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典型病例介绍:病例1:右颞占位病灶、癫癎发作脑电地形时域分析上显示这一癫癎病例在右颞区局限棘波病灶(7-7、7-8),而且未见明显移动活动区域和范围的变化,较为固定,与MR显示右颞占位性病变(7-6)一致。这对颞叶性癫癎的定位诊断及治疗起到极大的帮助。

  • 标签: 诱发电位地形图 典型病例 癫癎发作 占位病灶 脑电地形图 占位性病变
  • 简介:我院就用胃电检查作为临床辅助诊断已五年,并与胃镜和钡餐检查进行了对比,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分析如下:资料来源于我院门诊及住院有恶心、呕吐、上腹闷胀疼痛、食欲不振、黑便或不明原因、不典型、不规则腹痛等症状受检者。共行胃电检查186例次。记录结果按第二次全国胃电会议推荐的诊断标准分类。其中37例同时进行了纤维胃镜检查;20例进行了钡餐检查,作以下比较分析。胃电检查与胃镜检查比较:胃电诊断胃炎16例,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炎15例,正

  • 标签: 胃电图诊断 钡餐检查 十二指肠溃疡 诊断符合率 纤维胃镜检查 胃溃疡
  • 简介:动态脑电地形(ambulatorybrainelectricalactivitymapping.ABEAM)和视频脑电地形(Video—BEAM)是由动态和视频脑电图的曲线图经过快速付立叶转换(FFT)变为动态和视频脑电形。它们是脑电地形的进一步发展,犹如脑电地形图一样,也是一种电生理学的成像诊断技术。它的诊断方法和对疾病的诊断要点与脑电地形相同,其优点在于动态和视频脑电地形可以长时间(数小时至24小时或更长时间)动态观察疾病的动态变化,能更好地观察病情、

  • 标签: 动态脑电地形图 视频脑电图 MAPPING BRAIN 诊断技术 电生理学
  • 简介:本院今年4月,由石大医学院学生首先发病波及本院,查共9人,均以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收入院.因麻疹流行至今已较少见,且患者症状特征不明显,进行抗炎治疗,收效甚微,此后一周,先后皮肤出现特殊的斑丘疹加之实验室检查,最后确诊为麻疹,因有较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故认为并发有脑炎.关于麻疹并发脑炎的脑电地形(BEAM)的改变,至今无报道,本文对9例进行BEAM检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麻疹 并发症 脑炎 脑电地形图 BEAM检查
  • 简介:全头型脑磁(whole—headed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设备作为一种新的无创伤性脑功能成像设备已经应用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应用于临床,其原理是通过超导量子干涉仪(super—conductingquantuminterferedevice,SQUID)精确地测量大脑产生的微弱的电磁波信号。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在临床上使用的最新的脑磁设备可同时记录306个磁通道。脑磁设备对人体无侵害,易确定电磁波产生的部位,目前逐步应用于癫痫灶定位及脑功能区定位。为了维持超导量子干涉仪保持超导状态,必须对脑磁设备补充液氦,使超导量子干涉仪浸泡在液氦

  • 标签: 成像设备 脑磁图 液氦 超导量子干涉仪 医学影像技术 计算机技术
  • 简介:目的:观察小儿热性惊厥发病年龄、症状、脑电图表现及小儿热性惊厥预后的脑电图表现。方法:对2007年~2012年80例小儿高热惊厥从发热当时、热退后1周、10天时分别进行脑电图检查,观察脑电图演变,从特征上并结合惊厥发作的次数、发作的年龄、发作持续的时间来预判断病情可能的发展方向。结果:发作当时EEG异常率80%,1周35%,10天25%。异常表现为高波幅慢波异常者11例,出现散在、局限性慢波异常者6例,呈棘-尖-慢复合波者3例。结论:高热惊厥患儿临床及脑电图演变有一定的规律,可根据这个规律在临床上早期判断病情的发展方向。

