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佛门教育十分重视思想教育与生活教育,因为唯有健全的思想和规律的生活,才能完成人格,成就道业。因此,举凡行、立、坐、卧,一切举止动作都要威仪足,所谓“身德,人必敬”。以下仅就日常生活中的行立坐卧四种威仪,以及有关参访、入殿、礼拜、出堂等应注意的行仪,略述于后:

  • 标签: 佛教 行仪规矩 寺院 思想教育 礼拜
  • 简介:传统文化的儒道互补过程中,道教内丹家援入了许多儒家术语、范畴,并加以改造,这是人们的共识。但象以琴这种孔子喜爱的具体乐器作为中介,用来沟通儒家的“和”范畴与道教的炼丹术,仍算是一种独特和有趣的现象。

  • 标签: 丹学 “琴” 传统文化 道家 儒家 个人修养
  • 简介:唯识堪称大乘义海,体系宏阔严谨而又思辨精微缜密,在大乘佛教诸宗竞秀之中,以此而独为超迈。相对于中观学派之破执显真,唯识教门总体上乃是从正面建立理论体系,以境不离识为旨而双泯能所,导归真如;以八识、五法、三自性、二无我为纲,尽摄一切名色以究明诸法性相。然以正面解说之故,在理论的建构上便必有未尽完备更容思审之处。

  • 标签: 唯识学 大乘佛教 真如 无我 自性 相对
  • 简介:贪、嗔、痴,佛教称之为“三毒”。贪是贪爱五欲,五欲有两解是能使人的感官觉得快意舒服的色、声、香、味、触:二是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嗔是愤恚无忍,与人不能合群,个人修养差。痴是愚顽无明,不懂为人为僧的道理。这“三毒”,严重危害佛教徒的身命与慧余,不但不能修成道果,而且使僧尼丧失了起码的资格。

  • 标签: 佛教 宗教信仰 教规教义 作风建设 宗教问题
  • 简介:佛不是炒陈饭李正思头顿吃剩的饭,第二顿炒后虽可吃,毕竟不新鲜了,尤其在炎炎夏日,若无冰箱,难保不馊臭了!佛亦如是,从世尊应化到电子时代的今天,已有二千五百多年了,如果历代祖师个个都只会炒陈饭,那佛家这一钵于家饭陈到今天,该是怪味食品了!尤其在人欲...

  • 标签: 学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槁木死灰 哲学思想 人间佛教 实修实证
  • 简介:本文是笔者参加2008年金陵协和神学院主办的"神学教育与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会"提交的论文,文章通过对儒家注重修身养性这个角度入手,剖析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这个根本目的,从而反思中国教会的神学教育。通过分析,笔者主张,神学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对人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对"工人"的培养。因此,神学教育要关注人性与心性,而不是仅仅关注人的思辨能力和牧会技能。

  • 标签: 教育 儒家传统 神学教育
  • 简介:“中印友好,利在双方,惠及亚洲和世界。中印关系已经远远超出双边范畴,具有全球性意义。”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文化渊源,是在轩辕黄帝的上古道统思想文化基础上,形成了姜太公的道学理论、孔子的儒家思想,吸收了印度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同时,法显、唐玄奘和义净等大德高僧到印度求法,将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文化传播到印度,奠定了中印两国思想文化交流的基础。

  • 标签: 传统思想文化 中印关系 文化交流 思想文化渊源 思想文化基础 轩辕黄帝
  • 简介:本文简要叙述了祭司传统的历史、祭司阶层的重要地位和"祭典"的神学与灵命信息,指出旧约献祭和节期等敬拜制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预表"新约时代某些事物,而且在于教导我们持守一种庄严、有序的敬拜生活,并负起为邻舍代祷的责任。

  • 标签: 祭司传统 旧约敬拜制度
  • 简介:“我记得小时候,曾经有邻居问我们家借了钱,借了不还,差点产生邻里矛盾,祖母信佛,她就轻轻的一句话,她说:‘就当布施了。’这个细节对我影响很大。”

  • 标签: 人物采访 书法 季风 传统
  • 简介:韩国是我们的近邻,但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它曾经是一个遥远和神秘的国度。当今,随着中韩关系越来越密切,两国的民间交流空前活跃,韩国不仅在地理上而且在心理上都已经成为我们的邻居。

  • 标签: 韩国 寺院 嬗变 现代 传统 中韩关系
  • 简介:农历四月中旬的拉卜楞,风光明媚,景色宜人。加上藏族僧俗传统的“娘乃节”,更是远近驰名。“娘乃节”是藏族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宗教信仰、生产劳动之后的精神慰藉、对再生负责的精神表现。“娘乃节”也叫“四月祭会”,“娘乃”意为“闭斋。”藏历四月氏宿出现,又名氏宿月。相传释迦牟尼于农历四月十五日降生、成道、

