者Ⅱ期手术后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回流障碍,经予解痉、促皮瓣静脉回流等综合处理后康复.供区创面愈合,发际无瘢痕性脱发,毛发生长正常.3例女性患者中,2例皮瓣未携带前发际处毛发;另1例下颌部术区携带前发际少量毛发,其与要求作络腮胡塑形的2例男性患者于出院1~3个月后行激光脱毛处理,效果较好.其他男性患者对术区须发不作特殊处理或自行用剃须刀塑形.16例患者均获6~24个月随访,皮瓣及胡须(女性患者除外)外形美观,无臃肿,色泽、质地较好,颈部活动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额部双蒂轴型扩张皮瓣除可促进皮瓣的新生血管化、提供更大面积的薄型皮瓣外,剩余扩张皮肤可以直接缝合于发际缘,不需植皮,降低了供瓣区继发畸形的发生率.皮瓣携带部分毛发经旋转后可直接进行胡须重建,使男性患者外形更加美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应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40例,采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对治疗前后不同阶段对症状改善情况及疼痛指数、关节弹响缓解情况及张口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疼痛指数、关节弹响、张口度情况随戴用时间明显改善,每次复诊时均较上次复诊好转。6个月后疗效情况,显效11例(27.5%),有效24例(60.0%),无效5例(12.5%),总有效率为87.5%。结论稳定型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