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究奔跑类运动项目无氧功率适宜的测试方法,为奔跑类项目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评价提供新的途径。方法:采用COMBIWELLNESS公司产POWERMAX-Ⅶ功率自行车,对30名男大学生分别在其站姿和正常坐姿下进行30s无氧功率测试,比较分析两种蹬骑方式的最大无氧功率、平均无氧功率、疲劳指数以及5s分段平均无氧功。结果:站姿蹬骑与正常坐姿蹬骑方式的最大无氧功率、平均无氧功率、5-10s分段平均无氧功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0-5s、10-15s、15-20s分段平均无氧功均有显著性差异;疲劳指数、20-30s每5s分段平均无氧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站姿蹬骑功率自行车测得结果更能真实反映奔跑类运动员无氧工作能力;奔跑类项目运动员身体重心的变化以及髋部肌群的合理调动,对运动成绩的提升有着显著性意义。
简介:在排球比赛中保持弹跳的平均高度水平是评价运动员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反映该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的发挥水平。在排球比赛中有了运动员的弹跳高度、弹跳次数、弹跳腾空时间等这些数据,教练员就可以知道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竞技表现、出力程度及生理负荷情况。本研究的目的是测试高校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运用基本技术和战术时所达到的弹跳次数、高度,与在实验室条件下所测最大值进行对比。研究以体育学院的五名排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他们分别代表比赛中不同的职责:主攻手、二传、接应以及副攻。本研究采用一台摄像机和计算机软件AS-4进行采集及测试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运用技战术时的相关数据。其结果为:共获得测试运动员的有效技、战术动作378次。他们表现出的水平达到实验室条件下测得最高值的87.4%。结论:排球运动员比赛中获得的数值与个体在实验室测试所得结果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测试的结果中进攻扣球时的数值接近最大值,最低的是传球。
简介:通过ISOMED2000肌力测试系统完成了我国男子自由跤运动员(健将运动员13名,优秀运动员11名,一般运动员17名)腰背部屈、伸与回旋运动的测试与分析。结果:1)自由跤运动员腰背部伸肌的各肌力指标优于屈肌(P〈0.05),而回旋肌群的左右侧并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速度下(0o/s和180o/s)腰背部稳定性力量肌力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不同水平运动员腰背部的PT/BW0°/s、APT/BW0°/s、AP180°/s、WF180°/s、F/E0°/s以及L/R180°/s等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P〈0.05、P〈0.01、P〈0.001)。结论:1)该项目运回旋肌群的稳定性力量在静力状态下较好,而动态状态下较易被打破;2)最大力量仍然作为该部位的一种基础性力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运动水平的提升,快速力量、力量耐力和稳定性力量也逐渐体现了更为紧密的线性对应关系。
简介:通过对男子青少年中跑运动员进行髋、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发现男子青少年中跑运动员髋、膝关节肌力特点及薄弱肌群。方法:对16名上海优秀男子青少年中跑运动员进行髋、膝关节单侧等速向心60°/s×6和240°/s×6测试记录测试峰力矩、最大功率、屈伸肌峰力矩比值。结果:髋关节屈肌峰力矩和相对峰力矩在两个速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伸肌峰力矩和相对峰力矩两个速度存在高度显著差异(P〈0.01),屈伸肌峰力矩比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膝关节屈肌峰力矩及相对峰力矩无差异,而伸肌峰力矩和相对峰力矩在两个速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屈伸肌峰力矩比值无差异。研究对象髋关节屈肌最大功率和相对最大功率在两个速度存在高度显著差异(P〈0.01),伸肌最大功率和相对最大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膝关节屈伸肌最大功率和相对最大功率在两个速度存在高度显著差异(P〈0.01)。结论:髋关节随测试速度增加最大力矩呈现下降趋势,高速测试时峰力矩屈/伸值下降,髋关节屈肌力量需加强;膝关节伸肌峰力矩随测试速度增加减小,屈肌及峰力矩屈/伸值变化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