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贯穿影视创作始终的策划工作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系统工程,是确立作品创作走向、保证作品艺术质量、获取预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重要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比作品本身需要更多的智力含量和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扩展了人们交流的渠道,进一步激活了人们的审美意识,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将人类文化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境界。电影技术频频革新,新的电影思潮迭次掀起,使电影形态不断演进,在现代社会已经发展成为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功能齐全。影响深远的艺术传媒形式之一。电影在形式上和传播途径上的发展趋势,已使电影和电视都有了更加丰富的形式与内容。因此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
简介:<正>艺术实践是美学理论的“物化形态”,美学理论是艺术实践的“观念形态”,二者形态各异,但又互为表里。从实践上讲,中国的古代艺术是以“诗”为主,“诗中有画”;西方的古代艺术是以“画”为主,“画中有诗”。从理论上讲,中国的古代美学以“言志”说”开端,发展为“意境论”;西方的古代美学以“摹仿说”开端,发展为“典型论”。前者从抒发主观的意志开始,最终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后者从再现个别的物象开始,最终实现了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二者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出发,共同完善了古代美学的和谐理想。“摹仿”就是对客观事物的摹拟、仿制,它是西方以再现为主的古典主义艺术所不容通避的理论问题。“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摹仿禽兽,作禽兽的小学生的。从蜘蛛
简介:<正>列宁指出:“在人面前是自然现象之网。本能的人即野蛮人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自觉的人则区分开来了。”自觉的人之所以将自身与自然界区分开来的根本目的在于能动地认识、掌握并改造自然界。作家、艺术家的文艺创作活动是高层次的能动自觉活动。其特点是以艺术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具象审美方式,能动自觉地“根据现实自然所提供的材料,创造出仿佛是一种第二自然”——艺术世界。但是,吕俊华君的《论自发性》一文的后半部却着重论述作家——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活动全系自发而为的,并从文艺创作的源泉、机制、态度与效果等四大方面,全盘否定文艺创作的能动自觉性。这是不符合文艺创作实践与文艺理论原则的。特与吕君商榷,请学界人士评析。
简介: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重写文学史"的浪潮中遭到贬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主题先行"。对于《子夜》的"主题先行",论者大多以1939年6月茅盾对《子夜》的主题的阐释——"回答托派"作为主要论据之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回答托派"的阐释自1933年1月《子夜》出版至1939年6月《〈子夜〉是怎样写成的》发表之前,茅盾没有在任何文章中提及。那么,1939年茅盾对《子夜》主题的阐释,是否是作家本人的真实写作意图?其主题阐释是否经过了作家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记忆修改?把它作为“主题先行”的主要论据之一是否合适?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简介:对于“河伯”(又有冯夷、冰夷、无夷等称谓)的认知,一般源于河伯娶妇的故事或者屈原《九歌·河伯》的描述。其实,二者的形象是完全不同的:“河伯娶妇”中的“河伯”是一位个性凶残、狡诈、暴戾的形象;而《九歌》中的“河伯”则是一位携女神游,徜徉于昆仑之巅且情意绵绵的恋者形象。不仅如此,由于地域和时代的不同,“河伯”还被塑造为其他的一些独特形象,展现出不同性格特征,这些就为我们全方位的认识“河伯”形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原始材料。因此,基于不同的文化意蕴,“河伯”在人们的心目中就具有了不同的期待视野。那么,在文学史中,如何解读河伯形象所蕴含的文化积淀及其形成缘由,则是学界需要深思和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