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中医治疗的规律,为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指导。方法查阅近年来有关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中医治疗的医学论著、文献报道,对其进行统计、研究,以总结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中医治疗的治疗规律。结果根据我们查阅的相关文献显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大概有850味,使用最多的中药分别是苍术、黄柏、薏苡仁、牛膝、土茯苓、车前子、丹参、泽泻、成灵仙等。结论痛风性关节炎在急性期采用中医治疗时,需要以通脉止痛、通淤除湿为主。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类型来寻找疾病的病机与规律,然后根据中医的核心治疗法选择最恰当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台州市黄岩区空气中致敏真菌种类、数量,了解气传真菌的散布与季节、天气变化的消长规律,对本地区真菌过敏性变态反应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全国统一标准连续24小时曝片法,在台州市黄岩区设曝片点,每日定时换片并记录当日气象资料(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等),收集2013年9月01日至2014年8月31日一年中气传真菌样品和气象资料。每天在显微镜下统计真菌孢子或菌丝。结果台州市黄岩区空气中全年都有真菌孢子飘散,4至9月份月均收集到的真菌孢子数较多,为真菌孢子飘散的相对高峰期,10月至次年3月月均收集到的真菌孢子数较少,为飘散的相对低谷期。全年曝片共收集到真菌孢子6884个,其中链格孢菌4056个(59.92%)、黑粉菌842(12.23%)、枝孢菌349个(5.10%)、小球腔菌236个(3.43%)、锈菌227个(3.3%)等。结论台州市黄岩区全年均有气传真菌分布,链格孢菌、黑粉菌、枝孢菌是空气中的优势菌种。气温和降雨量是影响气传真菌的主要因素,当气温在20.9℃左右、降雨量在217mm左右时,气传真菌的繁殖速度明显加快,达到飘散高峰。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患者血清中谷氨酸脱氢酶(GLDH)的变化情况,以及该酶在肝细胞损害性疾病中的活性,结合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等指标鉴别诊断肝病的基本类型和预后的判断。方法采用德意志临床化学协会(DGKC法)检测GLDH,同时检测AST、ALT、TB及GGT等常规生化项目,并作相关性分析,统计有关指标。结果对于肝细胞损伤性疾病患者,血清中GLDH的活性明显高于健康者和其他疾病患者(P<0.05)。其中急性肝病患者GLDH阳性率可达76.0%,慢性乙型肝炎为57.5%,原发性肝癌为46.2%,肝硬化为25.6%,急性脂肪肝为71.4%。结论谷氨酸脱氢酶作为肝细胞病变,特别是急性乙型肝炎和急性脂肪肝的诊断指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并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小乳头状甲状腺癌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综合分析2007年4月至201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微小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的淋巴转移规律和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选取的病例都接受常规甲状腺双侧全切加颈深(Ⅲ+Ⅳ区)组及中央(Ⅵ区)组颈部淋巴结清扫术1,手术治愈率高、创伤小,手术效果十分理想。微小乳头状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和患者的年龄、肿瘤原发灶数量、肿瘤直径、发病区域等有直接关系。结论微小乳头状甲状腺癌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淋巴结转移发生在中央组(Ⅵ区)淋巴结,其次发生在颈深组(Ⅲ+Ⅳ区)的淋巴结比较多,初次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对双侧中央组淋巴结进行常规清扫,当肿瘤直径>1cm或者出现肿瘤突破甲状腺包膜、侵犯肌肉时,要同时清扫同侧的颈深组淋巴结。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化瘀止痛方的干预机制。方法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是通过翻阅有关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型的文献,用统计学方法对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回顾我院子宫腺肌病55例包括干预组内服化瘀止痛方的30例与对照组口服丹那唑的25例,对比有效率。结果子宫腺肌病基本证型主要是血瘀,分气滞、气虚、寒凝、肾虚四型,还包括湿热内蕴、瘀热和痰瘀互结,共7种。化瘀止痛方的有效率对照组66.8%,干预组94%,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与理论基本一致,而化瘀止痛方对子宫腺肌病也有很好疗效,不良反应少且不易复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采用注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后发生的148例不良反应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与年龄、既往疾病、联合用药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的一般过敏性反应。结论加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合理使用及用药监护,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在变应性鼻炎1(以下简称AR)临床数据库基础上,探讨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下鼻甲粘膜局部辨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AR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舌诊照片录入AR数据库,得出整体证型分布规律;依据内窥镜拍摄的下鼻甲粘膜色泽得出局部辨证,然后统计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72例患者中,虚证以肺气虚寒(29.1%)为多,实证以肺经风热(30.6%)为多;鼻甲粘膜色泽以淡红(34.7%)、偏红(33.3%)和苍白(25%)多见。且中医证型与下鼻甲粘膜局部辨证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中医证型与下鼻甲粘膜局部辨证具有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以及脑梗死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脑梗死以及冠心病的相关证素异同进行总结。结果冠心病和脑梗死在肺、心、肝等病位证素以及血瘀、气滞、阳虚等病性证素等存在差异,冠心病证素总频数495,脑梗死各证素总频数432,且证素肺、心、阳虚、气滞等频率冠心病低于脑梗死(P<0.05),病位证素肝的出现频率脑梗死低于冠心病(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在中医证素上具有异同点,而实施异病同治则需对症候规律进行掌握。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EGFR-TKI靶向治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并分析和探讨EGFR-TKI靶向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所选患者均以EGFR-TKI靶向治疗,采用TPS自带体积测量软件、ImageJ图像处理软件测量和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体积变化。结果患者经EGFR-TKI靶向治疗后第1、2个月的肿瘤体积缩小3~9个月期间肿瘤体积相对稳定,7~9月期间体积达到最小,存在一定的脱皮、腹泻等不良反应。