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报告32例糖尿病性癫痫和100例正常个体脑电地形检测结果,异常率53.1%。显示慢波功率值增高,α波慢化或功率值降低。并与脑电图作对比,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电地形对糖尿病性癫痫的临床诊断,是一种客观而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 标签: 糖尿病性癫痫 脑电地形图 脑电图
  • 简介:急性脑血管病(AcuteCerebrovascularDiseaseACVD)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烈性传染病的控制,在多数国家ACVD与心脏病、恶性肿瘤已成为三大致死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称,在统计的57个国家中,急性脑血管病列为前三位的就有40个国家。在这57个国家中ACVD的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1.3%,仅次于冠心病与癌症,随着年龄的增长,65岁以上ACVD发病率已超过1%,60岁以上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脑电地形图 危险因素 诊断 治疗
  • 简介:它主要包括十四项系列参数:1、资料分析期间的棘波检测;2、真时检测前——棘波卡片组;3、真时检测后——棘波卡片组;4、检测时间窗;5、每一回放棘波后的沉默时间;6、棘波记录彩色步骤;7、抗干扰异敏度;8、棘波检测灵敏度;9、肌电消除灵敏度;10、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棘波 卡片组 检测灵敏度 资料分析 系列参数
  • 简介:患者男性,62岁,因“偏头痛”发作,一次服用卡马西平6片,颅痛定3片,5小时后再次重复服用1次。几分钟后出现嗜睡,意识丧失。神经系统检查:神志尚清,视力检测减退,视野正常,上眼睑下垂,眼球各方向活动自如。无眼震,双侧瞳孔正大等圆,鼻

  • 标签: 卡马西平中毒 脑电地形图 频带 功率值 BEAM 视力检测
  • 简介:目的:观察病毒性脑炎病人的脑地形特点及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自2005年2月至2009年3月间对收治资料齐全以儿童为主的53例病毒性脑炎进行BEAM首次描记及追踪观察。结果:53例轻度异常17例(32%)中度异常24例(45%),重度异常12例(23%)。发病3~5天内阳性率57%,6~8天阳性率88%。BEAM首次描记时间在一周后阳性率及异常程度最高。结论:病毒性脑炎BEAM改变总体表现以广泛不规则高功率0频带为主,混有部分高功率6及杂乱波为主。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病毒性脑炎 临床表现
  • 简介:我们于1990~1992年将脑电地形应用于儿科临床,并对其实用价值进行了研究探讨。本组102例,其年龄为新生儿期~14岁。疾病包括:癫痫27例,血管性头痛15例,病毒性脑炎1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4例,精神发育迟缓9例,脑外伤后遗症4例,脑发育不全6例,其他13例。对上述疾病的脑电地形图表现作了分析,并对其中67例同时作脑CT,37例同时作脑电图者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从而提出脑电地形可客观地反映,直观地显示患者各种病变脑电活动变化,其不仅可提示病变的性质而且可确定病变的部位。因此在儿科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儿科
  • 简介:目的:分析皮质电脑监测下手术治疗颅内结构性损害伴癫痫(EP)发作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采用四川智能公司ECoG监测仪,术前、术、术后将8根银球状电极,按单双数分成两组,置于暴露的脑域上或用条状及网络状硅橡胶电极,将电极放置在手术野皮质表面,将每个脑回逐个仔细探测,记录,寻找EP放电灶,然后将不同部位的痢波仔细比较,确定原发灶和继发灶,标明记号,显微镜下将病变切除后再行ECoG检查,寻找致病灶。痢灶切除首先从痢波最明显处开始,如此反复,直至于术野内棘波等病灶清除为止。结果:32例患者,ECoG监测均有痢样放电,其中棘波、棘一慢综合波22例,尖一慢综合波6例,棘波、尖波混合放电4例,阳性率100%。术后,患者抽搐倒地等症状28例消失,4例偶有发作,但持续时间较前明显缩短,1~2min缓解,逐渐自行恢复如常。全部病例生活均能自理,28例患者能重返自己的工作、学习岗位及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结论:ECoG术前、术、术后监测定位是进一步确定痫灶和手术切除范围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手术质量的关键。

  • 标签: 颅内结构性损害 癫痫 皮质电图 手术治疗
  • 简介:对63例癫痫患者进行三维脑电地形检查,异常率为80.9%,局灶性功率增高为68.62%,其中异常率最高为局灶性较低(92.3%)和全身强直阵挛较低(86.62%)。局灶性发作者83.33%表现为局灶性功率增高。颞叶癫痫加蝶骨电极后能清楚显示颞区高功率灶,有助于诊断。CT异常者三维脑电地形均有异常,且69.23%局灶功率增高区域与CT灶基本相符合,说明三维脑电地形有助于癫痫的定位诊断。

  • 标签: 三维脑电地形图 局灶性发作 全身强直 癫痫 蝶骨电极 异常率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C)的临床特点和脑电图变化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FC患儿的临床表现、转归以与脑电图异常的关系。结果:FC的发生与小儿特定年龄和遗传因素可能具有较密切的关系,反复FC可能对小儿脑功能产生一定不良影响,部分可移行为癫癎。结论:FC复发与FC类型、患儿首发年龄、体温及惊厥家族史阳性有关,复查脑电图有局限性异常时对FC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 标签: 小儿 热性惊厥 临床特点 脑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电在脊髓灰质炎麻痹早期的应用方法及诊断意义.方法麻痹早期(平均4.2天)行神经及肌电图检查,采用肌电图、MNCV、SNCV、Hr、Fw及股神经运动潜伏期联合检测,复查时间为发病后平均5.8周.结果:早期的肌电图改变同文献;SCV均正常;Hr、Fw分别46.15%和38.46%的异常,为出波率的减少;MCV出现65.38%的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或缺失;股神经100%异常亦为波幅降低或缺失,与MNCV结果相比有显著意义(P<0.005).复查结果均支持脊髓前角细胞损害改变.结论:神经电配合肌电图检查可在早期为诊断脊髓灰质炎提供依据,股神经运动潜伏期检测在脊髓灰质炎疾病诊断具有特异性.

  • 标签: 神经电图 检查 脊髓灰质炎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心电向量T环改变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冠心病患者及60例健康人进行心电向量T环改变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在QRS/T值、QRS—T夹角、T环的L/W比值、T环角度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T环转位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向量环改变对冠心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心电向量图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1.在P100波峰处可显示双侧枕部出现对称性正相电位升高;2.空间电位分布特点:内枕区向前电位下降,极性由正相转为负相,由中线向外侧电位下降;3.在极少数正常人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形成的枕区正相高电位改变,可以前移至Pz(顶区),而在枕区的正相高电位改变消失。

  • 标签: 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 正常人 电位下降 高电位 空间电位 分布特点
  • 简介:本文分析了147例不同还原比粘度的老年患者脑电地形之间的关系。患者的BEAM阳性率,随血液还原比粘度升高,显示正相关相增高。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血液还原比粘度
  • 简介:1994年8月2日~6日,在德国的明斯特市举行了第五届国际脑电磁学术会议。到会的专家有190位,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意大利、法国、瑞士、芬兰、英国、德国、古巴等24个国家。会议交流的论文有143篇,我国三篇论文参加了交流。以下重点介绍国际上的脑电磁和神经生理方面的一些信息。一、定量脑电图方面目前,国外单纯地作定量脑电图分析的已经不多,大多数学者把定量脑电图与其他

  • 标签: 学术会议 电磁图 定量脑电图 二维脑电地形图 皮质电图 诱发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