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法社会课程设置历史较短,目前可供选用的法社会教材也存在着种类少、内容不充分以及未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等问题。通过对英美法社会课程安排的考察和借鉴,中国本科法社会教学可以进行如下创新型的课程安排:首先,使法社会课程的内容集中在探讨“法律”与“社会”的性质、范围及其关系上。其次,发展一种足以统领已有理论的视角。再次,确定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培养对法律问题所反映的更广阔的社会事务和人生问题的洞察力。最后,依托现实中重要的法律现象组织课程内容。

  • 标签: 法社会学 教学 课程安排
  • 简介:南京“职业目击证人”的出现引发了众多讨论。从现行法律规定来看,这类以获利为目的的“证人”是具有证人资格的,他们收取报酬也不违背有关法律的规定。这类证人的出现固然是由于我国现行证人制度存在某些缺漏,但更深层次的社会根源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社会发生的一些变化,如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经济人“意识在人们头脑中的觉醒以及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下岗压力。

  • 标签: “职业目击证人” 法社会学 证人资格 市场经济
  • 简介:当我的学术研究重心从西方转向中国时,发现国学书籍汗牛充栋,却不得其门而人。近年读康有为先生书,似乎求得了登堂入室之路径。在本文中,我想着重从其《长兴学记》中,向康有为学习治学之道,看他是如何指导读书人学习的,看他怎样回答与论述什么是有何意义、谁是之主体、的目的又是什么、

  • 标签: 康有为 学记 学术研究 治学之道 读书人 学习
  • 简介:康德的意识现象没有采取整体现象的收缩路径,超出了现象世界,企图立足于人的有限的自我意识,经过现象世界的理论理性的认知把握和作为本质世界的实践理性的把握来实现存在理解。但是,康德的这种论证策略没有消除两者之间的矛盾,仍是一种二元分置、制衡般的平行主义存在理解策略。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则批驳了康德知性的存在理解,通过辩证法与精神现象的有机结合,用总体性的现象态度取代了康德分裂性的现象态度,力图在思辨的层面上消除康德的理性困惑。

  • 标签: 康德 黑格尔 现象学态度
  • 简介:在我国社会广泛存在慈善募捐行为.募捐行为的含义应当从“募”与“捐”两个层面加以分析。募捐行为法律关系复杂难以对其法律性质笼统加以定性。在以基金会为主体的慈善募捐行为中,立法区分了“公募”与“非公募”两种类型,这一划分既与现实不符也不利于基金会平等开展募捐。社会爱心募捐中,因缺少规范而容易发生纠纷,长远而言对该问题的完善需要建立全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当前则应当鼓励设立专业化、地方化的慈善基金会募捐平台.实现社会爱心募捐的规范化、常态化。

  • 标签: 慈善募捐 基金会 社会爱心募捐
  • 简介:人类社会同犯罪作斗争是从私有制、国家、阶级社会的产生、犯罪的出现而出现的,故有着漫长的历史。但作为一门全面、系统、科学的犯罪的建立却只不过100多年的学科发展历程。意大利著名法学家、犯罪学家加罗法洛(1852—1934)于1885年撰写问世的《犯罪》,在犯罪史上第一次使用“犯罪”概念,它的出版将犯罪从其它学科中独立出来,从而形成一门新的学科,标志着犯罪作为独立学科的诞生。①这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经坎坷。早在20年代已引进了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说主张。”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对犯罪的研究中断了多年,犯罪的研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犯罪问题的。严重,犯罪又得到了

  • 标签: 犯罪学 学科体系 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 学术研究 同犯罪作斗争
  • 简介:实现民法法典化是法学界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法治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伦理三个方面对民法典的制定加以考察。特定的法治背景决定我国民法会带有一定的公法色彩;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及改革的渐进性会给民法典的制定、实施带来影响;民法与传统法文化、伦理的不融合,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利用本土资源。在法学的研究方法和指导思想上也应有所变化。

  • 标签: 民法法典化 法治背景 社会背景 法文化伦理
  • 简介:马克思在他的经济巨著《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的序言中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经济运动规律”,所要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①。据此,在俄国政治经济教科书中,在第一章都开宗明义地写道:政治经济是关于生产关系的科学,它研究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然而,政治经济是对特定经济制度中经济现象与经济活动规律的揭示,它总是与一定经济制度中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相联系,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脱离现实背景的政治经济是没有生命力的。在今天,马克思主义理论仍然是我们进行经济建设的理论指导。不过,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其主旋律是和平与发展,社会主义

  • 标签: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经济运行机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西方经济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简介:威廉姆森是法律经济的代表人物。他对法律经济学理论的创造性贡献,在于把组织理论引入法律经济,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法律—经济—组织"范式。这种新的研究范式强调法学、经济、组织理论三大领域的彼此交叉、相互融和,使法律经济学理论走出了以往的经济对法学单向入侵的阶段,为法律经济打上了浓厚的交叉学科的色彩,拓展了法律经济的一个分支:"法和组织经济"。梳理"法律—经济—组织"研究范式,有助于全面把握威廉姆森法律经济的理论旨趣及其思想贡献。

