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6 个结果
  • 简介:以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发展理论,其主要成果体现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是现代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在理论方面它首先起源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同时也积极地借鉴了现代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科学发展观既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本国发展道路过程中收获的一项理论成果。又是现代发展理论的重要理论创新;它不仅推进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而且对于时代的发展课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也是与中国当前特殊的发展现实最为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现代发展理论。

  • 标签: 发展 经济一社会发展 现代发展理论 科学发展观
  • 简介:在本文中,詹姆逊系统地回答了各类批评意见,进一步简明扼要地对一系列后现代主义理论的重要概念。例如历史分期法、总体性、生产方式、文化、认知绘图等,作了分析和厘清,也进一步说明了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可以说,这是詹姆逊给自己所列的最近的一份理论纲要。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主义 生产方式 总体性 认知绘图 文化
  • 简介: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说明了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定位,即是精神动力、综合国力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标志之一。

  • 标签: 文化建设 现代化进程 综合国力竞争 精神文化生活 民族凝聚力 现代化建设
  • 简介:政治现代化的研究始于美国,其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有:戴维·阿普特的《现代化的政治》(1965),鲁·派伊的《政治发展面面观》(1996)和塞缪尔·亨延顿的《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968)等,是上世纪60年代比较政治学界以发达国家为蓝本来衡量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时提出的比较政治学概念。对于它的定义,学界莫衷一是。享延顿认为,“政治现代化可以被定义为从传统政体向现代政体的运动过程,也可以被定义为社会、经济和文化现代化的政治内容和政治结果。”布莱克则认为,政治现代化就是用一种合法制度来代替个人独断,全体公民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序上参与选择政治领袖和政策,个人选择权可以通过有效的公民参政权得到保障。我国学者罗荣渠给政治现代化下定义时指出,政治现代化是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大转变中,工业主义渗透到政治领域并引起政治组织和政治行为深刻变化的过程。钱乘旦则直截了当地将政治现代化概括为就是专制制度向民主制度转变的过程。总的来说政治现代化指的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政治领域的反映。

  • 标签: 政治现代化 评价标准 政治参与 民主政治
  • 简介:列菲伏尔是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现代性理论不仅重新阐释了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而且针对20世纪资本主义现实的社会历史进程,系统而详细地分析了城市与空间问题,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城市现代性通过"空间的生产"对社会的城市化改造和日常生活的殖民,其指认独特,见地深刻,对于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及资本主义幸存的秘密大有启发。

  • 标签: 城市现代性 空间的生产 列菲伏尔
  • 简介:科学精神是人类理性传统和实践探索历史的升华,体现了现代化形态社会的一种普遍的文化特质和思想追求。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以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为基础,整合、重塑我们的文化传统,逐步使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真正成为我们全民族内在的文化自觉和思想动力。

  • 标签: 科学精神 现代化 文化自觉 文化特质
  • 简介:中国现代化新战略理论,作为邓小平创造性贡献之一,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考察中国现代化战略建构的历史及其所蕴含的理论价值,无论对明确邓小平在制定现代化纲领中所起的中流砥柱作用,还是对合规律性、合目的性推进当前现代化的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邓小平 中国 现代化战略 政治制度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可持续发展
  • 简介:中国现代历史进程的特殊境遇,造就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美学史话问题,即"朱光潜现象":前期朱光潜以创作为主,后期则转向了翻译。这也是其整个美学历程的最大变化。从创作到翻译,朱光潜的美学理想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呈现,不仅与他的前期思想巧妙接续起来,而且奠定了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展示了"朱光潜现象"的独特韵味和张力。

  • 标签: 朱光潜现象 以译代言 曹禺现象 思想转型
  • 简介:在西方,各种后现代理论正在攻击现代化,而研究怀特海哲学的学者认为,怀特海也提供了一种后现代主义,但是他和著名的法国学派不同,前者更能够欣赏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在本文的第一部分,作者首先指出了西方的现代性有什么基本特征,简要说明它们已经带来了什么问题,怀特海哲学对此如何回应。在第二部分,作者探讨了中国现代化面临的几个具体问题。在第三部分,作者根据怀特海哲学提出了对中国现代化的几条建议。