  • 标签: 拉卜楞寺 藏族人 闭斋 生产劳动 景色宜人 月祭
  • 简介:昔日释氏振法鼓于天竺,夫子扬德音于华夏,两个思想巨匠,在东方两个文明古国的宗教、文化史上,都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两汉之际,佛法东渐,东方两大文化系统之间开始了一场历时久远、影响宏阔的文化大交融。佛教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影响之巨大和深刻,以至于人们在研究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诸如哲学、科学、文学艺术、书法绘画等,不能置佛教于不顾;当然,佛教自传入中国之日起,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作为结果,则是东传之佛教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

  • 标签: 思维模式 中国古代文化 心性本体论 佛性论
  • 简介:实际上,佛有赵州禅师说的“吃茶去”一句话就够了,吃茶以后就行脚,明白了道理就去实践,把握自己的心。由于是生活禅,我们把它放在生活中去阐述,使它更有生命力与说服力,其实到最后还是一句“吃茶去”。

  • 标签: 学佛 禅师 生活 实践 道理 思维观念
  • 简介:在印度流传的瑜伽唯识、其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即唯心论、瑜伽、法相学、唯识、因明时代的唯识。其开出之思想背景则是在承大乘唯心系佛教的基础上,对般若系佛教与阿毗达磨佛教所作的调适;但同时又对部分般若学者“恶取空论”以及阿毗达磨学者的“实在论”进行了理论上的批驳。唯心论,是指瑜伽以前的佛教,是赅括原始佛教到初期大乘佛教的,其思想大致有三方面为后来瑜伽唯识所发扬,即本识论、种子说、认识论。瑜伽,是指以弥勒为代表的学说,在汉译典籍中是指以《瑜伽师地论》为核心的佛教。法相学,指以无著为代表的大乘阿毗达磨,是以《阿毗达磨集论》为核心的佛教,在世亲之后的学者又将《俱舍论》与之并弘,该系学说旨在详瑜伽所未详处。唯识,是指以世亲为代表的学说,在理论上继承“唯心论”的传统,以此发扬瑜伽,又旁涉法相,故有融摄纵贯的特色。因明,本非佛法所有,瑜伽唯识学者广摄因论,实则旨在辩论,是以因明来论证唯识,然自法称而后,印度所传瑜伽唯识则主要是以因明为其主流。

  • 标签: 瑜伽唯识学 佛教文化 唯心论 法相学
  • 简介:唯识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南北朝、隋及唐初,主要是北方的地论和南方的摄论;第二个时期为唐贞观十九年以后,玄奘从印度回来,系统地翻译了唯识的经典以及唯识宗的形成。这两个时期的唯识,既有前后的继承性,又存在着诸多的不同之处,要系统地了解唯识在中国的发展历史,那么对于地论、摄论的历史考察,就显得非常必要。

  • 标签: 唯识学 地论学 摄论学
  • 简介:人类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和态度,是文明发展各个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人类每次思想解放,都首先开始并最终落实于身体的解放。有关身体及其与心灵关系的认知和观念上的突破,贯穿于社会的进化历程。李约瑟指出:“道教的身体不朽并非奇特幻想,而是一种具有深远意义的信念。它再好不过地表明中国思想有机特性的一个侧面,而没有遭受欧洲那种典型的神经分裂症:一方面脱离不了机械唯物论,另一方面又脱离不了神学的唯灵论。”

  • 标签: 道教史 李约瑟 道家文化 思想解放 三元延寿参赞书 中国思想
  • 简介:古兰(‘Ulūmal—Qur’an),是以伊斯兰教根本经典《古兰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系伊斯兰教基础学科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经文的降示概况、经文的记录、收集、整理、统一定本、章节划分和排列、经文的分期、不同的读法(包括因单词格位、变态

  • 标签: 古兰学 《古兰经》 伊斯兰国家 伊斯兰文化 十二伊玛目派 阿卜杜拉
  • 简介:诠释,最初是研究神话诠释和圣经翻译的学问,现在则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探讨的对象不仅包括如何理解和诠释文献,还包括一切语言性或非语言性的社会、文化表述。本文吸纳了多个学术领域的见解,以便理解当代诠释,特别是其与宗教文本翻译过程的关系。

  • 标签: 宗教文本 诠释学 翻译
  • 简介:本文试图以信息为核心,以文本为依托,从基督教信仰的立场出发,以"溶解"说来建立解释的框架。概述利科把文本定义为:"文本就是由书写而固定下来的语言。"到了信息时代,这个定义的局限性立即就显露出来。例如,音像产品对于现代人的生活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它们完全具有文本的作用,甚至是更全面的文本,但它们却被利科的定义排除在文本之外。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文本重新下定义。比语言更基本的是信息,比信息更基本的是符号。符号是信息的载体。就语言、信息、符号所在的序列而言,符号是最基本的。因此,

  • 标签: 宗教文本 解释学 信息时代 基督教 解释者 基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