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吸引技术(VSD)用于治疗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接受负压吸附技术治疗的40例小腿开放骨折患者,随访调查不同时间内创伤面愈合情况,根据时间和治愈情况来评价负压吸附技术在手术中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治疗效果,并且统计上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40例患者中在术后1周内治愈4例,第2周18例,第3周12例,大于3周6例,并且统计创面出血3例,手术中疼痛3例,细菌感染6例。结论治愈疗效、创面出血、术中疼痛和细菌感染情况与负压吸附技术手术操作不良有关,需要密切关注负压值和封闭无菌,并且加强术中的护理和术后康复护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创置管吸引术救治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通过对108例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根据治疗情况分为微创组及内科组,微创组108例采用微创置管吸引术方法救治,比较内科治疗组(108例)与微创组治疗的近期(1个月)和远期随访(6个月)结果。结果在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救治方面,微创组明显优于内科组。结论微创置管吸引术较内科治疗能显著改善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生命预后,降低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定向软通道吸引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方法将9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随机分成定向软通道吸引术组(微创组)和外科开颅手术组(开颅组),每组根据GCS评分又分为轻、中、重三个亚组,微创组46例,采用定向软通道吸引术,开颅组50例,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近期疗效(1个月)和远期随访(6个月)结果。结果在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面,微创组死亡率(6.89%)明显低于开颅组(20.58%),微创组近期优良率(52.17%)和远期良好率(40.54%)高于开颅组近期优良率(38.00%)和远期良好率(28.57%)。而在轻型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上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定向软通道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开颅手术组能显著改善中、重型脑出血病人预后,降低了病人致残致死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妇进行胎头吸引助产与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作用探讨。方法:以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0月为研究时间段,入选本研究的患者均为我院产科的 55例产妇,在数字编序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 27例与实验组 2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胎头吸引助产方法,实验组产妇则采取低位产钳助产方法方式。对比两种助产方法应用下产妇术中情况以及新生儿的健康情况。结果:在低位产钳助产方法的应用下,实验组产妇的产妇术中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新生儿的健康情况比对照组更佳,组间数据差异明显, P< 0.05。结论:在产妇生产期间采取低位产钳助产方法方式能够促进产妇更好的分娩,保障新生儿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为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抢救成功率,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头颅CT扫描确定血肿部位及出血量,然后根据CT片定位行锥颅穿刺抽吸血肿,抽吸量约为血肿量的60%,若残存血肿量多于50%,则注入尿激酶溶解,最后放置胶管持续引流2-5天。结果采用分组比较,治疗组抢救成功率40%,死亡率60%,两组结果的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根据CT定位行锥颅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是抢救高血压脑出血较为有效的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造口护理技术联合负压吸引在小肠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小肠瘘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造口护理技术联合负压吸引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瘘口愈合时间与被服每天更换次数、瘘口周围护理前后皮肤分值。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瘘口愈合时间与被服每天更换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瘘口周围皮肤分值比较(P>0.05),护理后实验组瘘口周围皮肤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肠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用造口技术联合负压吸引效果显著,对保护瘘口周围皮肤、促进瘘口愈合有重要的意义,还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