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采用给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0名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社区高血压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的方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100人,两组患者均给予氯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其中A组晨起服药(600到800服药)和B组夜间服药(1800到2000服药),疗程半年,所有患者均给予低盐低脂饮食,不服用其他降血压及降血脂药物,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血压水平和颈动脉硬化相关指标。结果夜间服药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较晨起服药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的好(P<0.05),夜间服药和晨起服药的患者的动脉粥样斑块积分变化均不显著(P>0.05),但从数据来看早晨服药组的动脉斑块有增加的趋势,而夜间服药组有颈动脉斑块稳定的趋势。结论采用药物在不同时间段给药治疗高血压和预防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及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影响。方法:挑选本院从2022年3月—2023年3月间收治的8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比组(n=40)和实验组(n=40),对比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统计两组腹部手术患者的体征指标情况与苏醒期躁动程度。结果:实验组腹部手术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情况均更优于对比组,且该组腹部手术患者的躁动情况亦更轻于对比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采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在全麻苏醒期的躁动程度,并促进体征指标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压指标改善的药学干预对策。方法 例取了2016年9月~2018年12月期间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64例进行对照研究,采用就诊序列号单双分组法将患者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常规用药指导和综合药学干预。对两组药学服务满意度、药学干预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用药依从性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对比,总结药学干预对策并予以客观评价。结果 观察组药学服务满意度为98.78%,高于对照组的8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评分为(96.24±3.06)分,高于对照组的(82.07±3.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低于对照组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学干预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学干预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药学服务满意度,有利于血压的平稳控制,建议实施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级诊疗模式下社区康复护理对高血压患者防治疗效。方法对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防治工作,比较护理前后高血压患者血压、自我管理能力、高血压知信行、用药依从性等4个方面变化。结果通过12个月社区康复治疗,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比较(P<0.05);高血压患者知识、行为、态度较实施前提高(P<0.05);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实施前有了提高,(P<0.05);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实施前提高(P<0.05)。结论分级诊疗模式下社区高血压患者控制有明显效果,该模式下社区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有积极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应用护理管理后血压指标改善情况。方法:首先选择院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将其采用随机分组法等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和研究组(优质护理管理)。对两组血压指标、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对,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通过采用优质的护理管理后,患者血压指标、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指标的改善效果明显,患者临床病症得到有效缓解,优质的护理管理措施可优化患者生命质量,促使患者满意度提升,存在广泛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应用慢性病健康护理管理对社区高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确诊为高血压高龄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格将患者分设为对照组(n=40,常规医护干预)、观察组(n=40,联合慢性病健康护理管理)。在进行3个月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在自我管理、负性情绪、血压控制情况方面评价以比较其临床价值。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指标检测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高龄高血压患者给予慢性病健康护理管理有助于调整心态,满足血压长期性控制措施的需求。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为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实施全科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和血压指标带来的影响。方法 选出的120例患者均为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在本院治疗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中包括60例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一组作为对照组,接受全科护理干预的一组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种护理方案为患者带来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血压指标在护理干预措施落实后都发生了变化,但相对而言,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血压指标改善更显著,且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更高(P<0.05)。结论 为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实施全科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心理状态和血压指标的改善,同时也能让患者因为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而对护理服务做出更高的评价。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肝病患者血清CA125等指标的检测。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49例慢性乙肝患者以及38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糖类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以及胆碱酯酶(CHE)水平,同时选择53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结果在慢性乙肝患者中CA125水平无明显升高,但在肝硬化患者中有明显升高趋势,肝硬化患者血清CHE显著降低,慢性乙肝患者血清CHE轻度下降。结论在肝硬化失代偿期间患者CA125会显著升高,能够以此为依据判定患者腹腔是否存在积液。AFP则能够作为判定肝脏受损情况的重要指标,监测患者病情。而胆碱酯酶则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很好的判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甲亢性肝病患者ALT、ALP等检验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甲亢性肝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收治的肝功能正常的甲亢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ALT、ALP、GGT、TBA、TT3、TT4及TSH水平。结果观察组ALT、ALP、GGT、TT3、TT4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BA、TSH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亢性肝病患者与肝功能正常者相比ALT、ALP、GG3、TT3、TT4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一类可靠检测指标应用临床工作中。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献血后不同时段血液相关指标变化状况,获得献血者的最适频次和限量的信息。方法从我中心2014年9月—2016年12月来献血的人员中抽取120名纳入到讨论中,其血液检验、体格检查、年龄等均满足我国目前法规要求,献血前后24h、7d、1个月、3个月时采集血液标本,检测其TP、PLT、HCT、HGB、RBC、WBC等指数,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献血400ml后,人体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数指数存在性别差异,女性低于男性(P<0.05);献血后24h至1个月时,红细胞、红细胞比积存在轻度降低,指数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SD-t检验,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白细胞指数在献血400ml后均不较大波动,属于正常生理范围。结论经分析后得知,献血后3个月恢复阶段属于安全性,全血献血400ml,且间隔三个月不会影响献血者身体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血对患者ALT、LDH、AST、m—AST、TBIL、DBIL等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在本院输血的45例患者具体病例情况,对比患者输血前和输血后24小时的ALT、LDH、AST、m—AST、TBIL、DBIL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患者输血后ALT、LDH、AST、m—AST、TBIL、DBIL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较为显著,与输血前患者的ALT、LDH、AST、m—AST、TBIL、DBIL等生化指标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输血能够直接影响患者的ALT、LDH、AST、m—AST、TBIL、DBIL等生化指标,在输血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握输血指征,实现科学、规范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