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修辞作为语言运用的一门艺术,也不例外。尽管比喻、比拟、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世界各民族都通用,但另外一些则不然,比如对偶便是中国人的“专利”。对偶富有汉民族文化的特色,这种格式如果不说是汉语所独有的,我们也得承认它在汉语里发展最为充分。汉人的生活离不了对偶句构成的对子。逢年过节、新人结婚、新建筑物落成、新店开业、乔迁之喜、要张挂对联;死了人要做挽联;佛堂、道观无不贴上对联、楹联,有时一道门的左左右右贴了两三副对联;文章、格言警句、赠语勉辞、谚语也常常使用对子,诗词歌赋更是对子的故乡和渊薮。中国古代类书,多设“对偶”一类,搜集有关对子的趣闻典故。那么对偶是怎样浸润于汉文化的温厚土壤,从而成长为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的呢?下面拟就汉人哲学思想、审美心态、风俗习惯和语言特色几方面来谈谈。对偶要求对应词、句的意义相反或相关,不能相同。传统蒙学教材《笠翁对韵》云:“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某一范畴内截然相反的两端——如天与地、难与易、或由某种差异形成的各种不同角度的对立——如雨同风、赤日同苍穹,构成了上下两句意义的有机联系。这种相对立而统一的原则,正是汉民族宇宙观和方法论外化为文的表现。
简介:近几年,拍摄古典题材影视剧成为一种时髦。从秦始皇帝到康熙、乾隆,宫闱秘闻、民间传说、笔记、野史等均被演绎为一部部电视剧。文学作品不同于历史,我们自不必依史实加以评鉴。然而古典题材影视剧反映的是一种历史文化,不应该违背历史文化的一些基本的东西如语言、服饰、民俗等的真实。遗憾的是,现今的电视剧往往一味追求收视率,恣意编撰,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向,本文以颇有点好看的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以下简称《铁》剧)为例加以剖析。《铁》剧纪昀、和坤、乾隆、杜小月、莫愁等人物形象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主人公“纪晓岚”的称呼跟作品反映的时代文化背景差异甚大,令人听上去感觉很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