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临床实习是本科生进一步理解神经病学知识和掌握神经病学思维方法的最佳途径。在临床教学中,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与以临床病案和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三种教学方法各有利弊,应该根据神经病学学科知识特点,教学双方的具体情况选择和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简介:摘要临床实习是本科生进一步理解神经病学知识和掌握神经病学思维方法的最佳途径。在临床教学中,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与以临床病案和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三种教学方法各有利弊,应该根据神经病学学科知识特点,教学双方的具体情况选择和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用于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效果与成本。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就诊于我院内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4例,随机均等分为两组(各82例),即对照组给予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治疗,观察组给予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总有效率,采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国产、进口的苯磺酸氨氯地平成本-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0.607,明显低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结论通过对进口、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发现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成本低,疗效肯定,更容易被大众高血压患者接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适形-调强混合野放射治疗(Hybrid)及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计划的剂量学比较。方法:制定30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治疗计划,处方剂量均为全乳腺50Gy/25F,瘤床60Gy/25F,利用Varian Eclipse 15.6计划系统分别设计IMRT、Hybrid及VMAT计划,比较三种计划的靶区、危及器官及跳数等参数。结果:三种计划在靶区的平均剂量上无显著差异(P>0.05),在靶区均匀性、适形度指数及治疗跳数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果均为VMAT;在患侧肺的平均剂量、V5、V20及V30 的比较上,IMRT计划具有较低的V5百分体积,Hybrid计划具有较低的Dmean,VAMT计划具有最低的平均剂量、 V20及V30,但同时增加了健侧肺V5的百分体积;心脏平均剂量及V5、LAD平均剂量及V40的数据比较可得: IMRT,说明IMRT计划能更好的保护心脏及LAD。结论:综合靶区剂量、适形度指数、均匀性指数及跳数,危及器官双肺、心脏及LAD的受量比较,IMRT计划在左侧乳腺癌保乳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常规放疗技术。
简介: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简介:文章要求4000字以上,文字精练通顺,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内容真实,无一稿多投。文章应包括以下内容:(1)文题。力求简明、醒目,能反映文章主题,中文文题一般20个汉字以内。(2)摘要。文章需附300~400字的中、英文摘要,包括论文的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四部分。结果中须详列主要数据。英文摘要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作者应列出前3位,3位以上加"etal",姓名后直接排单位、科室的英译名称及邮政编码。(3)关键词。一般要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中缩写词应还原为全称。
简介:骨髓(bonemarrow,BM)和脐带(umbilicalcords,UC)是治疗用间充质干细胞(MSC)的主要来源.本研究旨在比较骨髓源和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和体外免疫抑制能力.采用相同培养条件,原代扩增培养UC-MSC和BM-MSC,比较它们的生长动力学、细胞表型和免疫抑制能力.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这两种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表达基因组差异.结果表明,UC-MSC与BM-MSC在细胞形态和细胞表型上相似,但UC-MSC生长更快,可以在体外培养30代以上并不发生可见的形态改变,而BM-MSC生长缓慢,在培养6代以后倍增时间就显著增加.UC-和BM-MSC均可抑制PHA刺激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其中BM-MSC的抑制能力稍强.基因芯片显示,BM-MSC表达更多的免疫相关基因,而UC-MSC高表达的基因更多地集中于器官发育和生长类基因方面.结论:UC-MSC的高增殖率、低HLA-ABC表达和免疫抑制能力促进了其在细胞治疗中的潜在应用.BM-MSC和UC-MSC差异表达的基因是由它们的组织来源决定的,这将影响在细胞治疗中的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定量分析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IMRT)和常规二维放疗(2D-CRT)时靶区及各危及器官的剂量学特点,从剂量学角度观察和比较二种不同放疗技术治疗鼻咽癌的优劣及其临床意义,为鼻咽癌IMRT应用展示剂量学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我院采用此二种不同放疗技术的90例鼻咽癌患者,收集比较两套计划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物理剂量数据,如Dmax、Dmin、Dmean、D95、V95、CI、HI、危及器官限制剂量。结果两组计划对肿瘤靶区(PGTVnx、PGTVnd、PGTVrpn)范围的覆盖均无明显差别(P>0.05)。鼻咽癌高危靶区PCTV1的D95%、V95%、HI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对靶区覆盖更好,剂量分布更均匀。PCTV2的Dmin、Dmean、D95%、V95%、CI、HI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显示2D-CRT无论在靶区覆盖程度、适形度、均匀性均较差,靶区范围内存在低剂量区。IMRT计划中脑干、垂体、颞叶、颞颌关节、腮腺受照剂量显著低于常规二维放疗(P<0.05)结论从剂量学上分析,IMRT可以使各个靶区得到足够、均匀的剂量分布,周围正常组织得到较好的保护。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乳腺癌保乳术后切线野放射治疗不同楔形板的剂量学。方法:对我院近一年收治的乳腺癌保乳术后切线野放射治疗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放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靶区剂量分布、患侧肺与心脏剂量分布。结果:物理楔形板与动态楔形板在D2%、D50%、HI以及CI上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动态楔形板D98%(49.35±2.16)Gy,高于物理楔形板D98%(48.87±2.02)Gy,组间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在患侧肺V10、V20,心脏V20上,物理楔形板与动态楔形板剂量分布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患侧肺V5,心脏V5、V10上,动态楔形板剂量分布要低于物理楔形板,且动态楔形板治疗跳数也低于物理楔形板(P<0.05)。结论:在乳腺癌保乳术后切线野放射治疗中,应用动态楔形板的临床效果更好。能有效的减少对患侧肺、心脏的损伤,且能更好的分布照射剂量,但由于动态楔形板质量控制较为复杂,所以在临床应用中需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