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青霉素是一种在青霉菌中提取出来的抗生素类药品,其能破坏细菌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繁殖期将细菌杀灭。那么,如何才能合理正确使用青霉素呢?下面,相关知识做科普介绍。
一、青霉素的适用范围
想要正确的使用青霉素,首先应确定青霉素的适用范围。临床研究表明,青霉素对菌血症、脓肿、肺炎以及心内膜炎等敏感细菌所导致的感染有很好的疗效,如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咽炎、丹毒、扁桃体炎、蜂窝织炎、猩红热产褥热)、肺炎链球菌感染(中耳炎、肺炎、菌血症和脑膜炎)、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炭疽、破伤风、梅毒(包括先天性梅毒)、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白喉等疾病,青霉素是治疗这些疾病的首选。同时,青霉素对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放线菌病、淋病、芬森咽峡炎、莱姆病、多杀巴斯德菌感染、鼠咬热、李斯特菌感染、除脆弱拟杆菌以外的许多厌氧菌感染等疾病也有效果。此外,青霉素可以预防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在先天性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做手术前,可用青霉素预防心内膜炎。
二、主要功能
青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它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它的出现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通过数十年的完善,青霉素针剂和口服青霉素已能分别治疗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白喉、炭疽等病。继青霉素之后,链霉素、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不断产生,增强了人类治疗传染性疾病的能力。但与此同时,部分病菌的抗药性也在逐渐增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目前正在开发药效更强的抗生素,探索如何阻止病菌获得抵抗基因,并以植物为原料开发抗菌类药物。
三、应用青霉素必须掌握的几个注意事项
1、皮内操作
皮内试验是目前临床上判断青霉素阳性与否的首选方法,故其正确性至关重要。皮试的正确性受护士的操作因素及病人因素影响。
(1)皮内操作因素:①皮试液宜用生理盐水配制,若用注射水配制,因溶液呈低渗会影响皮试结果;②配制时用1mL针筒以确保其浓度的精确性;③现用现配,尽可能缩短皮试液的存放与使用时间;④宜用4-4.5号针头,注入皮试液0.1mL,因针头过大或穿刺过深,或注入量过少均易出现假阴性结果。
(2)病人因素:变态反应是免疫反应的特殊形式,变态反应的发生与抗原的刺激和机体的反应性有关。另一方面患者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假阴性结果。因此,皮试前必须仔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空腹、睡眠不足、怕痛、心理紧张等诱因的发生。
2、皮试观察
皮试结果的判断应准确,严格区分过敏反应与应激反应。过敏反应表现为:注射20分钟后皮肤丘疹周围有弥漫性潮红,肿胀、发硬、发痒或伪足。30分钟后红肿,伪足未吸收,甚至扩大。个别敏感病历在行皮试时即可出现严重的休克反应。应激反应表现为:注射20分钟后皮肤丘疹在1cm左右伴有轻微发红,无肿胀、无发硬、无伪足、无氧感,30分钟后基本消失。个别病人在皮试时可出现血压升高,脉搏加快,手足发冷,出汗、恶心等。
3、稀释液的选择
目前,关于抗生素在含糖输液中不稳定的报道很多,但至今尚未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医生习惯用5%或10%葡萄糖输液为其输液流体,而护理人员对抗生素在含糖液中的不稳定性缺乏认识,甚至不为所知。因而葡萄糖水为其稀释液仍有出现,这是不合理的。因为葡萄糖液的PH值为3.2-5.5,亲霉素在其中极不稳定。为鉴别不同溶液对青霉素的影响,在同一时间内,将同一时间内,将同一剂量,分别加入5%葡萄糖液、10%葡萄液、生理盐水、林格液中、室温25℃时效价分别为91.06%、90.43%、99.49%、98.60%、4小时后效价分别为84.36%、81.60%、98.98%、98%,以上数据表明青霉素放置时间越长,温度越高、降效越快过敏原生成越多。降效能力和过敏原生成率主要与其葡萄糖浓度成正比。为避免或降低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率,当其静滴无钠盐摄入禁忌时,生理盐水,林格氏液是最好的稀释液,有钠盐摄入禁忌时,也应选用5%的葡萄糖液为宜。
4、掌握正确的配液与输注方法
青霉素水溶性极不稳定,其β-内酰胺环极易水解失去生物活性,而分解产物中的青霉素烯酸等又可引起过敏反应,因此应现配现用,溶解稀释后立即输注,严格限制稀释后药液的放置时间。
5、不良反应的观察
一提到青霉素,人们就会想到过敏性休克。因此,在应用这类药物时,从对不良反应的观察内容上往往只注意过敏反应,二忽视了其他的不良发应。目前,临床使用青霉素静滴剂量日趋增加。因长期大量使用,毒副作用也相应增加,病人出现电解质紊乱,出血或血液异常,青霉素脑疾,抗生素肠炎等,对此误认为时病情加重二耽误治疗。因此,护士在观察病情方面,对过敏反应观察的同时也应注意其他不良反应的观察,并提醒医生进行有关的功能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医生,使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