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小书虫在学习《最大的麦穗》一文时,对麦地、人生、苏格拉底这三个关键词语做了重点研究。让我们看看小书虫所做的读书卡片吧——【走过麦地】这是怎样的麦地呢?“那正是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因为是“大熟的季节”,所以一★配合苏教版第11册第24课《最大的麦穗》定麦浪翻滚。句中“满”写出了麦穗的多,而“沉甸甸”则写出了麦穗的大。因为麦穗的“多”与“大”,所以要找出“最大的一穗”必定如沙里滤金。一句简单的描写,却为下文弟子们“两手空空”埋下一个伏笔——弟子们并不是不认真,而是实在难以定夺。看来,读书得学会从细节处思考。【感悟人生】醉翁之意不在酒。苏格拉底当然不是想寻找“最大的一穗”,而是想借此让弟子们“生出”智慧,悟出人生真谛。聪明的弟子们心有灵犀,他们悟出了这样的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人生的确如麦地,满是“大大小小”的“麦穗”——机会。可是,面对机会,人们常常是如何做的呢?是不失时机地把握?还是东张西望,这山望着那山高,错失...
简介:我写过不少的所谓文章.但从不敢写我的母亲。我不敢写的原因一是担心我笨拙的笔写不好我的母亲。二是我的母亲常被人称做“矮子”和“憨”.这是属于我作为儿子的最私密的想念,我不大想写出来。
简介:本文将重点分析电影《苏格拉底》的叙事线索及其情境设定,通过阐述影片对于柏拉图对话录等经典文本的改编,揭示电影和文本之间既离又合的双重关系,进而表明电影在哲学教化的动态过程中所具有的可能效用。就思想的表达方式或传播媒介而言,古典关注的“思想一文本”模式很可能遭到电影等新媒介的冲击而进行重组。《苏格拉底》因其选材的特殊性更加凸显了冲击的效果。剧中苏格拉底追求真理而鄙弃庸众之意见,反对像修辞家那样奉承民众,结果被雅典民主法庭投票处以死刑。与“哲人之死”形成双关对比的是“电影票房之惨淡”。触及思想的电影必然面临哲人曾经的处境,是选择迎合大众,还是追求真知?就《苏格拉底》而言,教化是其首要旨趣。
简介:<正>五十年代苏联文坛出现了一个新人,他以独特的创作手法开掘文苑新的创作领域——科技革命时代人们的心理状态、道德观念与思想冲突,他就是长篇小说《探索者》与《迎着雷电》的作者格拉宁。这两部长篇小说曾引起读书界与评论界的热烈反响,作者也从此蜚声文坛。此后,他继续发表了不少有关科技知识分子的长篇与中短篇小说,抒写新人成长,揭露邪恶,歌颂正义,鞭挞权势,维护公道。七十年代以来,格拉宁作品的题材与体裁更加多样化、观察与思考更加哲理化、特别表现在他的长篇小说《一幅画》,以及几部纪实体小说之中。本文论述的是格拉宁七八十年代发表的三部纪实体小说。题材是他熟悉的科技知识分子,与卫国战争中的普通
简介:摘要“德性即知识”,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哲学的核心命题,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把知识与人的道德直接联系起来,体现了苏格拉底的本真意图。为更深层次地了解“知识”与“德性”的同一关系,应该熟悉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及其源起,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德性即知识”进行全面的解读。“德性即知识”所揭示的道理在今天的道德实践中仍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