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个性化护理体会。方法选取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为一般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后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且该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7.50%)也高于对照组(85.00%),两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实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现象,提高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从而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包块切除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包块切除患者24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平均脉搏的均值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分数、忧郁分数和对护理满意度评分的对比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脉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并且在焦虑分数的比较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乳腺包块切除中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出现焦虑、忧郁等不良状态,能够更好地对脉搏情况进行控制,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初产妇168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取妇产科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加强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阴道撕裂情况、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84.52%VS60.71%),剖宫产率明显降低(15.48%VS39.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阴道撕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VS32.14%、8.33%VS2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应用于初产妇,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妇的产时损伤,新生儿情况良好,对促进母婴健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在治疗偏头痛性眩晕患者中的作用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个性化程序化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偏头痛性眩晕患者治疗中采取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帮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实施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50例,利用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方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患侧上肢肌力、患侧肩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且皮肤愈合时间更短,上肢疼痛评分更低,并发症更少,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能有效促进其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并减轻疼痛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对医院的干部病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实施专业化、个性化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方法自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本院干部病房中就诊的患者选择100位,其均为已退休的干部人员,将其分为调查组(50人)和对比组(50人)。两组人员采取随机分配的方法进行分组,因此其组内人员基本情况无明显的差异(P>0.05)。在护理调查过程中使对比组人员按照其日常护理方法进行,对调查组实施特殊的护理计划,并结合健康知识宣传以及医护管理、心理引导等措施对其实施全方位护理,在护理期间对各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跟踪评价,并做好相关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比调查结果发现,调查组相关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以及其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由调查结果可知,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更加依从医护人员的治疗,也能使患者得到更为满意的护理服务。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对老年痴呆患者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3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干预将患者分成观察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5例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15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智能精神状态检查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两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评分,两组评分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该病患者通过个性化护理干预症状和生活能力得到明显改善,认知能力提升,生活能力恢复得以促进,该护理模式的临床意义积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风湿免疫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于2015年11月至2017年02月间我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10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加强应用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数字疼痛量表评分。结果经临床数据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90%VS80%),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数字疼痛量表评分均低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免疫科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抑郁、焦虑以及疼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总结老年痴呆患者中推广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接收实施对症治疗的69例老年痴呆患者分为2组,其中分析组35例,组内展开个性化护理方案;对照组有34例,组内展开一般护理方案,观察入选对象临床效果,同时予以随访。结果对入选对象预后情况进行评定后,发现对照组MMSE(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方案)分数(19.11±3.22)分,分析组(22.03±3.55)分;对照组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表)分数(31.28±7.77)分,分析组(27.59±7.60)分(P<0.05)。结论将个性化护理方案推广、落实至老年痴呆患者中具有可行性,是进一步改善其预后水平的关键手段。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地不断发展以及科技思想地不断创新,现代医学已经由原来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心理—社会—生物模式。目前,人们追求的疾病治疗方法不仅仅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是物理治疗,心理护理已经被公认为当前治疗疾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途径及方法,而且此方法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与普遍关注。经过不断地实践与探究,通过与肝病患者的接触,发现不同年龄的患者在心理上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及心理需求。那么,对肝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在实际过程中加以推广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