  • 标签: 威廉姆森 法律经济学 交易成本经济学 组织经济学 研究范式
  • 简介:本文介绍和评析了德国解释大师伽达默尔的翻译思想。伽达默尔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效果历史”三原则中。本文着重评述了他的关于理解活动具有历史性和相时性的观点,从而揭示了翻译不是简单的复制活动而总是带有译者自己的创造性痕迹。

  • 标签: 伽达默尔 解释学 理解 翻译
  • 简介:现代科技发展十分迅猛,对宪法和宪法学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文章两位作者就现代科技发展对宪法()发展的贡献,现代科技发展对宪法()的冲击和挑战,特别是器官移植与生命权、克隆人与宪法价值、基因检测与公民的平等权、信息传播与公民的隐私权、因特网技术与宪政体制和基本权利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宪法()也不是消极地应对科技的发展,而是积极地回应,一方面给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为限制现代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提出有效的对策.现代科技的发展应该回归到宪法的价值体制之内.

  • 标签: 宪法 宪法学 现代科技 科研自由 界限
  • 简介:在诠释的语境之下,刑法解释是一个诠释性的概念,是指正义理念、刑法规范与生活事实的相互对应。刑法解释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体,两者不可缺一。刑法解释的必要性,实际上是刑事法治和司法实践的要求,而刑法解释的可能性,则是司法运作和实现法治的基础。

  • 标签: 诠释学 刑法解释 客观性 主观性 必要性
  • 简介:“人肉搜索”作为网络空间的新生事物,具有若干适应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网络产品需求的特质,包括其作为一种信息渠道、一种道德评判机制,以及自力救济机制的巨大效用;同时,作为言论自由的表达形式之一,其也可能与隐私权、名誉权等人格权存在着潜在冲突。对此,不能片面视之而须全面考量,并通过完善法律、形成判例规则等途径对之予以正确引导。

  • 标签: “人肉搜索” 权利冲突 言论自由权 人格权
  • 简介:财政法是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财政法学是不是一门相对独立的法律分支学科?这是我们从事财政法学教学和研究首先必须正视并需加以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财政、财政理论、财政法的历史演进进行考察得出的结论认为:由现代财政问题、现代财政关系(公共经济关系)的无处不在性所决定的现代财政法的调整对象的独立性和重要性,使得财政法日益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财政法学日益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重要的法律分支学科。

  • 标签: 财政 财政法 法律部门 法律学科
  • 简介:索绪尔普通语言课程的第二次讲授始自1908年11月5日(周四),终于1909年6月24日(周四),共有十一位学生听讲。主要内容为概说(集中涉及符号学问题**),语言内容的内部划分,共时性规律和历时性规律的区分,印欧语言概要(作为普通语言的附论添入)。在此选刊的,就是其主体部分,涉及语言的内部和外部研究,价值、同一性、单位问题,共时态包括横组合段理论和联想理论等问题。文本由日本学习院大学索绪尔文献研究专家小松英辅整理,取两种学生听讲笔记,一是AlbfrtRifdlingfr的,他与EmilfConstbntin相互传抄,较为详尽;一是ChbrlfsPbtois的,较为简洁,各有其价值。

  • 标签: 索绪尔 第二次教程 语言内部研究 共时性 历时性 横组合关系
  • 简介:法的精神即为法意,法意之司行即为流转。法意流转大别为逻辑演绎与类比推理两种风格迥异的模式。逻辑演绎主张以言敛意,在语言的地基之上以“方以智”的风格诠释法意流转,重“一”。类比推理强调言不尽意,以“圆而神”的风格艺几性地流转法意,尚“多”。方则易执,欠缺圆之神妙;圆则善变,差强方之智识。方圆互补是不通透的方智理路,立足于人性解放之上的自由变更才能真正实现法意流转的方圆无间之道。这正是法意流传的现象解答。

  • 标签: 法意 逻辑 艺几 方以智 圆而神 现象学解
  • 简介:建立在马克思"经济哲学"或"财富哲学"基础上的"新艺术政治经济批判",将艺术置于社会财富流转总体过程中来加以考察,批判性地反思艺术在当代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负面影响。资本及其当代新形态"符号经济"的无度扩张,"向上"阻碍"剩余财富"流转向"自由王国"及包括艺术在内的"自由的精神生产",从而挤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超越性的自由空间,"向下"则挤压底层大众由"必要财富"维持的生存空间,从而再生产贫困。"新艺术政治经济批判"从"财富流转"的角度将曾被认为是非功利性的艺术跟似乎与其距离很远的贫困连接起来考察,这会使美学获得多方面的现实批判力量。

  • 标签: 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 符号经济 资本 挤压“必要财富” 挤压“自由发展”
  • 简介:<正>按照日本学者的观点,日本法律社会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明治时代穗积陈重(1855~1926)等人的研究活动.但作为一种法学研究方法和法学专门学科,却是在本世纪20年代形成的,当时活跃在日本法学界的末弘严太郎(1888~1951)、穗积重远(1883~1951)等人,就是日本法律社会的奠基者.但是,日本法律社会的黄金时代,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开始的.战后日本法律社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 标签: 法律社会学 战后日本 马克思主义法学 本法律 日本学者 法律解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