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于改善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9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8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的收缩压力、静息压力(护理后),观察组相对更低(P<0.05)。对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护理后),观察组相对更低(P<0.05)。对比自我效能感(GSES)评分(护理后),观察组相对更高(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的有效开展,能够促进患者盆底功能的良好恢复,减少盆底功能障碍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盆底康复训练的实施方案及其联合护理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20例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DZ组110例和YJ组110例,两组产妇产后开展一致的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DZ组产妇开展常规性的康复锻炼,YJ组产妇设计系统性的训练路径,开展整体盆底康复干预。本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产妇盆底肌力改善效果、控尿功能改善效果、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发生率,并分别调查尿失禁生活质量(I-QOL)评分和国际尿失禁主观评估量表(ICIQ-SF)评分。结果:在盆底肌力改善获效率上,YJ组为92.73%,高于DZ组的76.36%(P<0.05)。在控尿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上,YJ组为90.91%,高于DZ组的79.10%(P<0.05)。产后4个月,YJ组产妇SUI的发生率为14.55%,低于DZ组的27.25%(P<0.05);产后10个月,YJ组产妇SUI的发生率为5.45%,低于DZ组的16.36%(P<0.05)。护理后,YJ组I-QOL量表评分高于DZ组(P<0.05),ICIQ-SF评分低于DZ组(P<0.05)。结论:通过整体路径式的系统盆底康复训练可促进产妇盆底肌功能得到更好的改善,恢复控尿功能,预防SUI,进而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过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盆底肌肉锻炼治疗,观察组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P<0.05);观察组盆底肌力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PED治疗中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力水平,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中采取盆底肌肉训练的方法与意义。方法:择取76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进行分组,参照组纳入患者38例,行常规训练;研究组纳入患者38例,行盆底肌肉训练。比较患者治疗后的盆底肌力以及治疗有效性。结果:参照组治疗前的盆底肌力测定结果为(20.26±7.13),与研究组的(20.34±7.16)之间无差别,统计学结果显示P=0.96;治疗后,参照组与研究组的数据分别为(22.32±5.06)、(29.37±5.15),组间差异明显增加,统计学结果显示P=0.00。参照组显效率为21.05%、有效率为50.00%,总有效率为71.05%;研究组显效率为57.89%、有效率为34.21%,总有效率为92.11%。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结果显示P=0.02。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会严重影响到女性患者的心理与正常生活,积极开展盆底肌肉训练能够提高盆底肌力改善程度,让治疗效果变得更加明显,推广盆底肌肉训练是有意义的。