  • 标签: 高热惊厥 脑电图
  • 简介:利用脑电地形(BEAM)诊断脑部疾病是当前脑电图学的一项新技术,它不仅对器质性脑损害的诊断与定位帮助颇大,而且对脑功能性疾病的损害提供客观依据,对疗效的估价与预后的判断都有一定的价值。一、脑血管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脑组织形态结构基本正常,故头颅CT常正常,但由于缺血缺氧造成脑细胞肿胀及脑电活动异常,BEAM常能显示异常改变。阳性率高于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大脑功能失调 脑血管疾病 器质性脑损害 血缺氧 脑部疾病
  • 简介:本文收集了9例应用成都东方电脑公司研制的DF—4EEG/BEAM东方脑电图/脑电地形仪所作的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脑电地形与CT检查的对比分析资料,从中得到启示:对于颅内血肿、脑梗塞的定位应根据病史、体征和脑电地形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对于颅内血肿,建议首先考虑用δ波定位。关于定性问题,当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脑电地形的局灶异常部位功率值在60μV~2以上者应考虑有颅内血肿之存在,当功率值在40μV~2左右者应考虑有脑梗塞存在,在20μV~2左右者多为功能性变化。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脑血管意外患者 脑梗塞 颅内血肿 临床应用价值 功率值
  • 简介:四、诱发电位地形的临床应用(一)视觉诱发电位地形: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就是将视觉刺激引起的大脑皮层各区的电位变化通过地形仪用图像的形式反映出视觉诱发电位不同时相的空间电位分布。它的刺激方式和条件与视觉诱发电位相同,刺激方式多采用单眼,双眼和半视野等形式。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做完单眼视诱发电位后即行双眼视诱发地形。在特殊视觉功能下可加做半视野检查。

  • 标签: 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 相电位 空间电位 临床应用 电位变化 正中神经
  • 简介:头部外伤是全身各创伤中常见的一种,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脑电地形(BEAM)是8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技术。作者自1990年始对头部外伤恢复期病人进行了BEAM观察,将100例资料完整的BEAN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了解头部外伤后BEAM的变化规律,为临床判断伤情、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头部外伤 脑电地形图 BEAM 临床判断 急性期 外伤病人
  • 简介:本文通过对7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脑电图(EEG)及脑电地形(BEAM)检查结果显示:偏头痛患者BEAM总阳性率为66%,EEG总阳性率为30%,经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在偏头痛诊断价值方面,BEAM明显优于EEG,并发现在异常脑电波形,典型偏头痛与普通型偏头痛也有明显波形差异。

  • 标签: 偏头痛 脑电图 脑电地形图
  • 简介:本组16例脑CT均阴性且经MRI证实为脑梗塞。本组资料提示,在梗塞开始后的24小时内,BEAM异常率很高,但随着梗塞时间的延长,CT诊断的阳性率不断提高而BEAM阳性率逐渐下降。本组资料证实:α活动与脑血流量呈正相关而脑血流量与δ、θ活动呈负相关。对于脑深部和脑干部位的梗塞和腔隙梗塞,BEAM诊断的阳性率和定位价值均不高,但对于颈内动脉供血区的早期梗塞,即使梗塞面积较小,但只要位于脑浅表部位,BEAM仍有较高的定位价值。

  • 标签: CT MRI 脑梗塞 脑电地形图
  • 简介:利用脑电地形诊断颅脑疾病,是当前脑电图学上的一项新技术,为探讨脑电地形在头痛待诊病人中的应用,本文将我院92年7月至93年3月期间以头痛待诊的60例门诊病人进行了脑电地形检查,并同时做了传统脑电图检查,现将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人为门诊病人,查体均无阳性发现者,60例病人中男性24例,女性36例,男女比例为1:1.5.以女性为多.年龄为20~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脑电图学 阳性发现 颅脑疾病 过度换气试验 闭眼试验
  • 简介:我们对36例慢性失眠症进行了临床调查,心理分析和多导睡眠检查,对其中31例患者进行了MMPI测定,24例患者进行了EPQ测定。经分析我们认为:1.本组失眠症可分为三类:(1)持续性精神生理性失眠;(2)主观性失眠;(3)伴有情绪障碍的失眠。2.慢性失眠者多表现为悲观、抑郁、易怒、情绪不稳定。

  • 标签: 失眠症 多导睡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