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分类青霉素类抗生素自20世纪40年代投入使用以来,为人类和动物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高效、低毒的有力武器,迄今为止青霉素仍然是医学及兽医学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根据抗菌谱和抗菌作用的特点,可将青霉素类抗生素分为六类.
简介:
简介: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为预防和降低变态反应的发生,临床需做皮试。传统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方法、步骤烦琐,需用时间较长,且在配制过程中由于主观、客观原因易造成剂量不准。我科自2005年6月至今对传统配制法和改进后的配制法进行了对比,现报告如下。
简介:青蒿素的发现是全球抗疟药物发展史上继奎宁之后的又一里程碑,被誉为“中国神药”。最近,上海又传出喜讯:交大教授张万斌领衔的科研团队,历时7年,首次实现了抗疟药物青蒿素的高效人工合成,使青蒿素可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简介:在150℃下以乙二醇(EG)为溶剂,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溴氧化铋(BiOBr),研究了可见光驱动下BiOBr产品对青霉素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镜(TEM)测试发现,样品的尺寸均匀,实心花状,为纳米片组装而成的高级结构;X射线衍射(XRD)结构表明产品纯净,没有杂质相,为四方晶型的BiOBr;在可见光驱动下,BiOBr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青霉素,光催化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特点,并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者未必不能再做青霉素皮试。方法对既往青霉素皮试阳性者在做好抢救准备的前提下,皮内注入50u青霉素皮试液,20分钟双人观察结果。结果对门诊300例自述有“青霉素过敏者”行青霉素皮试,皮试阴性者,分别接受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治疗后没一人产生过敏反应。结论对青霉素有过敏史而不是有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征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可再次接受青霉素皮试,结果呈阴性者可安全使用青霉素,以便合理选用抗生素。
简介:本文从非交叉过敏反应,皮试结果假阴性与假阳性,与现行行政法规的矛盾三方面论述了不应以青霉素皮试结果取代半合成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皮试反应。强调应以临床治疗所用本品制备皮试液,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和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的机会。建议尽快应用青霉素标准抗原决定簇制备皮试液。
简介:青霉素主要用于多数革兰阳性细菌和阴性球菌以及放线菌、螺旋体等引起的感染,其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小且价格低廉,但在临床使用中变态反应发生率较其他抗生素高,且多数发生在用药后几秒到20min内,主要表现为皮疹、血清病型反应、循环衰竭、喉头水肿和肺水肿、过敏性皮炎、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等。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基础护理学》均规定,在使用各种剂型的青霉素前都做皮试,然而在皮试过程中,假阳性率相当高。现就临床青霉素皮试中出现的假阳性情况分析如下。
简介:青霉素G的过敏反应大家已非常熟悉。近年来,由于国内有大剂量使用青霉素G的趋势,其它的不良反应也屡见报道。作者浏览1993~1998年的现刊十余篇,报道了青霉素G的十几种特殊不良反应及症状表现。今介绍如下。1神经毒性反应1.1青霉素脑病余建莉等报道,4例患化脓性脑膜炎的小婴儿,最小的15天,最大者5个月,均采用超大剂量的青霉素G在短时间内静脉滴注,每日剂量71~180万u/kg,用药4~13h时患
简介:摘要注射用苄星青霉素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风湿热复发和梅毒的治疗,通常是24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肉注射,每周1次,连续3-4周。此药是白色结晶性粉末,颗粒大,难溶于水,溶解后为白色浑浊状,如针头部分内有苄星青霉素药液,针头进入肌肉内受热,针头内的药液受热凝固堵塞针头而致一次注射失败,造成药物浪费和增加患者的痛苦。通过临床实践,调整注射程序,使针头内为注射用水而非药液,大大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
青霉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青霉素过敏未必是真过敏
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方法比较
浅析青霉素G的合理静滴
从青蒿素想到青霉素
BiOBr光催化降解青霉素研究
青霉素皮试知识知多少
战胜肺炎:青霉素的神奇力量
关于对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者未必不能再做青霉素皮试的探讨
临床应以青霉素本品制备皮试液
青霉素过敏试验假阳性原因分析
羟氨苄青霉素致皮疹1例
青霉素G的特殊不良反应
青霉素过敏反应及抢救措施
青霉素合理应用注意事项
青霉素皮试延迟反应1例
门诊肌注苄星青霉素的护理
青霉素致低钾血症2例分析报道
口服青霉素也须做皮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