  • 标签: 怀特海哲学 现代化 可持续 马克思主义
  • 简介:习近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论述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方位,通过更好发展来促进生态保护;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评判战略、制度和政策的基础性标准,力争在生态美好前提下实现发展目标;以技术、经济、制度、社会和文化的协调发展生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路径,全方位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以满足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价值目标,不断增强群众生态获得感。习近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论述具有总体布局的长远性、思想内涵的科学性、思想方法的辩证性和发展战略的创新性等基本特征。

  • 标签: 习近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现代化
  • 简介: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的思想是在批判继承费尔巴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果说费尔巴哈从所谓“抽象的人”的本质出发揭穿了宗教神圣形象的非神圣基础的话,那么马克思则从“现实的人”出发进一步阐明了非神圣世界自我分裂和异化的本质根源。马克思“类本质”规定具有鲜明的二重性特征,其中具有终极意义的人本学理论存在于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共产主义思想之中。在现代条件下,弘扬其现实批判精神,同时对其所蕴含的一般人本学理论进行具体辨析和重新诠释,这对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扬弃自我物化,提升精神境界,实现自我超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马克思 费尔巴哈 类本质 人本学
  • 简介:<正>可以说,坚持艺术和审美的自律性是现代以来的形式主义美学的一大重要特征,但艺术和审美自律性问题并不是形式主义美学的专利。在20世纪的美学和艺术哲学中,坚持艺术和审美自律性的理论至少也体现在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些美学家的思想中。但与单纯的形式主义美学和艺术哲学不同,这些审美理论并不把形式的自律性作为惟一的合法性的东西,而是把艺术和审美自律性作为一种通向真理的中介。尤其是阿多诺的审美真理理论不仅在现代主义美学中有着独具一格的风格,而且也成为了后现代美学语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话语资源。

  • 标签: 阿多诺 审美理论 美学传统 艺术哲学 艺术作品 法兰克福学派
  • 简介:沿着邓小平的新道路 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廖盖隆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条全新的道路,但又是继承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以及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

  • 标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邓小平 毛泽东思想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现代化 发展生产力
  • 简介:历史教科书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教科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纵向了解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沿革和教材变迁;而且需知己知彼,横向了解和研究台湾地区、日本和美国等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教科书内容。这不仅能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是作为直接支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的应有研究对象。

  • 标签: 中国近现代史 历史教科书 他者书写
  • 简介:现代性的发生方式上,中英呈现出继发性与原发性的差异。审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之间、自律与他律之间,这两层张力结构在中英均有体现。从精英到大众,提供了中英审美现代性的一种对看方式。

  • 标签: 现代性 审美现代性 发生方式 张力结构 大众
  • 简介:现代性既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视域,也是它们的理论对象,对现代性的理解形成了风格独特的中西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对现代性的分析框架、对现代性基本特征的认识以及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替代方案四个方面,这两种现代性理论都表现出了一致性;而在理论与现实背景、对待现代性的基本态度、对现实所起的作用等方面,这两种现代性理论的表现都大相径庭。两种现代性理论的相同点一方面反映出世界历史在各个民族国家的共性,另一方面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普遍性;其差异一方面显示了中西社会现代化进程的特殊性,另一方面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在现时代的多样性。

  • 标签: 中国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
  • 简介:"现代性的命运"构成了马克思思想的基本视域,但他对现代性问题并非从单一维度去理解。深受德国古典哲学影响的马克思,曾经是启蒙理性的信奉者;对于资本主义带来的普遍异化,表现出了罕见的无所畏惧的批判精神;为克服现实的矛盾和悖谬,又重新设计通向未来理想社会的道路。生活于资本主义世界中的马克思,其现代性的多元视域是紧紧围绕"资本的逻辑"而展开的。

  • 标签: 马克思 现代性 多元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