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影像艺术"在中国的出现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一批艺术家开始对录像媒介进行关注,并形成一定的创作规模。转眼,我们早已踏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影像艺术越发理所当然地"炙手可热",又或者,是被迷失在某种泛滥的、物化的、甚至所谓先锋的幻境中难觅出路。由此,我们提出了"影像"的追问,时间与存在仍旧摆在眼前,我们需要做的却并非重复,而是在观念、材质、创作、呈现等直接媒介的转译之外,去寻求某种深层次的、内里的拓展与超越。

  • 标签: 影像艺术 再影像 观念
  • 简介:如何创作出个性鲜明、风格独特、又富有时代气息的书法作品,是一直困扰着我们当代书法家的现实问题。笔者也在不断地求索,深知书法创作之难。但是有些人根基较薄而又急于求成,希望很快确立自己的个性风格,显然是不妥当的。

  • 标签: 书法创作 当代书法 书法作品 个性风格 临习 以古为镜
  • 简介:传统的中国画家讲求诗书画印艺术的全面修养,传统的书法家也讲求相当高的诗文修养,这些艺术现象都显示出文心与画境、书境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齐白石就是这样一位诗文书画兼擅的艺术家。因为有着全面的艺术修养,他的人生沧桑遭际能够转化为诗文,同时又能够转化为可视的书画,把心诗寓之于书、寄之于画,把诗情挥写为书画。这也形成了齐白石书法艺术一个重要特色——心诗自书。

  • 标签: 书法艺术 书写形式 文字 艺术修养 诗书画 中国画家
  • 简介:看了天强这些年来的油画人物作品,引发了我的一些随想,这是一种新鲜又厚重的感受,它不仅启示了我对其所表现普遍低微人群命运关注的体认,还启示了我对油画人物表现新写意性探索的一种认同。当下油画人物画的视界是一个被观念的、风格的、新媒材的以及丰富的各色人物对象题材等因素织成的万花筒,让人眼花缭乱。实际上其中题材和表现仍是油画人物画的基本命题,任何人的创作实践建构都无法绕过而凭空依止。天强的油画人物画探索正是从此两点上显现出创作的审美趋向和表现的新意。一、低微人群的关注艺术史上对低微人群的关注是人道主义光亮的自然延伸。可惜这道人性的光芒随着伦理水平的下降而日趋式微。在为数不多的坚持表现这些"小人物",乐此不疲的画家当中,陈天强算得上一个。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天强的毕业创作,那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天强画了一个坐在门

  • 标签: 后现代艺术 人物画 油画艺术 审美空间 空间建构 现实主义
  • 简介:中国古代公共设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大家所能列举出的中国古代公共设施,可以分为民用公共设施和宫廷公共设施两个部分。比如计时用的日晷、纺织用的纺缕车和织布机、提水用的辘轳、种植水稻用的秧马、灌溉用的水车和磨粮食用的石碾,就是作为民用公共设施而存在。宫廷中的公共设施,多以照明用的宫灯和烛台、熏香用的香薰炉、接纳百姓意见用的谤木后成为象征权利的华表、宫门前的石狮、祭祀用的鼎礼之器为主。

  • 标签: 公共设施 净水设施 设计定位
  • 简介:两年前,我为洪耀写过一篇题为《“零的突破”》的评论。随着我们交往的加深,认识也在深化,这使我越来越感到,先前写的那篇文章,已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而且感到有些观点意犹未尽。于是,就有了写作《论》的强烈冲动。所谓“明显的不足”主要是对“观念·弹线”原创性的认识不够。众所周知,中国的现、当代艺术之所以在国际上缺乏地位和影响力,

  • 标签: 原创性 文化意义 “零” 当代艺术 影响力
  • 简介:中国古代墓葬中的画像是人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方面很多。墓葬壁画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尚。美术鉴赏课基本上都是从这个角度去阐释,将美术只是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而本文针对的是关于视觉文化分析,它将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视觉文化修养。在此本文并不着力于对特定视觉文本内涵的解释,而是试图教会学生独立解析视觉文本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

  • 标签: 美术鉴赏课 客使 文本内涵 古代墓葬 图像学 文化分析
  • 简介:传顾恺之《洛神赋图》中,曹植远游冠具有南北朝晚期特点,其身衣褒博、袖式阔大,表现出明显的南北朝意趣;众神女发式大体保留了南朝“飞天紒”的特征,身衣式样基本与南朝“袿衣”一致;侍臣、船夫、女侍的穿扮也属典型的南朝中晚期服饰样式。在南北朝中晚期图像资料中,多见与曹植、众神女、侍从等仪态近似的人物形象。《洛神赋图》中“银杏”的表现手法,与南朝中晚期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遵循共同的程式。传顾恺之《洛神赋图》祖本创作时代很可能是南朝中晚期,不会早于南朝,创作者并非顾氏。

  • 标签: 《洛神赋图》 服饰 南北朝 东晋南朝
  • 简介:电影《钢的琴》是一部小成本电影,2010年至2011年之间在包括东京国际电影节、台湾金马奖、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等12个活动中斩获各种奖项,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

  • 标签: 电影画面 上海国际电影节 美学 机械 光照
  • 简介:本展的缘起2012年8月,借"中德文化年"在德国举办的东风,我与德国学者阿克曼先生共同策划的"墨变: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在德国汉堡美术馆成功举办。由于这个展览既集中展示了与中国文化传统或当下现实有密切关联的一批当代水墨作品;又显示了与西方当代艺术大不相同的面貌,所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1]记得在一次交谈中,旅德艺术家单凡先生向我表达了如下意思,即一方面对本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另一方面希望我以后能继续介绍一些高质量的中国当代艺术展到德国来。而且,他还专门谈到了戴汉志、岳恒与史密特于1993年策划的"中

  • 标签: 中国文化传统 历史进程 史密 西方当代艺术 水墨作品 艺术研究
  • 简介:影像:光的实验场——2015三官殿一号艺术展”,通过其所汇集的20位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影像艺术家的作品,对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发展进行了集大成式的梳理,并深刻反思与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展览的具体内容出发,旨在重新界定中国当代影像艺术的概念,并对其内涵、流变与公众关系进行探讨,同时也对影像艺术的合理性发展进行“”思考。

  • 标签: 影像艺术 再影像 光的实验场 流变 发展走向
  • 简介:6月13日,第三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艺委会第二次会议在中国美术学院召开。杭州·中国画双年展艺委会主任刘大为,执行副主任许江以及李翔、刘健、高克明、孙永、尉晓榕、王赞、骆献跃、尚辉、高士明等11位专家和艺委会委员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主要审议并确定第三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参展艺术家名单。经过艺术委员会的推荐和评选,共有35位在当代中国画画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获得第三届双年展的邀请。

  • 标签: 中国美术学院 双年展 中国画 杭州 新古典 参展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