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电话沟通在肿瘤科医师持续护理中的作用。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也就是说,在两组患者经过3个月的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都有所提高。患者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P

  • 标签: 电话回访 肿瘤患者 PICC置管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血液透析患者防感染中细节护理应用效果评价。方法:本院选取2022年4月-2023年2月在院内进行血液透析的50例患者为本研究对象,并根据电脑随机分配将5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选择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应用细节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接受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的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总满意度高的为研究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感染预防中应用,帮助患者改善了生活质量,让其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细节护理 血液透析 置管感染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护理指导在减少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并发症中的效果,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医疗成本。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ICC的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医院护理,而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详细的家庭护理指导方案,包括导管的日常维护、个人卫生教育、活动指导、并发症识别和心理支持。观察指标包括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和护理依从性。结果:干预组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P<0.05)。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和护理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护理指导能显著降低PICC患者的并发症风险,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支持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家庭护理指导,以优化PICC患者的护理效果。

  • 标签: PICC置管 家庭护理指导 并发症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并发前臂血肿患者中应用预防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82例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并发前臂血肿患者,时间为2023年1月到2024年9月,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研究组实施预防性护理,对比组实施基础护理。结果:研究组不同时期的肿胀、疼痛评分均比对比组低,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在经桡动脉型冠脉介入术并发前壁血肿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肢体肿胀和疼痛程度,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 标签: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并发前臂血肿 预防性护理 疼痛 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38℃生理盐水在新生儿PICC术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其对成功率和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ICC术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37例。其中68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温度的生理盐水),另外69例作为实验组(使用38℃生理盐水)。比较两组之间的成功率和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新生儿的临床实践中了解到,采用38℃生理盐水在新生儿PICC术中的成功率高达95.65%,而对照组的成功率为88.24%,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应用之后,实验组的新生儿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仅为7.25%,而对照组新生儿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7.65%,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8℃生理盐水在新生儿PICC术中应用的成功率较高且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38℃生理盐水 新生儿 PICC置管术 机械性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普外科PICC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PIC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67%,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功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11,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236,P<0.01)。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在普外科PICC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可提高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并发症,安全可靠。

  • 标签: 全程护理干预 PICC置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零缺陷”护理服务措施对降低PICC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20年内收治的相关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观察对象,依照纳排标准的要求筛选出其中的48例患者对其开展临床观察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上述患者分为一般组(在PICC期间对患者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护理)和干预组(在期间对患者按照“零缺陷”的模式开展护理)。结果:根据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一般组中的患者,干预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整体感受相对较好,围治疗期各种不适反应的发生情况明显更少(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PICC对后期的维护质量要求较高,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期间的细节护理才能保障治疗的效果,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零缺陷”护理 医疗服务 PICC并发症
  • 简介:【摘要】 临床绝大多数脑瘫患儿发生吞咽障碍一般是由于发育脑部中枢系统受到损伤,导致吞咽功能的神经系统出现异常,以至于出现食管运动、吞咽-呼吸协调障碍、口面部感觉运动障碍等。通过食管注食法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减少其日常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其吞咽困难恢复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标签: 食管置管 脑瘫患儿 吞咽障碍 注食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行PICC肿瘤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07月-2022年07月本院76例行PICC肿瘤化疗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38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行PICC肿瘤化疗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PICC置管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就改良扩皮送鞘法在超声引导下行PICC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研究围绕我院PICC患者展开,择取时间始于2022年3月止于2023年3月,在超声引导下中应用改良扩皮送鞘法。结果:改良扩皮送鞘法实施后,一次成功率较高,导管异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行PICC中,改良扩皮送鞘法的应用价值明显,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改良扩皮送鞘法 超声引导 PICC
  • 简介:[摘要]目的: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产生的影响。方法:将随机抽取的122例自2017年7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PICC的肿瘤患者分成两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试验组集束化护理。结果:试验组深静脉血栓等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肿瘤 PICC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外科中长期导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选出本院神经外科行中长期导管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等分处理,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接受集束化护理,比较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在导管内置长度、外露长度、臂/腿围以及对侧臂围方面,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更低(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神经外科 中长期导管置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监护室深静脉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重症监护室在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接收的74例行深静脉治疗患者纳入研究对象,使用双色球抽签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例数相同,均为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重症监护室 深静脉置管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