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汉初服色经历了从"尚赤"到"外黑内赤"的变化。这是汉朝建立过程中先后袭用楚俗和继承秦制的结果。刘邦起事于沛,属于楚地,为获得楚人的支持,其利用了楚人尚赤的习俗。至汉二年,汉政权以秦朝的继承者自居,将水德作为汉朝的德运,意在稳定秦地、吸纳秦人。根据五德终始说,水德的服色理应尚黑,但是汉朝并未放弃尚赤的楚俗,最终导致"外黑内赤"的服色格局出现。由于"赤"和"黑"分别是楚人和秦人崇尚的颜色,"外黑内赤"这一服色格局也隐约反映了汉初政权中秦、楚两大集团间的博弈与调和。至汉文帝时期,旧的服色体系先后遭到贾谊、公孙臣等人的挑战,持"外黑内赤"说的丞相张苍遭到了罢免,"改正朔、易服色"的政治举措得到了实施。虽然文帝的改制最终由于新垣平案的发生而不了了之,但终止了对秦朝水德尚黑的因袭。这为后来汉武帝改制确定汉朝土德、服色尚黄奠定了基础。
简介:贞观十四年,唐減高昌并於其地置西州後,为了加强对西州的控制,一方面把高昌王室及大族、百姓等不少人迁移至长安、洛阳,另一方面则从内地发遣罪犯充实西州,并於贞观末有计画地把雍州无地或少地的民户迁来西州。高宗即位後,由於西域政局不稳,唐又把高昌王室及大族等一干人马放还西州,从而使西州人口有了不少增加。但西州土地毕竟有限,不能容纳过多的人口。於是,大致在龙朔、总章年间,唐王朝又有计画地把西州拥有土地的民户迁出盆地,而重点是昭武九姓粟特人,一定程度体现了唐的民族政策。唐初西州人口迁移的这一变化历程,充分反映了唐王朝对经营西州的重视,从而使西州成为唐全力经营西域的坚固堡垒.
简介:本文考察了近年福建霞浦所发现的若干民间宗教文书中有关“苏鲁(路)支”的信息,尤其是有关其传教历程、教义核心的一些关键词,以证霞浦抄本中的祆教内容绝非凭空杜撰,而是有所本的。虽然迄今未见汉译祆教经典面世,但中古粟特地区却不乏该教经典流行之痕迹。祆教主要由粟特人传播而来,熟知本教教义历史的祭司们一定会带来本教诸多信息。经过历代口耳相传,其中若干信息成为宋代明教创制五佛崇拜的重要依据,後又被霞浦抄本的制作者所采撷。以上所考足证今次霞浦发现的抄本,包含了诸多早已失传的外来宗教遗迹,如摩尼教明教、祆教、唐代景教、元代天主教等,表明处於高位的中华文明可以融化各种外来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