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EGFR-TKI靶向治疗,肿瘤体积可缩退,故EGFR-TKI靶向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超重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该病体重异常人群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量表的制作方法,制定糖尿病中医证候问卷,对102例超重且合腹型肥胖诊断BMI>28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结果出现频率前10位的中医症状条目依次是口苦、夜尿频多、失眠、心悸、肢体疼痛、气短懒言、心烦、大便干燥、倦怠乏力、健忘。我辖区102例肥胖型T2DM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由多到少依次为肝郁气滞型>脾虚湿阻型>胃热湿阻型>脾肾两虚型>阴虚内热型。各证型间BMI、腰臀比、空腹血糖值间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主要中医症状条目聚类分析,得到7个证型。结论我辖区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病因以肝气郁滞、脾虚、肾亏为本,痰湿、血瘀、阴虚为标。肝郁湿热证、脾虚湿阻证、湿热内蕴证三型多发。因此中医治疗本症的基本法则应当是疏肝解郁,健脾化痰,补肾清热,兼以活血化瘀,滋阴清热为法。从症状出发,运用聚类分析进行中医证候研究的方法具有一定可行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变化节律,并按照时间治疗学的原则探讨络活喜在不同给药时间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规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90例轻、中度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晨服药组和夜服药组。晨服药组给予络活喜5mg1次/天,晨起(700-900)服药。夜服药组给予络活喜5mg1次/天,晚上(1900-2100)服药。共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记录分析结果。结果①晨服药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夜服药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夜服药组治疗后与晨服药组治疗后比较,夜服药组比晨服药组恢复杓型血压例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应重视时间治疗学对血压的影响,非杓型高血压者晚间给药较晨起给药更能有效控制患者的夜间血压,恢复正常的杓型血压节律,达到有效平稳降压。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结合文献进行调研。对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进行总结。结果80例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中医证型为肺脾肾虚,痰饮瘀肺的有13例、气阴两虚,痰热瘀肺19例、肺脾气虚,痰瘀阻肺27例、肺脾气虚,痰热瘀肺有21例。结论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证型大多数是复合证型。通过对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为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的中医辩治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和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对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药品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一般规律进行总结。方法选择应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28例,对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症状表现、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结果128例抽样研究对象中,女性患者人数多于男性患者。用药时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占大多数,皮肤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静脉炎等是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结论应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期间应该对用药反应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发现异常应该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用药时应该合理安排药物输注顺序,尽量单独给药,避免潜在危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分娩镇痛过程中,使用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联合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的疗效。方法80例分娩镇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观察组,采用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联合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5分钟Apger评分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相对较优。结论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联合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分娩镇痛疗效分析发现,其联合镇痛效果较好,在增强镇痛效果的同时,改善新生儿Apger评分,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在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估其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2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对母儿的影响。结果(1)本次纳入研究的12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存在的严重并发症包括子痫6例、胎盘早剥2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2例、妊高症性心脏病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38%。(2)新生儿窒息8例(6.25%)、胎儿宫内窘迫5例(3.91)、早产7例(5.27%)、低体重儿11例(8.59%)。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容易存在子痫、胎盘早剥以及DIC等严重并发症,且对母儿的生命健康影响严重,有必要对孕妇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使母儿预后效果得到有效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小细胞型肺癌放射治疗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肿瘤放疗科进行住院,接受放射性治疗的经确诊为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80例,分别对其进行不同剂量的放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肿瘤体积的变化大小及临床疗效与放射剂量、肿瘤临床分期及选择的放疗方案密切相关。放射剂量<60Gy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50%在一年之内死亡;剂量>70Gy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可达40%,但是2年生存率为0;当剂量控制在60-70Gy时,患者生存率为64.71%。结论肺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接受放疗后期肿瘤体积受放射剂量、临床分期的影响,放射剂量宜控制在60-70Gy,可以达到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