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专稿"这个专栏。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就特定主题发表研究结果或专题评论,为我国的会计学术研究提供启示、指导、评论、或发展动向看法。在本专栏,若原稿为英文,本刊不作中文翻译。直接按原件刊出,以便读者直接阅读和理解作者的本意。本期接受邀请的华人学者。是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系的KevinChen(陈建文)教授。陈建文教授对国内会计界学者来说是很熟悉的。陈教授早年留学美国并任教于美国的大学,自1990年代中期转赴香港科技大学任教以来,以中国资本市场问题为论题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他多次莅临内地会计界的学术会议发表演讲。热心于推进中国会计学术研究。特别可贵的是,陈教授曾经多次在上海财经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内地院校为博士生讲授会计研究方法和财务会计研究专题课程(是课程,而不仅仅是讲座),并指导博士生完成学位论文。实证会计研究在我国会计学术研究和教育中被接受和推广,陈建文教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简介:为了指导会计实务,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国际会计协调组织均先后制定了财务报告的概念框架。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了系列《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发布了《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它是以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基础所形成的;英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发布了《财务报告原则公告》,它则是参考(IASC)的概念框架加以制定的;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问专家工作组(ISAR)制定了《财务报表的目标与概念》。美国FASB的概念框架形成的时间最早;但在内容上,英国ASB的“原则公告”却比较完善和详细。以上概念框架虽然名称不同,但均是由一系列基本概念构成的首尾一贯、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我国也于1992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实际上是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虽然在地位上不同于西方的概念框架,但在内容体系方面仍存在相似之处。
简介: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国际经济交流和国际贸易发展中,会计的沟通、交流、协调功能日渐重要,消除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增强各国会计信息的相互可比已成了当今理论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原因 1.跨国公司的出现。进入20世纪70年代,跨国公司飞速发展。公司跨国上市、跨国发行债券已成为一种潮流;跨国并购案件急剧增加。跨国公司的出现引起了具体的对内、对外会计问题,如外汇风险管理、结转价格、资本预算、经营状况评价、合并报表、外币折算等,由于跨国公司所涉及的国家之间会计准则的差异,必将寻求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2.国际资本的流动。企业为了改善经营管理,加速技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