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肠镜检查182例肠炎患者临床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所收治的肠炎患者182例,患者均行肠镜检查;将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91例)及观察组患者(182例);严格观察两组患者检查过程及操作时间和患者依从性等方面,注重患者相应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且施以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成功率优于对照组,其操作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肠镜检查肠炎患者效果优于传统肠镜检查,其操作时间短且成功率高,并且患者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病患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脑卒中并且住院的100例患者,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20例与80例,实验组借助鼻胃管将营养混悬液输入患者体内,进行早期干预的肠内营养治疗,而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给予正常的饮食,考虑到病患身体条件,基本给予流食。治疗25天后,观察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机体免疫力指标的变化及与疾病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经早期干预肠内营养治疗与正常给予食物相比,是否对患者的康复状况有显著的改善。结果实验组经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为6例,概率为7.5%(6/80),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为15例,概率为75%(15/20),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与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统计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分析知脑卒中患者在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干预之后,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启示临床中治疗脑卒中患者应该尽早的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既提升本院的治疗水平,又造福患者与家属。
简介:(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辽阳111000)摘要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护理对预防危重病人肠内营养腹泻的效果。方法对ICU危重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护理并观察肠内营养腹泻的发生情况。结果收集2009年-2010年我院ICU危重患者使用肠内营养患者共120例,发生肠内营养腹泻的13例。结论通过对肠内营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少肠内营养腹泻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反流性食管炎中应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10例患者有效,显效患者为14例,1例患者为无效。对照组中,9例有效,10例患者为显效。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0%与76.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相比,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焦虑症、抑郁症与强迫症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异同特点。方法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我院门诊及病房接收并进行就诊的焦虑症55例、抑郁症78例与强迫症50例患者分别与5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通过幸福感指数问卷与HAMD抑郁量表测评调查分析。结果焦虑症、抑郁症与强迫症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与正常人对照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强迫症患者组主观幸福感与绝望感因子、迟缓因子、日夜变化等因子呈现负相关性,焦虑症患者与睡眠因子、认知因子、绝望感因子呈现负相关性,而抑郁症主管幸福感与绝望感因子呈现负相关性(P<0.05)。抑郁症患者的绝望感因子、强迫症患者的绝望感因子以及焦虑症患者的睡眠因子与认知因子等都是限制患者主管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结论焦虑症、抑郁症与强迫症患者主观幸福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最大程度上降低这些因素的影响才能提高焦虑症、抑郁症与强迫症患者的主观幸福感。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对急性心力衰竭后缺血/在灌注肠损伤患者肠功能保护的临床应用意义,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其中依据中国急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确定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血清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血清二胺氧化酶水平以及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生化指标方面,经治疗管擦哈族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WBC水平、肌酐、腹胀发生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肛门排气以及排便发生率则高于对照组(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对急性心力衰竭后缺血/再灌注肠损伤患者肠功能具有较理想的临床保护作用,能够显著控制血清炎性因子反应水平,降低肠系膜通透性,改善患者的病情,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胃癌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56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方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28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常规组患者开展常规术后护理,实验组患者开展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肠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肠胃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和重要的作用,值得不断推广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