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来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即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输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结论给患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采用洗涤红细胞输血治疗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副溶血性弧菌,又称嗜盐性弧菌,分布在近海岸的海水、海底沉积物、鱼类、贝类上,是具有致病的菌株。一旦食物被副溶血弧菌污染后,能引起食物中毒,具来势猛,潜伏期短,恢复快等特点。有的症状发热、腹痛、呕吐、腹泻多呈血性水便。某年10月1日14时~2日12时××部队59人就餐,由于吃了凉拌海蛰皮后数小时发病38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诊断治疗与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2010年12月367例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与多次输血、多次妊娠有关,输注去除白细胞血液明显降低了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P<0.01)。结论通过明确病因、了解高发人群,积极治疗和输注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制品等预防措施,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方法的选择。方法 :选择自 2018年 10月至次年 10月一年期间在我院接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80 例 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数量均为 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悬浮红细胞输血方式,实验组使用洗涤红细胞输血方式,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 :实验组胆红素、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指数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 P<0.05);且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 ( P<0.05)。结论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应用洗涤红细胞输血方式 ,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 ,安全性较高, 具有推广和使用价值。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IHA) 是一种由免疫系统攻击体内正常红细胞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会导致贫血。输血治疗是AIHA患者中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仍存在争议。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AIHA患者输血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本研究收集了2015年至2022年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20例AIH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是否接受输血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 (Hb) 值、输血次数、输血反应率等指标,并对输血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接受输血治疗组的平均Hb值较未接受输血治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受输血治疗组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0%,未接受输血治疗组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0。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表明,对于AIHA患者,输血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Hb值,并且总有效率较高。然而,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仍然较高,应注意输血治疗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输血治疗体会。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8月~2015年08月收治的5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科学输血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采用科学输血治疗方式,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8.00%,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治疗方式,其治疗有效率只有60.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采用科学输血治疗方式后,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n=40,应用去白细胞悬液输血治疗方法)和B组(n=40,应用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治疗方法),对比2组输血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输血有效率95.0%明显高于A组7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积极使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